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题的推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的提出
  2014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20题是这样一道题:已知椭圆C:■ ■=1(a>b>0)的焦距为4,其短轴的两个端点与长轴的一个端点构成正三角形.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F为椭圆C的左焦点,T为直线x=-3上任意一点,过F作TF的垂线交椭圆C于点P,Q.
  (ⅰ)证明:OT平分线段PQ(其中O是坐标原点);
  (ⅱ)当■最小时,求点T的坐标.
  笔者在对该题中的第(2)小题进行探讨时,发现该结论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
  2.问题的推广与证明
  由于第(2)小题结论(ⅰ)对于椭圆来说是一个一般性结论,笔者认为,该结论对于双曲线也应该成立,当附加一定的条件时,结论(ⅱ)对于椭圆(或双曲线)应该有一般表达式.
  笔者通过深入探究,发现如下一般性结论:
  推广一:如图1椭圆C:■ ■=1(a>b>0)的焦点为F,T为椭圆准线上任一点(焦点和准线在y轴同侧),过F作TF的垂线交椭圆于P,Q两点,则有:
  (1)OT平分线段PQ(其中O是坐标原点);
  (2)当c>b时,■有最小值■,这时T点坐标为(-■,-■或(-■,■);
  (3)当T是非x轴上的点时,K■K■=-■;
  (4)若P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为P′,则P′Q||OT.
  证明:不妨设F(-c,0)为椭圆的左焦点.椭圆左准线:x=-■.
  设T(-■,m),则K■=-■,当m=0时,T为椭圆左准线与x轴的交点,这时PQ为椭圆的通径,OT平分PQ.当m≠0时,因为TF⊥PQ,由K■K■=-1得K■=■(1)
  所以直线PQ的方程为y=■(x c),设P(x■,y■),Q(x■,y■),
  联立■ ■=1y=■(x c)得(a■b■ c■m■)x■ 2a■b■cx a■c■(b■-m■)=0
  因为△=4a■b■c■-4a■c■(a■b■ c■m■)(b■-m■)=4a■c■m■(b■ c■m■)>0
  所以x■ x■=-■(2)
  x■x■=■(3)
  由y■ y■=■(x■ x■ 2c)=■(2c-■)=■
  得PQ的中点G(-■,■)
  计算K■=-■,K■=-■得K■=K■.
  由此知O,G,T三点共线,即直线OT过线段PQ的中点G,所以OT平分线段PQ.
  计算|TF|=■=■(4)
  |PQ|=■■
  (5)
  把(1),(2),(3)式代入(5)式,整理得|PQ|=■(6)
  由(4)式,(6)式计算得比值
  ■=■=■■=■=■
  =■■
  =■■
  ≥■■=■.
  当c>b时,解出m=±■■,此时■有最小值■,T为(-■,■■)或(-■,-■■).
  根据结论第(1),(2)题证明已计算出K■=■,K■=-■易得K■K■=-■.
  点P(x■,y■)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为P′(-x■,-y■),P′Q的斜率K■=■=■/-■=-■,即直线P′Q与直线OT的斜率相等,所以P′Q||OT.
  推广二:如图2,双曲线C:■-■=1的焦点为F,T为双曲线准线上任一点(焦点和准线在y轴同侧),且点T的纵坐标m≠±■,过F作TF的垂线交双曲线于P,Q两点,则有:
  (1)直线OT平分线段PQ(其中O是坐标原点);
  (2)■=■
  =■■;
  (3)当T是非x轴上的点时,K■K■=■;
  (4)若P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为P′,则P′Q||OT.
  以上结论的证明与椭圆情形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继续探索.我们把椭圆更换为抛物线,这时结论将如何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如图,抛物线y■=4x的焦点为F,动点T(-1,m),过F作TF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弦PQ的中点为N.
  (1)证明:线段NT平行于x轴(或在x轴上);
  (2)若m>0且|NF|=|TF|,求m的值及点N的坐标.
  解(1)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2px及焦点F(■,0),准线方程x=-■知,此抛物线的焦点F(1,0),准线方程x=-1,动点T(-1,m)在准线上,由斜率公式得K■=-■.
  当m=0时,T为抛物线准线与x轴的交点,这时PQ为抛物线的通径,点N与焦点F重合,易知线段NT在x轴上.
  当m≠0时,因为TF⊥PQ,所以K■K■=-1,解得K■=■,于是直线PQ的方程为y=■(x-1)代入y■=4x化简整理得x■-(2﹢m■)x﹢1=0,△=(2 m■)■-4=m■(4-m■)>0.设P(x■,y■),Q(x■,y■),由韦达定理可知x■ x■=2 m■,y■ y■=■(x■ x■-2)=2m,得弦PQ的中点N(■,2),结合T(-1,m),由斜率公式计算得K■=0,所以NT平行于x轴.
  综上可知,线段NT平行x轴(或在x轴上).
  (2)已知∣NF∣=∣TF∣,在△TFN中,tan∠NTF=■=1知∠NTF=45°,得△TF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是准线与轴的交点),所以∣TA∣=∣AF∣=2,動点T(-1,m),得m=2.
  因为∠NTF=45°,所以K■=tan45°=1,又F(1,0),可得直线PQ的方程为y=x-1,由m=2得T(-1,2),由(1)知线段NT平行于x轴,设N(x■,y■),则y■=2代入y=x-1得x■=3,所以N(3,2).
  推广3:抛物线y■=2px(p>0)的焦点为F,T为抛物线准线上任一点,过F作TF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弦PQ的中点为N,则线段NT平行于x轴(或在x轴上).
其他文献
表扬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强化剂,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认可、鼓励和支持,是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护孩子自尊心最好的方法。所有的学生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发
无线电监测涉及到很多方面,上涉及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天遥感技术和空间技术,下涉及到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不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提高数学高考复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数学高考 复习效率 提高方法  数学无论对于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在高考中都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既重视基础又重视学习的方式方法。很多高三学生对数学很头疼,尤其是文科学生。数学这道坎过不去,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下降,自信心被消磨,可能最后就放弃复习了。一般情况下,教
摘 要: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幼师生物教学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本文归纳了激发幼师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几种心理特征。  关键词:幼师生;心理;学习兴趣  受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造成了相当部分中小学校忽视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这对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不能不造成一定影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生物教学要正确面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困难与挑战,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生物教师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几何定理是几何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学几何基础的核心,是学好几何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解决几何能力是基础。所以几何定理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基础知识,又是基本技能。根据中学几何教材的教学要求,要加强几何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几何定理就是几何命题,还包括推论。由于几何命题是把定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主体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好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10 kV配网运行的可靠性要求也逐渐增高,并且配网线路和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广大居民的生活用电和正常生产,还会造成电力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一个优秀教师眼中,学校中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其实,差生并不永远是差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而在某些教师眼中,后进生是无可救药又不可雕凿的朽木,由于持有这种偏见,往往会使他们的教学工作步入一种无可奈何而尴尬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怎么谈教书育人,如何面对21世纪的教育,怎能谈得上“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园丁形象。  面对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教育素质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