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涌丰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歇。”农村的大自然环境资源比城区丰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稻浪滚滚、果实累累……农村孩子有着令城区孩子惊奇和羡慕的生活情趣:上山摘果、采茶、烧蜂窝、放牛羊;下田割稻、挖薯、刨花生;下河(池塘、水沟)捉鱼、摸虾、钓螃蟹、拣田螺;闲时烤薯、烧玉米、打弹子、游泳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景物,难忘的劳动实践和生活情趣,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农村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之源”。如何发挥农村学校“活水源头”的优势,并且让学生的作文也能体现出这种优势呢?
  
  一、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新意
  
  为了让孩子有丰富的生活,我从农村生活的实际出发,经常引导孩子们用充满探究的目光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赞颂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美,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的深切感情。
  在那柳芽吐翠的时节,我让孩子们观赏农民伯伯如何在播种着希望;在那浪花翻滚的小河边,我让孩子们观赏那活蹦乱跳的鱼虾;在那绿满枝头的树丛,我让孩子们观赏那小鸟的轻歌曼舞;在那月朗星稀的夏夜,我让孩子们观赏那萤火虫的盛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了学生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在种种生活劳动实践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
  写日记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倾吐情感的好形式。我要求学生写生活日记,长短、技巧不作过高要求,只要求学生写下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我在批阅这些日记时,不作技巧批改,只是注意日记有没有新意。发现了有新意的日记,我就指导学生把它写成富有新意的作文,如一位学生在日记上写了村委员会在她家开的一次村民副业承包会,用“投标”的形式来承包各项副业,对此她感到十分新奇。这是富有新意的内容。我就找这位学生详细了解这次承包会的情况,指导她抓住当时在场的人,不同的神态和笑声来反映人们对承包责任制的拥护态度。后来,这个学生以《承包会上的笑声》为题,成功地写出了一篇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生活情趣的作文。
  
  二、体验生活,展现生活气息
  
  我抓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孩子们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以活动导趣,又以活动诱写,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写,其乐无穷,受益不浅,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例如,我曾让六年级的学生写《秋天的田野》,初写,效果不理想,观察不够细致。于是,我就让学生拿着本子到野外去观察、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秋天景色:绿中带黄的山林、山脚下盛开的野菊、田野上金黄的稻浪、悠闲的牛群、清澈见底的小河、草丛中惊飞的雀儿……有了这些具体的感知,学生写起来就感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都写得比较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帮助他们体会实践活动中的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引导他们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例如一个学生在暑假生活日记上写了这样一件事:爸爸外出几天,新买来的两头小猪由他喂养,但他用早晨刚割下的露水草给小猪吃,结果小猪肚子拉泻了。后经李大伯给小猪灌了大蒜浆,才止了肚泻。这件事很有农村生活气息,但小作者体察不深。我就要他再去实践、观察和调查,并给他作了提示。小作者按我的指点,观察了小猪抢食的有趣情景;询问李大伯,弄清了那次小猪肚泻是因为小猪刚过渡到吃饲料,—下子吃了过多的青饲料,加上是露水草,不适应了才拉肚泻的。他还明白了用大蒜浆治小猪肚泻这土方法是很科学的,因为大蒜有高效的杀菌力。后来他以《喂猪》为题,把这些情况写入作文,虽然写作技巧并不高,但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诸如此类的作文,如《放牛》、《剪大蒜》、《种向日葵的发现》等习作都富有农村特色。
  
  三、课内借鉴,习得表达方法
  
  针对农村学生下笔难的特点,要引导他们从阅读中去借鉴练笔。新课标指出,“阅读要为作文打好基础,既要把写的训练贯穿于学生生活之中,也要贯穿在阅读教学之中”。我告诉学生,“生活就是课文,课文就是作文”,如果我们能写得像课文那样,就是好作文。因而,我常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规范语言训练,引导他们从阅读中去借鉴练笔,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具体做法是:
  1.赏析课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熟读精析,体会语言表达上的艺术;通过反复思辨,体会遣词造句的用心所在;通过反复剖析,体会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独具匠心。日积月累,学生从不少范文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
  2?郾仿写练笔。①仿写句式。如学习了《桂林山水》时,可训练学生对排比句的仿写;②仿写段落。如仿写先总后分的写法,仿写人、事、景、物的优秀片段;③仿写篇章。如学了《白杨》,就指导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了《海上日出》,就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变化的不同特点来写的方法。坚持一定量的仿写练习,并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到一定的语言文字及组织形式,掌握一些布局谋篇的作文方法,及时地通过练习得到内化巩固。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还学习了写作的技巧。
  
