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共同做学问的人,更应当学会“问”。这里的“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的探究反思的过程,要把自身置于新课程环境下研究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要用新的眼光去分析。
  一、何为“问课”
  何谓“问课”呢?汉语词典解释为请教课业。“问课”,顾名思义,有追究之意,其目的是追究“为什么”。授课者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应该反思,以及主动询问学生、同行、家长等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听课者在听完课后,也要针对授课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现象提出质疑,共同研讨、相互交流、探寻“为什么”,在质疑和争议中,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二、如何“问课”
  1.“问”成功之处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短暂的一节课堂教学,展现的是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多年心血的凝结。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悉心备课,精心设计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上完课并不是万事大吉,也不是“完事大吉”,而只是完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要把思绪拉回到课堂上去看看,问一问今日我的课堂、我的教学是否成功,想想每一个细节,找到成功之处和今后值得借鉴的地方;问一问这些经验哪些可以直接运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转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之中。
  2.“问”失败之处
  如果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不成功,也要仔细反思,以研究的心态认真地问问自己,问失败的原因,问改进之策。其实就算是一节失败的课,也不该全盘否定,当中也会潜藏成功之处,我们也该问问原因,问问今后的教学中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对于自己感觉成功的课,也要抓住细节,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认为这样就不需要问了。有时候恰恰是这样的课,背后隐藏着失败之处,应该更加认认真真地问,回顾每一个细节,发现失败的缘由,寻求改进的措施。
  3.“问”可“问”之人
  教学从来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工作,教师要走出自己狭窄的思维圈子去“问”, 用智慧的眼睛审视自己。
  (1)“问课”先要问自己。上完一节课,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课堂上的教学细节,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对比备课时预设的变化,捕捉到课堂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但是,“问课”不能只是课后问,“课前问”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教什么?”“怎样上课?”“为什么这样上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三思而行,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目标达成度才高。
  (2)“问课”要问学生。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听课情绪、学习效果、产生的困惑和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关注全体学生也可以兼顾个体,能够发挥教学的多样性,最大力度地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
  (3)“问课”要问同行。如有同行听课,课后要多问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倾听同行对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更能看清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便于我们长善救失,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教学工作。其实,除了问自己的课外,我们也要主动询问其他同事对同行的课堂教学的意见,博采众长,避免孤陋寡闻。
  三、自觉“问课”
  教学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问课”同样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它一方面促使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课堂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促使听课者在听课前对教材要深入地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听课过程中要边听边思考,及时捕捉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为“问课”做好准备。在“问课”过程中,授课者与自己和听课者之间相互对话,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对一些教学环节、问题等的看法,大胆地展现各自的教育理念,交换彼此的信念,课堂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自然会暴露出来。这样每次“问课”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在无形之中就增长了教学能力,教研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提出: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的确,有了“问课”才有了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应该把“问课”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要做到:吾日三“问”吾课,养成“问课”的习惯,把“问课”当成教师每天必需的功课。这样,我们就能智慧地行走在教育路上。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江苏省南通市特级教师王爱华老师提出的“三味课堂”,指的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课堂。“三味”标志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核质坐标,体现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三味课堂体现了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化努力。  一、核心理念:三味课堂有“三味”  语文味,是要使语文课真正成为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带得走的语文学力的课堂。儿童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师真正采用和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征相匹配的方式来组织和展开母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同时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难舍难分。  在如皋市强力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大背景之下,借着学校对全镇开放的东风,我也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為全镇老师上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收获多多,感受也多多。  一、活动单导学模式需要适当的导语、过渡语  说实话,有一些教师的活动单导学模式课给人的
文本解读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病房中情景的剖解,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    1 (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  学生交
俗话说:“授人以‘鱼’三餐饱,授人以‘渔’一生享。”传授给别人一种技能将会让他一生受用无穷。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看他传授给学生多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结合我县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看课如此,上课亦然。  作为课堂教学的“看客”,听课者习惯了在学生背后或侧面,面向上课的教师观察教学,鲜见有其他视角。积习的背后是潜意识。听课者关注的往往是教师的教学执行情况,课堂观察对象不是作为学习载体的课堂本身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更不是课堂上的主体行为——学习,而是教师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春天的到来,各地教师课堂评优、素养比赛,以及教学能手、新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故事展现了诗歌的意境,诗歌浓缩了故事的内容。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挂念,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我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渲染,观察插图,创设一个个情境。引导学生披情入境,联系自身感受,体会母爱,感悟亲情,从而使学生懂得应该从小体贴、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下面我就结合这堂课,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的。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懂得介绍水果时,应抓住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己爱吃的水果产生说话、写话的愿望和兴趣,善于倾听,敢于评价,学会欣赏。  3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具体、有序地介绍水果并写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猜吗?(出示水果谜语课件)    二、实
【案例】人教版第九册第10课《秋天的怀念》  师:母亲如此关心“我”,照顾“我”,“我”却因为双腿瘫痪而暴怒狂躁,可那一天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课件出示:母亲被送进医院时的语句,播放《二泉映月》)  (生轻声地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母亲去世了,但她临终前还在牵挂自己的儿女。  师:这段话中哪一句最让你感动?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练读)  师:你看,母
一个人刚刚开始搞研究,很容易“为人蔽”。因为读书不多,所懂的太少太粗太浅,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读张三,觉得张三有理;读李四,觉得李四对头。发现不出他们之间的矛盾,或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又仍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于是,无所发现,无所发明,所写出的东西,不是来自张三,就是来自李四,或者是把张三李四捏合成一个矛盾百出的“体系”,这就叫做“为人蔽”。  难得的是在研究一开始就坚持一种独立思考、对一切都要问
听了一位优秀教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整体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语言精要,教学效果良好。但对于三个生成性细节的思想教育在处理上尚欠火候。于是,课堂离精彩就相差那么一点点。    细节一:“剔牙”以后    细节描述:  课前,教师安排“看动作,猜意思”的游戏:请两位学生,甲学生做“游泳”、“骑马”、“剔牙”的动作,乙同学来猜意思。对于“剔牙”,乙学生一时猜不出来,教师便在一旁提示:“饭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