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写作充满人文关怀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利用写作活动中人的因素,真正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关注学生成长,让作文写作活动充满人文关怀。
  体验性作文教学就能够兼顾作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不唯技巧是论,关注学生主体生活,真正让学生用作文“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①。体验,释放了学生个体的表达自由,解开束缚学生人性的“虚假”套锁,让写作获得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
  一、体验性作文教学让作文写作获得广阔的书写自由
  当体验性作文教学训练的内容从预设的情境逐渐推衍至学生生活的全部经历,原有对学生写作的所有束缚必定随着这一过程而一步步瓦解,书写经历、书写体验让作文写作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写我生活”,宽广、自由的生活给予学生宽广、自由的体验基础。
  1.学生明确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会了对生活的关注与尊重,学会了对自身的关注与尊重,有利于学生作文主体地位的落实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个心中无我的人怎么能够心中有他人,更何谈胸怀世界;一个从不关注自己真切生活的人,怎么能懂得尊重别人关注社会?所以,体验性作文教学强调要让学生关注、尊重自身的生活,让写作基于生活经验,获得与生活一样宽广的自由度。体验性作文教学首先解决了作文教学的基本问题:写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积郁,发乎性情的自然。”②正从两个围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是作文要直面写作主体的生活,书写真实的生活经历;二是要重视生活体验的表达,以诚恳严肃的态度来写真实的生活体验。当我们明确作文书写的正确对象,引导学生关注其自身生活及生活体验,作文就不再漠视主体生活,而套以假大空的虚言。学生通过自己鲜活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写作,从自己的写作经历中再学习认识生活,学会作文,形成自己对作文的认识;这都必须基于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充分尊重,即学生要尊重自己的生活经验,他的作文主体地位及作用才能被唤起,让写作成为可能。
  作文教学中,当一次“道歉”情境的创设,一次“望、闻、问、切”的亲情体验……生活一步步进入学生写作的视野,学生开始把作文的笔触探入自己的生活,于是出现了一批反映生活的原汁原味的作文,生活的真实经历、真切的感悟借助“体验”之渠清晰地汇入作文。请看这样的片段:
  晚上吃饭时,我注意到父亲的头发中有几根调皮的白发在玩捉迷藏,爸爸老了。我把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手上,好暖和!父亲先是一愣,然后问道:“怎么啦?”我慌乱地回答:“没什么。”父亲握住了我的手,啊,他的手没有了以前的光滑,粗糙,扎人;尤其是右手小拇指断裂的地方,有一种痛传递给了我的手,那是电锯造成的伤害。我感到眼前的东西都模糊了,竟有一滴热热的东西从眼中落了下来,我喊了声:“爸爸!”
  原来世上一些美好的东西即使在外形上有所变化,但那美好的本质是永远不会变化的。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眼下的幸福!(《那双手》)
  从中,我们读到了父亲残缺一指的粗糙后面的温暖和伟大……我们难以想象漠视生活的笔端能够流泻出如此生气勃勃的文字!在这些文字中,小作者对生活的敏感与敬畏之心纤毫毕露。这些细腻而自由的文字流淌着体验性作文教学带给学生的书写自由,写作的过程是再度认识生活的过程,这种认识与表达的书写是愉悦的。
  2.体验性作文教学具有“对话性”,主客体的平等对话机制使学生写作获得与生活中一样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在与生活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广阔的作文空间,作文的写作不仅变得自由,而且成为“对话”中表达体验的自觉需要
  作家陈忠实说过:“写什么在我来看并不是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主要决定于作家自己的体验。”③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体验让学生获得了表达的话语权。体验式作文教学由特定的情境导向广阔的生活,获得了有广度与深度的作文空间;而“体验”本身对具体事件的针对性、独特性又使它紧紧容入到生活事件当中,并随着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完善。作文表达作为体验的外化也应当成为学生自己生活事件的一部分,成为与人交流的需要,成为“精神诉求的需要”④,成为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作文中,学生对于生活及体验任何居高临下的姿态都不会有利于真实体验的表达,学生必须学会平等地看待每一起生活事件及事件中的人物,与事件中的自己或别人、与生活事件本身平等对话。这种“对话”的意识能够在体验性作文训练中逐渐强化成为自觉,对话的自觉又为体验性作文写作提供了体验的坚实基础。这时,作文时学生精神的自由才能够得到保证,作文中才会有生活里的悲、喜、省、悟,作文写作在体验中扎根生活,写作的自由成为可能。
  叶圣陶说作文的写作“从原料讲,要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蔑、卑鄙的态度。”⑤他其实就是强调作文取材于生活,应对生活题材取不高至仰视也不低至轻蔑的客观平等的对话视角,不把作文中的生活神化、抽象化、概念化,但也不把作文中的生活轻浮化、玩世不恭化,以客观平等的交谈者身份介入,挖掘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对话”中思索,在思想中培养学生作文与生活的主体意识,以自由而积极的心态完成作文写作,应对生活事件。
  二、体验性作文教学中作文与生活无缝相接而呈生活化,写作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获得情感表达的自由
  我们还记得1998年四川一高考考场,30人在完成《战胜脆弱》的作文写作中,有20多人“在作文中让自己父母潇洒死一回”,还有人在文中“谎称自己考前惨遭车祸,双腿高位截肢”⑥,如此的虚假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虚假。作家陈中实所说的决定写什么的“自己的体验”在这些作文中一点影子都没有,为分造文,为文造情,一系列的桎梏与造假锁住了真情实感表达的自由,甚至泯灭了学生真实情感。所以,作文写作要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情感的表达才会真实、真挚,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1.写作与生活无缝相接,它因源出生活而真实,感情的表达自然真挚,具有生活化、细节化的特点
