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尺汉子”的挺立人生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自幼双腿残疾,身高不足60厘米,是个用手走路的“两尺汉子”。
  他是偏僻山乡的名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新社等众多媒体都报道过他的事迹。
  他用20年实现了致富梦想,如今,他的梦想是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
  他就是石柱县沙子镇沙子村残疾党员谭启树。
  
  追梦少年
  
  春天,通往村小学的泥巴路上,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叽叽喳喳,打打闹闹。
  年幼的谭启树趴在窗边,望着那群快乐的背影,眼睛里有东西一闪一闪的。
  直到那群孩子走远了,他才用双手提起双腿,一步步地爬回屋……
  1975年,三岁的谭启树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不能站立。
  别的小孩上学去了,他只能呆在家里,用笔在废报纸上涂涂画画。
  十多年一晃就过了。
  一天,出嫁的姐姐买回一台黑白电视机。
  谭启树喜欢看电视,可他却听不懂电视里的人在说什么。
  “我听不懂普通话,更不认识字!”谭启树紧张起来。
  为此,他哀求父母让他上学。
  1987年9月,谭启树终于走进校门,那年他15岁,身高60厘米。
  跟七岁的孩子同班,他却只能坐在第一排,就这样坚持了三学期,他能看懂电视了,还学会了读报纸、查字典。
  父母替他高兴,可他突然不愿去学校了!
  父母急了:是不是在学校受了委屈?
  他说:没有。
  他撒了谎。在学校,他常常被一些孩子挖苦;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也想快点挣钱,帮父母减轻些负担……
  就这样,谭启树回家了。
  他要学点本事,自食其力。
  
  天道酬勤
  
  1989年,沙子村谭家老宅。
  堂屋里,保暖灯散发出白光,照射着一排覆盖稻草的鸡蛋。
  谭启树全神贯注,将鸡蛋一个个翻转过来,再用稻草盖好。30分钟后,他又回來,再将鸡蛋翻一遍,再盖好……
  他正在专心“孵蛋”。
  “电视上说,规模化养殖业很有前途!”
  在家呆了两年,19岁的谭启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门路。
  他决定从养鸡开始。
  从鸡圈里掏出十个鸡蛋,他按照电视上的讲解孵小鸡。
  等了一个多月,八只小鸡破壳而出。
  谭启树不满意了:这样的速度,几时才能规模化?
  他决定暂时转行,挣点本钱再回来。
  不久,他参加了一个养猪函授培训班,成了一名农资推销员。
  1994年1月,谭启树独自离开家乡,远赴四川资阳推销猪药。
  却不想,当地一场农资整治行动,让他铩羽而归。
  连战连败,谭启树没有气馁,转而做起黄连收购、农副产品买卖之类的小生意。
  1997年7月28日,暴雨突降。正在一个偏僻山村收购黄连的谭启树,脱下外套盖住黄连,在瓢泼大雨中趴了三个多小时。
  尽管如此辛苦,谭启树做生意始终童叟无欺。渐渐地,这个“两尺男儿”的好名声传遍当地。乡亲们都愿意同他交往。
  靠着诚信,谭启树每年能赚3000多元钱。几年下来,他有了第一笔存款。
  有本钱了,谭启树决定继续追寻规模化养殖的梦想。
  
  养猪致富
  
  养殖场工地上,“两尺男儿”在艰难地爬行。
  地上散落着钉子、木料、碎泥块,谭启树用一只手拨开它们,另一只手推着一桶水泥,缓缓挪向一座刚建了一半的猪圈。
  目的地终于到了。他使出全身力气,直起上身,将水泥涂抹到刚砌的砖墙上……
  2007年,一座颇具规模的养殖场,在沙子村拔地而起。
  没人相信,这是“两尺男儿”一砖一瓦亲手建起来的。
  几年前,谭启树回归养殖业,开始饲养生猪。很快,他发现:镇上仔猪全靠外地供给,本地仔猪供应一片空白。
  “如果能填补这个空白,一定会获利丰厚!”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
  2007年2月,他拿出2.7万元积蓄,动工修建仔猪繁育场。为了省钱,“两尺汉子”咬着牙,独自完成了全部工程。
  从工地省下来的钱,变成了23头种猪。谭启树又多方举债,将这个数字增加到56头。
  从此,当地有了自己的仔猪基地。
  事业顺风顺水,谭启树又有了新点子。
  一天,一个矮小却坚定的身影出现在村委会。
  谭启树找到村支书,希望承包村里知青农场的100亩地,用来办生态养殖场。
  可是,这个身高仅60厘米的残疾人,能经营好如此大规模的养殖场吗?
  农场的农户都不信,没人愿意租地给他。
  眼看梦想又要失之交臂,政府及时出手相助——得知谭启树的想法后,县扶贫办来到村里,做通了农户们的工作。
  地租到手了,谭启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大型养殖场!
  很快,规模效应显现出来——近几年,谭启树的仔猪占领了沙子镇、金铃乡、金竹乡等地30%以上的市场;生猪行销涪陵、成都等地;养殖场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我是党员”
  
