《祝福》主题新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祝福》的反封建礼教主题,已早有定论。本文从爱情婚姻角度,及其与鲁迅个人爱情生活的角度,对小说文本作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鲁迅 《祝福》 主题 爱情婚姻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很少,最为典型的是1925创作的爱情伤感小说《伤逝》,因此也颇为研究者重视。然而,鲁迅先生在1924年创作的《祝福》长期以来被人们冠以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加以探究,而其在鲁迅先生爱情婚姻生活及爱情婚姻观研究中的地位往往被忽视。
  在鲁迅先生短短的一生中,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1906年7月,鲁迅因母亲之命,回国和朱安女士成婚,从此陷进婚姻的坟墓,尝尽了这桩没有爱的婚姻的苦涩。《祝福》则是这一失败的婚姻的折射,而《伤逝》则是其走出旧婚姻的阴影,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就高扬起反对旧道德大旗的鲁迅先生,对于这桩不满意的婚姻,为什么却没有拒绝或者像娜拉一样出走呢?其实,对鲁迅先生而言,作为家里的长子,更能体会到父亲早逝,母亲孤身一人操持全家的生计的艰辛,他不忍因此而伤透母亲的心。二是在当时封建礼制下,先生即使拒绝或出走,也改变不了朱安女士“生是鲁家人,死是鲁家鬼”的结局。另外,朱安女士,其实也是一个封建礼仪制度的虔诚的遵循者,鲁迅先生拒绝或出走与否,她都不可避免的成为封建礼仪制度下的牺牲品。面对这样的结局,鲁迅先生其实很无奈,很痛苦。《祝福》就是这一痛苦经历的折射,祥林嫂和柳妈就是陷入婚姻中的自己和朱安女士的真实写照。死去的祥林嫂实际上就是自己死去的无可挽回的婚姻与幸福。
  一、鲁镇——“我”的故乡
  鲁镇是鲁迅对家乡几个水乡小镇的艺术概括。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用鲁镇作为故事的背景。如《风波》《社戏》等。鲁镇对于童年的鲁迅是一段美好的记忆,那里有天真、活泼、谐趣的故事。但婚后,鲁镇之于鲁迅则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于是《祝福》中的鲁镇,“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与“我”格格不入,所以“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作者对鲁镇浓郁的封建色彩的渲染,又何尝不是对家乡对中国的封建闭锁的慨叹!“我”无法改变,于是选择了“逃离”!其实,《祝福》中的鲁镇就是鲁迅心目中的家乡的缩影,那里有代表着绝对权威的母亲,有好心的叔婶媒妁,他们主宰着他的婚姻,他的命运,也造成了他一生的不幸。于是,在他的笔下,鲁镇是如此的阴冷、如此的沉重。
  二、祥林嫂的反抗
  面对卫家山婆婆的逼婚,祥林嫂作出了出格的反抗。但这些反抗并没有阻止自己被拖进乌篷船,被塞进花轿!面对鲁家刻板的祭祀礼仪,祥林嫂做过信徒,捐过门槛,但这并没有改变鲁家的冷眼与歧视,并没有肃清流言蜚语!一个人去面对几千年的传统,几千年的陋习,强大的鄙俗的社会,自然是以卵击石。于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面前,无论是鲁迅还是朱安,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只能选择屈从。当“五四”思潮到来之时,鲁迅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新文化革命的方向,浪潮过后,社会依旧时封建的铁幕,回首却见“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只得“荷戟独彷徨”。《祝福》后收入《彷徨》,既写出了鲁迅在那个时代独自奋战的寂寞,也写出了对于不幸的婚姻的无助与彷徨。
  三、善女人的守旧
  如果说鲁迅对旧式婚姻的被动而无力的反抗就宛若祥林嫂带着镣铐的跳舞,那么朱安就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善女人柳妈。虽然成为鲁迅名义上的妻子,但在鲁迅看来“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然而朱安始终独守空房,恪守着妻子的本分。1923年,鲁迅搬到砖塔胡同,朱安对鲁迅说:“你搬到砖塔胡同,横竖总要人替你烧饭、缝补、洗衣、扫地,这些事我可以做……”她为鲁迅与自己成婚而无后深感惶恐,以至于后来鲁迅有了海婴后,面露喜色,为自己“无后之错”感到解脱。还想着,自己死后,有海婴给她烧纸,送庚饭,送寒衣,阎王不会认为她是孤魂野鬼,罚她下地狱,让她挨饿受冻……按照旧道德,朱安完完全全可以算得上是贞女。在朱安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柳妈和祥林嫂的影子。
  总之,《祝福》诚然揭示了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但同时也蕴涵了作者自己在不幸的婚姻中的痛苦与挣扎。探讨鲁迅创作《祝福》的内在动因,对研究鲁迅的爱情婚姻生活和爱情婚姻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言文翻译中,对形容词意动根据具体语境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意动    在中学课本文言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对这些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语文教员们各执一端,争论不休,而教学参考资料又各家各说,不能划一,因此学生也就稀里糊涂,不知所从。  一种意见认为,
据爱尔兰教育部网站2018年7月30日消息,爱尔兰政府将设立500万欧元的高等教育与创新基金(Hig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Fund)。该基金作为政府自2016年以来投资于高等教育的1亿欧元中的一部分,旨在促进爱尔兰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基金将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在2018年将优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申请:第一,在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进行创新、转型和质