  进行体验性作文训练,逐渐让学生形成书写真情体验的习惯,生活化就已经成为作文教学与写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决定了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品质与特点。在《沐浴真情的日子》里,学生描写了这样的情形:父亲坐在床边,翻看“我”的作业并细心讲解,母亲送来洗净削好的苹果却未被及时发现。这是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常景,然而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偶尔抬头就能够看见爸爸那刮得微微透着黑色的下巴粗糙的根根胡茬”、“苹果已经上了一层锈色,微微发黄,褪去了鲜嫩的光泽”、“我咬一口,爸爸也咬一口,清脆的响声里透着香甜”等等的细节,无一不是真情的流露,真情实感表达的自然显现着学生对话生活、关注自我的自觉与自由。
  列夫·托尔斯泰在《感觉·视点·结构》中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结点。”作文写作中作为结点的源于生活的细节让学生获得了表达独特体验的自在之渠,源于生活的细节让情感的表达获得了真实的自由,情感体验的表达生活化、细节化。
  2.感情表达的丰富性是作文写作生活化、重体验的又一特点,它有利于自由地表达生活事件与思想感情碰撞、融合的真正火花
  作文时,如果情感的表达游离生活实际,或经长期训练而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问题以应试,无疑又给学生情感自由表达上了一道枷锁,比如上面所举四川某考场绝大多数作文造假应试的事例足以说明。《战胜脆弱》的文题中“脆弱”涵义丰富,而如此大面积的同材同型作文的出现说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长期脱离学生生活,一味强化应试训练使学生思维趋向单一,感情“体验”不是源于生活,不是从生活事件中捕捉认识,而是从造的“假”中获得表白,丧失了情感的独立性与真实性,这样的“情感”怎么能有生命力,又怎么能够丰富多姿,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书写体验、表达情感的自由与快乐?这是对作文主体生活经历和作者主体地位的巨大漠视,是学生写作时对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极大的不尊重。
  相反,来自生活、书写生活体验的作文会因学生个体与经历的不同,感情体验的不同,而呈现真正的丰采。同样是写亲情,一文父亲手的粗糙与伤残,一文写苹果里那份晶莹、清脆的香甜,它们是那么不同,却又一样打动人心。
  三、体验性作文教学作文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因其及生活的差异性、丰富性让作文写作充满个性,作文成为张扬每一个学生体验生活独特感悟的个性之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指出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此理念的体验性作文教学正是把作文教学开放化、生活化,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建立在学生个体及其体验基础之上的作文写作必然因个体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貌,更加个性化。
  1.体验性写作是对写作主体自我关注意识的培养,是对学生个体自我内在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个性化写作
  体验性作文教学渐次开展,不断拓宽“体验”的面,生活化的作文写作无一不是在引导学生自我关注,在关注中内化生活形成思考感悟,在作文中自主表达。这样自主表达中事与情都是生活的现成,借助笔端形成文字水到渠成;写作时学生的心灵处于相对自主自由的状态,没有刻意的应试框架的限制,没有编事造情的滞塞与虚伪,学生的真实生活、真实性情率真流淌,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背景前,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他们的个性得到涵养,各不相同的作文自然能够一篇篇绽开个性之花,尽显独特的个性风采。
  2.体验性作文教学基于生活的开放态势张扬着学生的个性之帆,在学生书写个性生活与体验的过程中,写作主体的思想更加自主、自由
  体验式作文教学面向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生活,追求的是表达这些个体性生活和个体性生活感悟,这决定了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学生都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作为作文主体的个体生活经验,因此,作文教学和写作的开放性使我们将表现作文主体的个体性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当我们把每一个学生真正看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把每一篇作文的与众不同作为真正的体验与写作的目标,我们就会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开始涵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学生作为作文主体的思想表达才会更加的自主、自由。
  《课标》强调写作要“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打破枷锁的体验性写作让学生获得了巨大的思想空间。面对不同的生活事件与经历,独特的体验体现着思想的个性,经历相同的生活事件或面对同一类主题事件,作文主体独特经验也会使它成为个人独有的作文资源与思想天地。体验性作文教学让学生获得思想的巨大空间与思想自由的同时,也正以学生丰富的个性化特征充实着作文教学本身。
  四、体验性作文教学让学生获得了语言的自由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体验性作文教学通过“体验”解除了作文与生活间的壁障,与生活一样广度的作文空间让学生获得了巨大的写作资源,使他们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思考;有着独特个性的学生主体在书写各自生活与丰富的心灵体验时,语言也获得了自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他们自己决定说什么与怎么说,他们开始自己掌控语言以更好地符合表达的需要。
  自主的话语权使语言的表达不再受制于某种框框或指令,不必再像书写公文一样去记流水帐,使语言呆板;语言对学生主体生活的自主回归使作文的语言真实、灵动、丰富,充满个性。即便面对同一作文题,由于生活与体验的不同,语言也会因人而异,风格迥异,千姿百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展现这每一个独一无二世界的是学生自己,描述每一个多姿多彩世界的语言也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个性、自主与自由,这种语言的自由因循宽广的生活,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培育了个性,让作文写作充满人文关怀。
  
  注释:
  ①语文课程标准.
  ②⑤马智君.生活化作文的理论与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08(4):30.
  ③王永祝.多极表达:让作文教学不在盲目[J].中学语文教学,2008(6):30.
  ④蒋金涛.细节化·生活化·生态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7):29.