  大年三十,沙子镇敬老院,一场坝坝宴正在举行。
  席间,“两尺男儿”和老人们并肩而坐,把酒言欢,大快朵颐。
  这天,谭启树将一头100多公斤的肥猪送进敬老院,供老人们一饱口福。
  “启树啊,你喂个猪很不容易,白送给我们吃了,我们啷个感谢你哟!”老人们边吃边念叨。
  “应该的,我是党员!”谭启树摇头摆手,一脸憨笑。
  如今,要在沙子村打听“谭启树是谁”,会得到两个标准答案——“他是富人”和“他是致富带头人”。
  “我是共产党员,有义务带领乡亲们一起富裕。”富起来之后,这成了谭启树的口头禅。
  迅速积累起来的财富,谭启树并没有用来挥霍。除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和孝敬父母外,当地的孤寡老人和贫困乡亲,成了谭启树用钱的“大头”。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以后,附近十里八乡的贫困乡亲,不管谭启树是否认识,都能从他手里“预支”仔猪。等乡亲经济条件好了,再送还本钱,不用付任何利息。此外,谭启树还经常为贫困乡亲提供猪仔和母猪配种等服务,同样分文不取。
  这些事,让“两尺男儿”感到无比自豪:“共产党员讲的就是奉献。我没有理由不为社会作贡献,没有理由不关心帮助他人,更何况我曾经得到过那么多人的帮助!”
  现在,谭启树又有了一个点子:为残疾养殖户提供免费技术辅导……
其他文献
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如何在一开始谈话的几分钟内,了解这个人?  美国联邦调查局干员乔·纳瓦罗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练就了一套閱人术:通过肢体语言看出对方的个性。这里略举几例——  喜欢眨眼:这种人心胸狭隘,不太能够信任。如果和这种人进行交涉或有事请托时,最好直截了当地说明。  习惯盯着别人看:代表警戒心很强,不容易表露内心情感,所以面对他们,避免出现过度热情或是开玩笑的言语。  喜欢提高音量说话
上班后第一件事,打开电脑,进入“搜房网”自己所属社区的业主论坛,查看论坛新帖,及时跟踪并回复,这已成为上海不少居委会干部的习惯性动作。  至今,上海已有1300多名居委会干部注册“搜房网”业主论坛,成为版主。这是上海推进“双版主、双进入”行动的实际效果。    干部主动对接虚拟社区,网络“小白”变成网络红人    近年来,网上的业主论坛日益火爆,网民谈论的大都是社区里的牢骚事儿。一个网民发了帖,一
当市场的大闸被小心翼翼拉开的时候,自由的水流开始渗透,一切变得无法逆转。30年来,重庆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成长。    30年来,一群“小人物”把重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他们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这些“小人物”充满喜悦、痛苦、回味以及省思的关于命运的故事,贯穿在整部重庆民营企业史中。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将
20年前,上海裹在浦西的“螺蛳壳”里局促了上百年,浦西的对面是片抛荒的乡村,上海的希望被浦东生生阻隔,直到这片乡村拿到“第一新区”这张牌,才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崛起;10年前,天津东部的滨海地区,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盐碱地,天津困在这片没有一条路、没有一棵树的荒地里,步履蹒跚,直到这片荒地拿到“第二新区”这张牌,才带动了整个渤海湾的崛起。自此,中国的南部经济航母有了“深圳号”,东部经济航母有了“浦东号”
正月初七,虎年上班首日。  这一天,浦东新区近千名处级以上干部,过得不同寻常。上班第一件事,不是进机关大楼互致新年问候,而是深入全区1109个居(村)委,听群众心声,求解题之道。    该谁感谢谁    机关里来人听意见,什么想法都可以讲吗?上钢二村党总支书记缪继生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前来调研的区委常委、浦东公安分局局長张俭说出了心里话:“这两年,搞世博园区建设,居民们吃了不少灰,也忍受了许多噪
“我万万没想到,十天就得到了解决。”永川区朱沱镇居民李平哽咽地说。  在一场心脏支架手术中,他的妻子因“事故”而离他而去。  李平怒气冲冲地找医院理论。  “我原本对索赔没报一点希望。”李平说,“可我万万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医院的4.1万元赔偿。”  这起医患纠纷之所以能快速得到解决,是因为永川建立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调解之困    “噼里啪啦、咚咚锵……”  2009年5月22日,
万里路途的阻隔、损失惨重的车祸……艰难面前,他们立志实现“北鹿南迁”。  因为,他们渴望抢占先机!    “首发”诱惑    2010年7月的一天,云阳县南溪镇红岩村养鹿场,鹿场老板钟选兵正忙得满头大汗。作为“业务主管”,他在给一只母鹿接生。他拉着幼鹿的躯干,一点点向外移动……  “出来了、出来了!”随着幼鹿顺利离开母体,钟选兵的表哥、鹿场另一位老板刘朝兵欢呼不已。  这个夏天,随着鹿场九只幼鹿的
先后收了六万元,总共退了六万元,但法院还是以受贿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他就是璧山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雷建伟。    收钱    今年53岁的雷建伟,2001年10月出任璧山县市政管理局局长,2007年4月至案发时,先后担任国有独资公司璧山城投董事长、璧山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璧山县紧临重庆主城,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县城发展迅猛,众多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
■ 电波送暖    那道温暖电波传来的时候,张明海正对着镜子,黯然神伤。  鬓角偶见雪丝的他,今年已经44岁了。5年前,他原在渝北区一家单位从事植物检疫工作,但单位业务每况愈下,他被放了“长假”。  下岗后,张明海干起了个体养殖,但时运不济,一腔踌躇满志,只换来血本无归。2005年,迫于生计,张明海开始四处求职。  由于患有面瘫,说话嘴部歪斜且吐词不清,张明海屡屡被用工单位拒之门外。这几年,他一直
2007年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提请审议。温家宝总理提笔在文本上勾出“城市”一词,将其改为“城乡”——中国第一部“城乡总规”由此诞生。“城乡统筹”一词从新总规里跳出来,为重庆廓清了未来13年的发展路径。城乡统筹,核心就是扩城。    将棒棒拄在地上,抬头仰望解放碑四周,一栋栋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来自秀山县的农民工陈永惊叹一声:“这才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