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别忘课后练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同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不同年段的语文教材中是常有的事情。如何根据课文出现的年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以课后练习作为突破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取向
  
  虽说两个版本的单元主题都是围绕“爱”展开,但由于课文出现的年段不一样,所以编者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特点设计的课后练习也不一样。让我们一起看看两版本的课后练习思考题:
  1.语文S版的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课文中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跑去。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
  ● 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2.人教版课标本的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
  ①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从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设置来看,两个版本都根据单元训练主题,体现新课标对两个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前者体现了第二学段的年段要求:“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思考练习”2和3。后者体现了小学第三学段的年段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思考练习”1和3。
  
  二、不同的教学策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虽是同一篇课文,但由于版本不同,所处的年段不同,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不一样。因此,教学时,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课文练习及所处的年段,抓住课后主要练习题,把握教材重点,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
  1.中年级的教学策略
  教学S版,教师可以依托文本,根据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通过读句子、想画面等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他深入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设置,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及父子情深。特别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个句子时,该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父亲为了救儿子,他挖了十二个小时。
  师:请同学们再看——
  教师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父亲为了救儿子挖的时间更长了。
  师:大家再看这个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读读句子,说说看,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放在一起,说明父亲为了救儿子,一直都没有休息过。
  师:你理解得真好!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
  (学生读句子,注意强调时间)
  师:读得真好!大家想想看,十二小时,相当于从早上六点起一直到下午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你会做什么事情?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课间休息,玩耍,吃饭。
  师:也就是说在十二小时内你做了很多件事情,可这位父亲他却只做一件事情——
  生:不停地挖着。
  师:二十四小时,一天的时间,你可能又做了哪些事情?
  生:我们还可能看电视,玩游戏,做运动。
  师:在二十四小时里,我们可能会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可这位父亲只是——
  生:不停地挖着。
  师:是呀,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这位父亲一直在坚持,他为了救埋在废墟下面的儿子,一直在不停地挖着。三十六小时后呢?这位父亲又在做什么?
  生:他还在不停地挖着。
  师: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这位父亲从地震发生后不久,就一直在不停地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生:这位父亲一直坚信儿子还活着,所以他一直在挖,而其他孩子的父亲却摇头走开了。
  师:你真会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帮助自己理解课文。是的,有了理解,我们才能读好课文,请你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读句子)
  ……
  出示句子: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当老师读到这个句子时,地震的画面仿佛又出现在老师的眼前,你从这个句子中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这位父亲在不停地挖掘倒塌下来的砖头、石块。
  师:请带着你的理解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句子)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紧扣课后练习,紧抓关键句子,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感受父亲救儿子的执著,读出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爱;接着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父亲救儿子的困难及痛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与主人公同体验、共感受,不但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更读懂了作者是如何借助语文文字表达情感的。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简单、扎实、有效”的教学理念。
  2.高年级的教学策略
  高年级段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年段目标要求及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针对人物语言和外貌描写进行质疑问难来展开课堂教学。我们可以以课后练习题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交流时,教师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如何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表达人物情感,还要结合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是如何安慰同学、如何帮助同学来进行语言训练的,落实语言训练点,最后再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描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实现读写结合的最终目标。下面请看朱爱朝老师的片断教学——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找到了这段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让别的孩子先出去,阿曼达是多么无私呀!
  师: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就至少在瓦砾堆下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对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漫长等待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生: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等待的?
  师:问得多好啊!阿曼达在瓦砾堆下的等待可不像我们平时等车、等人哪!
  生:阿曼达在瓦砾堆下会想些什么呢?
  生:当阿曼达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仍然没有等到父亲的到来时,其他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呢?阿曼达又会怎样回答?
  师:同学们提出的哪一个问题引发了你的思考,把你想到的说给同桌听。
  (同桌讨论,教师倾听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把你想到的说给大家听。
  (学生说,教师相机点评)
  生: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也越来越浑浊。7岁的阿曼达,经过两天一夜的等待,一定是渴极了,饿极了!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该片断教学中,执教老师依托课后练习,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进行质疑、探究,然后通过抓重点词、关键句读、悟、说这种以疑促读的方法,既体现了编者选编教材和设计练习的意图,又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作用,充分体现高年级教学的年段特点。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随文练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体现了读与练的有效结合。
  
   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两个不同年段的教学案例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才能了解编者意图,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重点,更好地体现年段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4个环节。前不久,我听了学校语文教师优课评比活动的十几节课,课堂上呈现的叫答环节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形式的随心所欲。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只凭感觉叫答。一堂课上下来,优生叫答几次,中等生叫答几个,学困生发言几次,教师不得而知。  2.对象的几枝独秀。作为一种习惯性的提问方式,课堂教学往往会围绕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转,基础差的学生常常成为课堂
习作要求    《啊,我发现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有四点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即写“发现”,具体内容没有作限制,选材范围很广,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二是人称的要求,即用第一人称写;三是质量的要求,即要把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四是有题目的规定,即要以“我发现……”为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    设计理念    1.生活是
语文用一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获得言语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但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人文理解、内容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章写法。  那么什么叫“言”?什么叫“意”?“
《读书作文谱》系清初文章学家、语文教育家唐彪所著,后与《父师善诱法》合刻为《家塾教学法》。该书详尽阐述了唐彪在读书、作文方面的经验和主张,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是一本弥足珍贵、可资借鉴的写作教育论著。《读书作文谱》的价值不只是对作文法的阐述,更在于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涵盖主体建构、训练路径、体式法度等方面内容,且初具规模、独立完整的写作教育体系,值得我们认真地开掘和探释。  一、养性修身、精选熟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际合作的重要性;  2.初步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  3.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理念    1.在体验中交际一注重口语交际的情境性。古人云:“言为心声”。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我通过“十指抬人”这个游戏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默契合作的重要性,产生交际的需要,从而诚恳地去寻求合作,在活动中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与方法,达到乐于合作,默契合作的三维目标。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0 年),杜甫五十岁。历史上这一年并不太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仍然困扰着唐王朝这个老大帝国。  远在成都的杜甫,与战乱中的中原相距遥远,似乎正沉浸在田园交响乐中。“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他所歌咏的,鸟类中有鸬鹚、燕、鸥、莺、黄鹂、凫雏、鹭、鹳鹈、花鸭;昆虫中有蝴蝶、蜻蜓、蜂、蚁;花木中有丁香、丽春、栀子、枇杷、杨柳、荷花、桃、李、桑、松、竹、
“春江水暖鸭先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体验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感受。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亲历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中蕴涵着的情感基调,运用“移情”策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再现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入情入境地体验,在体验中获知,在求知中生情,促进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全面发
《诚实与信任》讲述了 “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深刻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文章语言、描写手法都极为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流淌着人性的光辉,是一篇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好教材。  教学时,我以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推进阅读技能螺旋式发展、提升阅读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模式,从定位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发展阅读素养。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从而实现“以评促学”。  【关键词】阅读素养,过程性评价,《乡土中国》,以评促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
[设计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却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增强感恩之心。  本课设计从整体入手,以“母亲的恩情”为主线,紧紧抓住“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等等感人的重点语句,运用“读——思——议——读”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扎实地进行表达训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