  四、课外延伸,丰富习作语言
  
  要想写好文章,仅仅着眼于课内的二十几篇课文是不够的,是写不出优美的文章的。以“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为宗旨,充分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还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提高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为了减少农村学生在这方面的弱势,我作了如下尝试:
  1?郾成立一个班级图书室。除了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外,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买一本课外少儿读物在全班交流读,并集体订了全国主要的少儿报刊《小学生周报》、《阅读与作文》等二十多种,挂于教室中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2?郾开展美文赏析课。每周组织一两次美文赏析课,小组里学生轮流来朗诵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然后谈自己喜欢的原因,最后集体交流。
  3?郾进行佳词妙句摘抄。每个同学准备一本“采蜜本”,每天摘抄100字以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
  4?郾每个学生编一本作文自选集,自己设计封面,写好序言,编好目录,挂在班上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5?郾鼓励学生观看知识性的电视,如“国内外新闻”、“动物世界”、“少儿节目”等,要求学生每周编一张“电视观感三言两语”小报,把一周中看到的知识性电视内容,用“三言两语”的形式编在小报上,贴在教室内交流,定期评比。在这样的引导下,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生活面。学生获取了不少知识,同时也进行了观察、分析、概括等智能训练。
  6?郾收集农谚农语,优化习作语言。“锄头下面一层水”、“立夏一过,茶叶成木屑”、“寸麦怕尺水,尺麦怕寸水”、“肥田长稻,瘦田长草”、“土肥长谷,猪肥长肉”、“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丰富而鲜活的农村生活语言,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充实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通过这种特殊方法增长了学生们的农业知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结合农村的实际,善于发掘,勤于开拓,科学地开发利用,农村学生也能写出无数鲜活、漂亮的习作来。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际合作的重要性;  2.初步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  3.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理念    1.在体验中交际一注重口语交际的情境性。古人云:“言为心声”。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我通过“十指抬人”这个游戏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默契合作的重要性,产生交际的需要,从而诚恳地去寻求合作,在活动中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与方法,达到乐于合作,默契合作的三维目标。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0 年),杜甫五十岁。历史上这一年并不太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仍然困扰着唐王朝这个老大帝国。  远在成都的杜甫,与战乱中的中原相距遥远,似乎正沉浸在田园交响乐中。“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他所歌咏的,鸟类中有鸬鹚、燕、鸥、莺、黄鹂、凫雏、鹭、鹳鹈、花鸭;昆虫中有蝴蝶、蜻蜓、蜂、蚁;花木中有丁香、丽春、栀子、枇杷、杨柳、荷花、桃、李、桑、松、竹、
“春江水暖鸭先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体验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感受。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亲历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中蕴涵着的情感基调,运用“移情”策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再现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入情入境地体验,在体验中获知,在求知中生情,促进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全面发
《诚实与信任》讲述了 “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深刻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文章语言、描写手法都极为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流淌着人性的光辉,是一篇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好教材。  教学时,我以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推进阅读技能螺旋式发展、提升阅读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模式,从定位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发展阅读素养。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从而实现“以评促学”。  【关键词】阅读素养,过程性评价,《乡土中国》,以评促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
[设计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却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增强感恩之心。  本课设计从整体入手,以“母亲的恩情”为主线,紧紧抓住“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等等感人的重点语句,运用“读——思——议——读”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扎实地进行表达训练,从
当前,同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不同年段的语文教材中是常有的事情。如何根据课文出现的年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以课后练习作为突破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取向    虽说两个版本的单元主题都是围绕“爱”展开,但由于课文出现的年段不一样,所以编者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特点设计的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上一堂课,大家选择了苏教版国标本《第一朵杏花》一课。老师们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采用了很多教法。其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1~5自然段时,有两位教师都运用了“自主阅读、自读感悟”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时机把握不同,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教学案例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1~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竺可桢爷爷的语句。  (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
新课标中提出的情感体验是大家关注较多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验。下面便是笔者两上《姥姥的剪纸》一文后,对同一内容进行切片分析。  教学切片  一上:锁定“拴”“缠”。由“拴”“缠”而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字最能看出祖孙情?  生:怕。  生:险。  师:再想想,哪个字最能体现祖孙情。  生:拴。  师:是啊,
教学要求    1.祝福短信要针对具体对象而发,语言要凝练、有哲理、有诗意。  2.发短信最好不要超过70个字。    教学程序    一、课前自主探究   1.布置学生课余学习发短信。  [(1)向他人学习怎样使用手机发短信。(2)发一次短信最好不要超过70个字。]  2.探究作业。  春节快到了,请你给老师发一条祝福的短信。家里有手机的,用手机给老师发1条短信(老师要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