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语文教学,莫不如此。
  所谓“入乎其内”,就是教师认知、进入教材,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仔细揣摩,认真分析,形成认知框架。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教师要跳出教材,将教材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进而在脑海里拓展出一个广阔充裕的空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一览众山、游刃有余。
  
  一、入乎其内——解读文本
  
  备课《李广射虎》一文时,除了研读教参之外,涉足了更多与文本相关的信息。首先了解到: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闪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神奇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石矣。”卢纶根据《史记》中这段短短的介绍,写下了著名的《塞下曲》一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清人吴乔曾形象地以米喻“意”,说文则炊米为饭,诗则酿米成酒,其言甚妙。在《史记》中这只是一段普普通通插叙的文字,一经诗人提炼加工,便升华出如此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诗人用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了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也许是源于对李广祖孙三代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自身挥之不去的悲悯清洁,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颇为褒扬,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广不为人后,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这在王立群的“说《史记》”中,有一段专门的叙述,那就是《李广难封》。这些情节,教学时不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但是,作为教师,对李广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和认识。很多学生读过《水浒传》,里面有一个长于射箭的好汉——花荣,人称“小李广”,可见李广成了箭法高超的代名词。自古以来,赞扬李广的诗文并不少见,唐代诗人王昌龄、高适都曾写过赞颂他的诗。吃透了这些,李广的形象就会逐渐变得丰满而清晰。
  
  二、出乎其外——运用文本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如何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呢?那就要在备课时,努力把薄薄的文本读厚;教学时,又努力化繁为简,整合有意义的文本信息,拎出一条主线,使课堂教学清晰、明朗。
  在揭示课题,检查预习之后,略读第2节,初步了解李广。然后重点学习课文第3、第4两节。首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谈一谈各自的感受。接着就是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重点渗透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比如: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朦胧”、“影影绰绰”、“蒙蒙”、“警惕”、“搜寻”;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疾风”;用看图的方法理解“拈弓搭箭”。最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李广的性格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表达出来。从“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体会到李广的胆量过人、机警勇敢;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体会出李广的箭法娴熟、反应敏捷;从“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本领高超。最后结合第3、第4节,让学生尝试着理解《塞下曲》,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课上到这儿,我话锋一转:同学们,如果李广射中的不是块巨石,而是一只老虎,结果会怎样?如果李广射中的不是一只老虎,而是敌军的兵马,那又是怎样的情形?紧接着,我播放了一段影片《汉武大帝之李广》,片中正是李广射击敌军兵马时的情形,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分钟,却有着很强的震撼力。学生看完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呀!李广果真是神勇无比,令匈奴闻风丧胆!难怪诗人王昌龄会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难怪唐代的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写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时教师适时补充道:自汉文帝至汉武帝,李广与匈奴战斗长达47年,将近半个世纪,他的一生始终与匈奴战争为伴,他的荣辱也与匈奴战争息息相关。
  课上到这儿,戛然而止,学生却是意犹未尽。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厚的教学内容、丰沛的教学情感、丰富的文本解读、适度的旁逸斜出……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平实,却又充满了张力。
其他文献
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共同做学问的人,更应当学会“问”。这里的“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的探究反思的过程,要把自身置于新课程环境下研究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要用新的眼光去分析。  一、何为“问课”  何谓“问课”呢?汉语词典解释为请教课业。“问课”,顾名思义,有追究之意,其目的是追究“为什么”。授课者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应该反思,以及主动询问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推行本色语文,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既坚持语言训练,也坚持深厚的人文积淀。笔者认为,要推行小学本色语文模式,首要一点就是从阅读入手,扣读导悟,以读见悟,着力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四种读书能力。以读推进本色语文是笔者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节公开课《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片断和反思体会在此分享。  一、以问导读:练朗读,读出实践性  在课堂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尊重信任和宽容关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互动等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价值的教学形态。它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进行生命的建构,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不仅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更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优秀散文。小说家许地山以朴实洗练、清新
【教学案例】  《理想的风筝》一文共出现了三处省略号,都表示省略的意思。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领略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从无字处读书,深刻体会省略号的弦外之音。  第一处:品悟用笔之精简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粘起泥巴向地上甩。’”  师:作者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是内容的
评价用语要讲究策略和艺术,一句温馨的话语,仿佛是寒冬送来的温暖;一句中伤的冷言,就会让人心寒如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能增添学生无穷的力量;趣味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情感性评价,能达成以情促学的氛围;准确性评价,能培养学生的求是心态;引导性评价,能促进学生步步提升。因此,我们应让小学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充满魅力。  一、前提:真情实感  课堂上,有的教师要求过高,学生的回答稍有不合要
从宏观上看,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是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这一层面上看,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从微观上看,语文教育不是批量生产,而是要因材施教,因此,教育的另一面,是要求差异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又要保证学生在大方向之下,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目
我昨天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研讨课,内容是《卢沟桥烽火》。在引导学生理解品评敌我双方在卢沟桥上的战斗场面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请再看一看课文,看看哪一小节最能够突出我军的英勇顽强。(学生浏览课文后,纷纷指出是第五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节,看看哪些关键词句表现出我军的英勇顽强。(学生自学,师生讨论)  师:哪些是写我军的?哪些是写日军的?  (通过讨论,教师出示描写我军及日军的关键词
教材解读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充分体现了苏教版教材选文精美这一显著特点。虽然苏教版教材到高年级段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在中年级段已开始逐步铺垫、渗透,像第三单元四篇课文构成的一组文章,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归类非常明显的主题单元,但它也有了主题单元的一些特征:一是文体大致相同,可以说都是散文;二是描述的内容或是自然美景,或是美好的事物事情;三是表达的方法都是
【片断一】  (出示):水平如镜、清泉潺潺、碧波荡漾、洪水滔滔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词语,选择一个或几个说说读了以后的感觉。  生1:“清泉潺潺”让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水声;  生2:“水平如镜”“碧波荡漾”让我看到水的不同形态;  生3:“碧波荡漾”“洪水滔滔”都写了水,但给人的感觉不同。前者让人愉悦,后者让人提心吊胆;  ……  【赏析】  祝老师利用看似简单的一组词语,通过学生读读、说说,很
朗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提高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设法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感悟,使有效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笔者结合《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片段谈几点对朗读教学的思考。    [片段一]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生读)  师: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表达出这幅景色的特点?  生: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