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在定理证明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经过高考,师生们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
  二、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高考试题并不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化提高而得到的。
  1、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2、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1、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3、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5、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6、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7、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
  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特别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
新课程改革实施了这么多年,成果确实很多。但通过作者的调查发现:许多偏远县城高中在实施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真不少。我们仅仅从教学目标的实施角度来看,就存在以下主要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  偏远县城中学一般设施有限,生物又是所谓传统的“小学科”,从而导致了许多教师在备课中,仅仅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常常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律采用“三步曲”,(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摘要:网络设备及部件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  关键词:网络 设备 连接 方法    1、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是把网络中的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各种设备的总称,这些设备包括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摘要]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由于引进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一开始广大体育工作者都不太熟悉,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而我们一些研究者却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根据个人的主观理解加以推理、演绎和诠释,并由此引起不同观点的争鸣,因而导致了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认识上的困惑与迷茫。笔者利用学习观摩的机会和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调研,得
图片是展现历史面貌的第一手资料,在历史教科书中,大量图片构成了丰富的视觉材料。综观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图文并茂是其一大特色。结合图片命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读图学史的方法,考查学生正确识读图片和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一、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图片题综述    1.图片呈现的两种主要形式。  (1)背景图片。  以背景图片为载体的试题,一般都配有文字说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做数学”能更加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一、“做数学”要创设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做是学的中心,也
一、分层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以及需求结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分层,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按照特定类型进行分层;第二,目标分层,此点是围绕学生分层来展开的,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教学内容分层,其基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山区学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拨专款建造了实验艺术综合搂,并购置了相应的实验设备。然而新升到初中里来的学生从没接触到实验过,动手能力非常差,同时又对实验充满?好奇心。  第一堂学生实验课《鸡蛋的沉浮》。虽然在课前做过演示,讲过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如搅拌等,但是实验过程却不尽如人意。进入实验室后,大多数同学面对这些简单的器材不知所措。然后是七嘴八舌的相互讨论。由于说话的人多,
有效的教学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里的有效应该是高效的、富有时效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在自身基础上有进步,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富有活力的,课堂是学生展现的舞台,动态生成的精彩。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注重以下三点:    一、预习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因为教学活
设计理念:《哪吒闹海》一课,要求学生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说故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课文,而是要采用形象、有趣的多种“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内化故事语言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有滋有味地说。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人物的形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称霸一方 兴风作浪 “ 等。3、感受并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4、练习按事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