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归一问题”内容解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精准解读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笔者以“归一问题”为例,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抽象、推理、建模进行内容解读以及对应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归一问题;内容解读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史宁中教授认为,设定数学核心素养的依据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其本质就是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
  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归一问题”为例,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内容解读,并由此带来的一些思考。
  图1 人教版“归一问题”教材图
  “归一问题”是指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单位数量是一定的,总量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解答时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通过单位数量乘以数量求总量是“正归一”,再通过总量除以单位数量求数量(如,想一想)是“反归一”。可见,“1”是“归一问题”的关键,是变化情境下的不变量。
  一、抽象:用数学的眼光看“归一问题”,厘清“1”是什么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教材中整体编排解决问题,“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以连续教学的形态呈现且两个例题的编排结构相同。“归一问题”呈现示意图,“归总问题”则呈现抽象程度更高要求的线段图。在前面的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就经历了画示意图或色条图表示已知信息和解决问题,缺乏画线段图的经验。可见,“归一问题”中需着重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提高画图意识,为“归总问题”做好衔接过渡。
  在阅读与理解時,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和问题,而画图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加强指导,突出数学的简洁性,规范学生的画图表征。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画图环节,先提示学生“对于复杂的图形,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然后让学生自主选用圆形、三角形或线段等画图。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可围绕“数学信息完整吗?问题清楚吗?数量之间的关系清楚吗?”进行点评,然后再进行规范画图的示范,强调“同样的碗”该如何表示?借此突出重要因素“1个”,并通过画图理清“1”是单一量,“同样的1”就是“单一量不变”。最后引导学生对比示意图和文字题,突出画图直观、清楚表示出数量关系的优势,强调数形结合的作用,为学生今后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推理:用数学的思维想“归一问题”,找出“1”从哪来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它命题的思维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解答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在学生理解图(题)意的基础上,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有两种:综合法(“由因索果”,由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的)和分析法(“由果索因”,由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的)。学生在以往中解决问题大多采用综合法,教材经常呈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已知的条件求出一个结果。而在“归一问题”中小精灵提示“要求8个碗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引导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这是学生首次尝试运用“分析法”。
  在分析与解答时,学生根据以往综合法的经验,大多从“3个碗18元”的条件入手,直接列出算式“18÷3=6”。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呈现含有多余信息的问题:“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买5个杯子用了20元。买8个同样的杯子,需要多少钱?”并追问“这题中也是先算18÷3=6吗?”让学生感受当问题变得复杂了,需要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通过问题串“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需要先求出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并得出结论:求出“1”就可以求出总量,结合示意图进一步发现“1”藏在“3个碗18元”里,“1”从“多”里来,通过“多”可以求出“1”。从而帮助学生沟通算式、文字信息、示意图三者的联系,归纳总结形成解决问题的通识、通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模:用数学的语言说“归一问题”,理解“1”的作用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教材中在例题“正归一”的求解后,“想一想”中给出了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题目“反归一”问题,巩固刚刚学习运用画图理解题意、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列式计算的解答过程。并在对比“正、反归一”的题型中寻找“归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先求出单一量,丰富“归一问题”的表征,将“归一问题的解决”和“归一模型的建构”有机融为一体。
  “归一问题”的解决是乘除两步运算,“正归一”就是先除后乘,“反归一”就是先除再除,相同之处在于第一步都是通过除法求出“1”。那为什么要先求“1”?需要让学生理解“1”的作用。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引导:“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要先求什么?30元可以买多少个碗,要先求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两个问题都是先求出“一个”,进一步分析“做一做”两个问题,从中发现,都要先求出“一天”。“这类问题很特别,都和1有关,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能很快知道要先求什么。”通过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概括,推理出所有同类型题目的解题过程,建立“归一问题”的求解模型。
  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教师通过专研教材,理解“教什么”和“怎么教”以达到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养。可见,精准解读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不仅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落到实处。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理论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ZQJK02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9):6-7.
  [2]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1):35-37.
  [3]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推行,小学语文朗读模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小学生处在语言水平提升较快的阶段,提高其朗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的问题,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情感表达,才能实现小学生朗读效率和沟通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
【摘要】作为一名21世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以身作则育人,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根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合作、生存、创新、解决问题……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学是很好的载体。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开发更好、更有时代性的数学实践课程,架设融合桥梁,革新学习数学方式,促进更多学生喜爱数学、乐学数学,
本报综合消息今年的春节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让人们猝不及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病源扩散的势头得到阻隔和遏制。同时全国各地展开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一场声势浩大的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打响。疫情有逐步减缓的趋势。人们开始期盼疫情拐点的到来,盼望着复工复学的时间早日到来。但疫情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地走向戛然而止:在国内确诊病例接近零出现的当口,国外疫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新课标的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创新、自主的特点,可以无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理应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并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于农村中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摘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好地在愉快欢乐,积极进取的心态中学习。使学生逐步由“要学”到“学会” 再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有所提高,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实施趣味教学,尝试“激趣导学”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摘要】音标是什么?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一些呆板的符号,怎样使孩子对这些符号产生兴趣?比喻不愧是一种妙法,它赋予音标生命力,使音标生动形象、直观易学,有效地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困惑;启发;比喻;有趣;有效  音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音标就像英语学习的拐杖,它是学生自学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它掌握的好坏,对孩子日后英语学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练习环节。有效的课堂练习,既能让学生掌握新授内容、锻炼才能才干、发展才智才华,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从练习的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设计数学课堂练习题,使数学课堂练习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  数学课堂练习是初中
【摘要】幼儿阅读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多方面拓宽渠道,调动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通过听、说、读、看、写、画等众多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感悟、自主欣赏、教师点拨、活动实践等教学活动,让幼儿潜而默化地对语言信息形成自主地搜集、获取、阅读、内化,从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了探讨
【摘要】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教育家马斯洛)。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维度,剖析学生思维的起始点、激发点、生长点、支撑点以及最高点。  【关键词】英语;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随着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英语学科提出了基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架构。(《课标》2017版)对思维品质的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