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树叶”教学谈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者应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习作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既夯实学生的基础,又拓展其知识面;既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提高其写作能力。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背名言,悟深意
  
  统观教材五上《练习2》的“诵读与积累”,安排了三句名言,道出了观察的重要性,它们分别是: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要写好“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就必须熟知秋天的树叶,必须重视观察力的培养。
  联系教材前后内容,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那就是通过名言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但这还不够,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这些名言了然于口,了然于心后,我便组织他们展开观察活动。
  
  二、实地观察。练能力
  
  活动课上,我带领学生漫步校园,实地转一转,以锻炼观察能力。他们通过观察,惊讶地发现:原来校园这么美!观察树叶,我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导他们观察的方法,有的放矢,为写好习作做铺垫。
  1 调动多种器官观察。重点观察你喜欢的和熟悉的几种树叶,了解其形状、颜色、味道,不仅用眼看,还用耳听,用鼻子闻,也可以用手触摸,用脚踩踏,克服平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习惯。
  2 选择多种角度观察。如远看,近看,抬头仰望,低头俯视等,领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自然景物。反复观看,训练定向观察的注意力。
  3 对比观察,发现特点。有比较才会有鉴赏,可以选几种树叶横向比较,找出各种树叶的特点;也可以就某一种树叶。与它在别的季节做纵向比较,体会秋天树叶特有的风姿,在辨析中提高学生观察鉴别的能力。
  4 展开联想,加深体验。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联想,拓展思维的空间,领略大自然的奥妙与情趣。
  学生通过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体会到“秋风扫落叶”“一叶而知秋”的含义,亲眼目睹了秋天树叶的多姿多彩,摇曳飘飞,落叶缤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怎能不生喜爱之情?这时,学生有很多感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想诉诸笔端,正所谓“情动而辞发”。
  
  三、分组交流,谈心得
  
  亲近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眼中有物,心中有话,想一吐为快,从外面回来,学生兴致勃勃,意犹未尽,许多同学还捡了几种喜爱的树叶,放在桌上继续观察;有的还把树叶夹在书中当作书签,时不时地嗅一下其清香,其喜爱之情令人动容。于是,我把握契机,设置了几个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1 你喜欢秋天的树叶吗?为什么喜欢?2 你最喜欢哪几种树叶?请你写个发言提纲,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3 从秋天的树叶你了解到什么?想到什么?
  看到胚目,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小组讨论十分热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如果此时让他们写,相信学生能写出真实情感。但我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又进行了下一步的操作:趁热打铁,发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四、厚积薄发,练写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我就要求他们广泛阅读,指导他们搜集词语、摘录佳句、写读书心得,召开读书报告会,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从读中汲取营养。
  学生对秋天的树叶,光有真情实感还不够,还必须得过语言这一关。相关的语言积累、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多方面汲取营养,“厚积”才能“薄发”。于是,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去查阅“秋天的树叶”的相关文章和资料,阅读、理解、品味、采撷、背诵、借鉴,丰富写作语汇,厚实文化底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与感悟,学习与积累,交流与表达,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此时再进行写作,已是水到渠成。他们乐于写作,并写出了一篇篇较好的习作,初步培养了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学用字词句”的学习,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限,把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紧密结合起来.编者在书上的文字画旁已经给出了一些练习提示,以
一、渔业资源概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
《硬笔习字册》和教材配套,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练习的作业本。怎样用好它,使教学取得最大的效益呢?  一、认读生字。抓好字形的教学  《习字册》的使用应该与语文教学同步进行。字形的掌握是写好字的第一步,每一课的生字在《习字册》上都得到了呈现,蓝字是范字。字形教学时,可让学生打开《习字册》,看着范字默默地想:用什么好方法能够牢牢记住生字?两分钟之后,让学生集体交流,站起来回答的同学要将《习字册》合起
本文深入探讨了SV3X型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问题,首先利用D-H参数法确定了机器人的运动学规律,并由此提出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问题。然后使用分解消元法求解出各个关节变量θi;结合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对运动学逆解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多重逆解时的最优解搜索原则和无逆解时的处理方法,并经实验验证。
“民以食为天”,吃为我们生活需求之首,所以,我首先拟议的就是将语文教学与“吃”进行融合,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品出些滋味.rn一、为什么要“吃”?rn如果把小语第二学段的阅
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而且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rn一、迁移仿写rn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范文.这些课文无论是谋篇布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师常会在课堂上采用“填空”的练习方式。怎样巧妙地设计“填空”,并适时地运用它们,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研读感悟,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处人手,展开练习设计。    一、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进行练习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因此,“概括主要内容”应当成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
一堂尴尬的习作课    根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2》的要求,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注意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第二天习作课上,我让学生交流一下作业完成的情况。为了便于学生习作,我在内心设想着:要引导学生具体说说爸爸妈妈听了“我爱你”后激动的表现,比如,脸上神情的变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等等。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学生都不举手。“怎么啦?作业没完成?”
根据笔者的实践,让习作课堂充满情趣,顺应学情见机指导,是实施有效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rn一、投学生所好.呈现情趣rn在现实生活中,看动画片是学生们的最爱,其夸张可爱的
为使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从低年级写话教学人手,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旨在帮助学生们越过写作障碍,激发他们的写作智慧和热情。这种教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精选儿歌导入。日积月累  一年级写话教学,可以从拼音教学结束之后的阅读开始。最初,我要求学生们读儿歌、背儿歌。我在给一年级学生家长的信中这样写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请家长给孩子买一本《365夜儿歌精选》。下周一我们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