  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0):53.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有效的提问,增进师生交流,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  一、注重方式  1.顺问,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  2.反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或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学业水平测试中存在许多不利于信息技术健康发展的问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当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反思;展望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高中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1]《中
期刊
有位教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有位学生就文中贾宝玉的评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贾宝玉分明是个纨绔子弟,多情好色,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在科举制度下离经叛道,也不过如现今的不爱学习的差生对于高考的抵触,当时全班同学都笑了,这位老师也觉得说的偏颇,于是从多方面否定了他的看法。这位同学感到非常尴尬,满脸遗憾的坐下了,而其他同学顿时也变的沉默,为了避免尴尬而不敢轻易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都在思索着怎样向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概念,着重阐述对《EDA技术实用教程》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特点,并提出了进行创新性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措施。对该课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评价,强调了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教学;EDA技术;教学方法    1.引言  目前EDA技术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并且在教学、科研,以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期刊
【摘要】艺术是什么,是艺术哲学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潮流的涌现对传统的艺术及艺术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于是,对艺术的定义问题,成为20世纪艺术哲学或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围绕着这一问题形成的各种关于艺术定义的理论,便成为20世纪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艺术;艺术定义;可能性    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无论对艺术的定义多么复杂而有争议,艺术总是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着。但到
期刊
【摘要】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课后,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后训练的有效性。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就高中化学有效课后训练设计和编制及教学反馈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后训练    面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面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题海应试”方式,迫切
期刊
【摘要】任何人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都在文化之中存在。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并非始自今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对文化的把握离不开对价值及其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人,这种辩证关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社会进步的深刻动力。中华民族文化的出路在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改造。  【关键词】文化;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文化的缺失、各种问题迎面扑来。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蕴藏着高深的智慧和学问。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的这一优势资源,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加强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军校学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军校学员的道德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误区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于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来说,已经成为每人必须面对
期刊
【摘要】美国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从人的角度出发,谋求人的发展,重在培养人的生存能力;而中国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为了高成绩、好职业,而非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为其所在的政治服务。  【关键词】教育的价值追求;实效性;语言训练;批判性思维;个别化    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国,挑战与机遇并存、矛盾与合作并存,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进而摩擦不断。所以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