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grand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这就意味着学生将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挖掘学习潜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根据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师生角色的转变、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策略;培养;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主动去学习、获得语言知识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思考、体验、感知的过程。概括而言,自主学习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这四种能力。通过“四学”而获的知识远大于课堂上教师讲授所获得的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习的两个过程获得的:一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二是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但如果学生的知识是通过教师的灌输,而不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那就毫无创新可言。因此,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对本校的高中生进行英语学科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英语学习缺乏自主性;2、学生虽已意识到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有效运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较低;3、学生尽管能互相纠正错误和自己改正错误,但缺乏主动监控英语学习过程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师生角色转变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统一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输送者,而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管理者和引导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真理,勇于实践,而不是单一地让学生接受知识。教师还必须跟学生建立相互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收获者。而学生应该是主动的参与者、独立的思考者、自主的探究者、愉快的合作者和自觉的调控者。
  为了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八组,一组七个人,每组自己选个组长。每隔三天派一组来表演,表演形式、情景、台词、道具由每组学生自己选择。刚开始他们的表演会比较羞涩,形式、情节都比较单调,可是一个月后,他们逐渐自如,情节也变得越来越有趣。其中有一组情节是这样的:两个学生表演两个小贩在高声叫卖自己的东西来吸引顾客,互相批评对方的价格和货物,又有两个学生表演顾客,正不知道要买谁的东西时,工商人员出现了,他们过来没收东西,两个小贩赶快逃跑,整个表演又生动又贴近生活。整个情节的构思、浅显易懂的英文台词都是由学生自己创造构思的。这种活动如能长期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在每一次学生表演完后给予引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对这个过程给予总结评价,指出不足,以便于学生在活动中学到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下一次能更好地完成类似的任务。这样在和谐气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锻炼语言交际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我们在学习Unit1 Friendship这一单元时,可以在班级做一个有关“友谊”的名言名句的比赛,把整个班级分为4组,每组各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写下名言名句。在规定的6分钟时间内,这一组的其他人可以按顺序上前去补充,但是时间一到就必须停笔。有些学生担心自自己这一组比分落后,为了节约时间,都是小跑到黑板前去写句子。最后由全班同学一起来评出哪一组写得最多,哪一组写得最经典。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成分利用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主动去参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学的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发展和交际的场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教师要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利于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学生去参与、思考。
  我曾在学生中举办了一次英语辩论比赛,在筹备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提出了一些辩论的题目写在黑板上。让一组学生挑一个话题,并问其他同学有谁愿意和参赛的学生就这个话题进行辩论,看他们是否有兴趣就这些问题展开辩论。当学生看到“Should teenagers bring Mobile Phone to school or not?”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大家就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再看到“Is making girl friend or boy friend right or wrong?”这个话题时,很多同学都举手要上来讨论,全班气氛非常活跃。“Does a computer hav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 on teenagers?”这个话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问题,学生也非常感兴趣。从这一节课,我们知道是学生们关心的话题成就了口语辩论活动的精彩。我深深体会到,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学生的兴趣,才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
  2.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选修7Unit3Under the sea这一单元时,课文内容是有关于海洋世界。由于我们是沿海城镇,很多学生在海边长大,有拍过许多展现海边生活的照片。在上这一单元时,我特地挑了一些照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有些学生看见自己的照片被挑中,非常兴奋、高兴。接着叫几个学生介绍海边生活和海底世界,学生认为这个是他们日常所熟悉的话题,整个班都踊跃参加。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围绕自己的故乡谈论了很久。可见,内部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动机,因为它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学生一旦对英语学科产生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就会积极地去学习并从中发现乐趣。然而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靠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如以选修7 Unit2Robots里的Warming - up and Listening为例。
  Activityl: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robots.
  任务1:搜集世界上不同书本和电影里有关机器人的信息。可把全班学生分成8小组,要求他们一定要在查找英文资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网址或报刊杂志)的基础上得出英文报告。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并把网络自主学习和班级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任务2:课堂展示。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以英语对话的形式交流自己所收集的信息,并比较两个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完成以下问题。
  Do you know any story,novel or film whose hero is a robot?