摘 要:随着老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及与中国各领域交流的深入与扩展,汉语在老挝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掀起了老挝汉语学习的热潮。老挝的各类汉语教育机构层出不穷,规模和数量逐年扩增,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体系,众多民间机构也开展汉语培训。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介绍老挝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老挝汉语教育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关键词:老挝
【摘 要】审美教育是以开启学生心智,提升学生品位为目标,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在审美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个性和审美技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人生观。  【关键词】和谐教育 审美观念 审美个性    审美人生教育着力于人的情感教育,即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向往和自塑真、善、美之人性的能力,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追求。“德育”是前提,“智育”是关键,“美育”
【摘 要】虽然从小学就学习记叙文写作,学生作文中也不乏佳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高中生越来越不善于表达情感,体现在记叙文写作上,就是直白、浅层次地抒发情感,没有思想高度,没有行文逻辑。这样的作文很难在高考众多作文当中脱颖而出,甚至会落到三、四类文等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一篇典型的记叙病文出发,贴近教学实际,从提高文章思想境界、合理安排材料两方面谈谈如何让记叙文从浅层次的徘徊中走出来。  【关
【摘 要】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性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在文章中读准音、读出意;读出情;读出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诵读 意义 情感 审美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千古名篇,成就才子之名、高阁之誉!每每诵
【摘 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与生理成熟发展相一致的理论是能够被“证伪”的;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的发展从表面上看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只是促进了儿童“智力认知结构”的发展,而由于“社会性思维认知结构”只能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和社会化的程度,是不能被超越的,所以反而可能导致儿童“整体心理认知结构”的失衡。皮亚杰既不是“成熟优势论”者,也不是“学习优势论”者,他
【摘 要】多媒体技术广泛进入了中学课堂,但一些教师缺乏对这一新事物的认识,缺乏对其运用规律的研究,以致于出现了种种误用,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计算机 多媒体 运用 误区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应用到了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改变了我们以往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
【摘 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笔者以为可以从刺激创作欲望、搭建阅读平台、培养创新精神三方面激发写作的热情;可以从加深同学间沟通、师生间交流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写作 培养 促进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和人们对多年来语文教学失误的反思,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关注。作文教学怎样才能还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怎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笔者做过许多尝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状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不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更新自己的观念,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解决难题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调动学生,让课堂变成一个每个人都可以绽放光彩的舞台。  【关键词】学生 舞台 素质 角色 模式  老师常常抱怨语文课堂气氛不活跃,提出任何问题后,不论难易,不论深浅,学生都沉默不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