  If you do,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What kind of robot would you like to create?
  接着再布置两个任务,让学生完成。
  任务1:Make a list of the purpose of your robot and the abilities you want your robot to have.
  任务2:Draw your robot on a large piece of paper and name its parts and explain what each part does.
  让学生先自主预习,准备一些话题和材料,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不会因为缺乏材料,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就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后就可以布置一些把英语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的任务给学生完成,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事实证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自信都具有一定作用,它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缓解学英语的紧张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挖掘、总结,相信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气、活力,我们的英语就会成为学生愿学、爱学的英语。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启燕,符延军.英语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邱学华.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从人的角度出发,谋求人的发展,重在培养人的生存能力;而中国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为了高成绩、好职业,而非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为其所在的政治服务。  【关键词】教育的价值追求;实效性;语言训练;批判性思维;个别化    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国,挑战与机遇并存、矛盾与合作并存,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进而摩擦不断。所以求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利用写作活动中人的因素,真正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关注学生成长,让作文写作活动充满人文关怀。  体验性作文教学就能够兼顾作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不唯技巧是论,关注学生主体生活,真正让学生用作文“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①。体验,释放了学生个体的表达自由,解开束
期刊
翻开各种教育类报刊杂志,就可知道各式各样关于课改的文章多如牛毛,令人应接不暇。教育部编制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也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那么在学校,我们的老师是否都进行了课改实验?我随堂听了几位中青年老师的课,他们的教龄都在15年左右,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因为是随机听课各位老师都没有作准备,所以,我认为这些老师的行为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对此我从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期刊
【摘要】当教师接手新的班级时,必然会存在“磨合期”。缩短英语教学中的磨合期,必然会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缩短磨合期,提高效益:一、培养情感,创设和谐的氛围;二、研究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三、加强教师交流,调整教学方法;四、重视始业教学,强化学法指导 。  【关键词】磨合;情感;教师;学生;始业    每学年伊始,总会有一批教师接手新的班级,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会或多或少地有些不适
期刊
【摘要】“课改”的精神在课外阅读中也应该得到体现。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心理、适合时代发展的作品,科学地指导阅读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体验、感悟,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写作水平以至整体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帮助他们认识理解社会人生,陶冶情
期刊
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后,往往一个项目包含了多学科知识,仅有初等学历的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狭窄,无法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中,借助“教案”在授课中的功用,编制“学案”进行教学,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形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案”要体现学生的
期刊
【摘要】大脑常产生遗忘,把识记的信息忘记。阅读英语文章需要牢记大量的单词、词组和各门学科知识,也必须掌握和熟练使用语法,但是单词、词组和语法的快速遗忘常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大地影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现象的产生规律,先快后慢到停止。我们根据这一规律,对识记的材料进行初记,及时复习和使用的记忆,大脑就会产生抗遗忘的能力,遗忘就会减少。其二,在识记知识前研究识记材料,发现其规律,
期刊
工学结合模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完成学业。很明显,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这种学习制度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迥异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制度,要保障工学结合的学业成效,就必须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内部规律,构建适应工学结合内在规律与本质要求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
期刊
【摘要】丰富的文化蕴涵使得英语习语含有丰富的文化伴随意义。习语的翻译方法可以分为移植与转换,转换又包括替代和释义。由于很多习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不同甚至相反,习语翻译中要注意避免望文生义。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背景;文化伴随意义;移植;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语言,都含有大量的习语。人类各民族之间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决定人们思维方式相似,但是不同的历史、地理、
期刊
【摘要】数学两极分化严重,为此提优补拐教学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值得倡导。  【关键词】提优补拐;实践思考    数学是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学科,加上学生自身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出现“优生”和“差生”,而且,在复习阶段,这种两极分化可能会更加严重。为此,提优补拐辅导教学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值得研讨。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