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用韩国宫廷菜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david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有没有拿得出手的大餐呢,比如说,宫廷菜?有的,韩国人叫它韩定食,即定式的食物,全席。
  歌手陈琳赴韩,韩方某演艺社社长请她吃韩定食,席间忽悠她说,这顿饭,是过去国王才能吃得到的。陈琳这样写:“各式各样的泡菜、香美的锅巴汤、煎鱼、烤小牛排、著名的韩国辣白菜,的确非常好吃。”
  从我的韩定食食用实践看,所谓韩国宫廷菜,真正有分量的,是每人一条两指宽的煎鱼,一块巴掌大的烤牛排,剩下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泡菜。不要小看泡菜,一口气给你搬上来20盘子不重样,那泡菜盛筵的气势,也称得上惊眼球、泣脾胃,十足的王家气派了。
  最满意的一次韩定食,是在雪岳山脚下一家店里吃的。带我去的刘先生与老板娘熟稔。老板娘亲自调配菜肴,亲自摆桌,一本正经地向我们发出警示:按韩定食正统规矩,我给你摆好了盘盘碗碗,吃的过程中绝不可挪动。也还是煎鱼、牛排三色煎、酱汤,然后挤满桌面的泡菜。在这里,吃到了山胡萝卜根,那物件在我老家的山上多的是,汉人不知其味美,每年春季,总有来自外乡的朝鲜族人成群结队来挖掘。在这儿,还第一次吃到了不放辣椒的泡白菜。这不辣的辣白菜之有无,是正宗定食与非定食的重要区别。泡菜样样色鲜味美,你会忍不住在心里批评中国咸菜。
  进食至尾声,需要解释一下陈琳所说的“锅巴汤”。韩定食用小石头锅做饭,一把米煮一锅饭,够一个人的食量。吃完饭,将温水泡进小锅,连锅巴带水一起吃下去,就是锅巴汤,相当于西餐里的饭后甜品加饭后茶,却是不打折的涮锅水。正忙不迭抹汗的当口,老板娘邀我到院里参观她的泡菜缸。大白的月光之下,上百口缸比肩而立,极为壮观。她配合我的拍照时,搂着泡菜缸,那亲昵劲儿,就像揽着刚刚全省联考得了第一名的乖儿子。此店在某年全韩国韩定食大赛中得过头奖。门口的霓虹招牌上,有老板娘手捧奖杯的大幅照片,一脸灿烂。老板娘补充道,本来说好了,是由总统亲自发奖杯的,可是因为总统临时有事,没来成,是文化旅游部长官代总统发的。
  金大中访朝破冰,首日晚餐由韩方预备,吃的就应算是现代宫廷定食。其菜谱已公开,在汉城南山国立剧场一饭店里原样有售。刘先生带我去参观过,太贵,没舍得吃。开席起首是黄瓜膳、鱼膳、三色小麦卷和用虾炝拌的综合前菜料理。其中的前菜料理用虾炝拌,是出于外交考虑。纯正的韩定食,应该用卤虾酱,闻起来是臭一点,却深藏着地道的平民香气。
其他文献
清朝时京城有位厨师,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一有空就捧书阅读,对内容了如指掌,开口说话也常常离不开“三国”里的人和事。  有一天,某王府请这位厨师去烹调寿筵。厨师进房看一看,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王爷问其故,厨师说:“你这里的‘三国’都乱了套,这出戏我无法演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主人莫名其妙,厨师见状,顺口便吟出四句诗来:“刘备求计问孔明,徐庶无奈进曹营。赵云难勒白龙马,孙权上阵乱点兵。”吟罢诗句
崔金泉和范振钰合说过一段相声《选总统》,里面讽刺袁世凯,说他是个土包子,只喜欢吃河南老家的粉蒸肉,以为这是世间最美味的珍馐。事实上袁世凯不但爱吃,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而且会吃。他先后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大多擅长做菜,包括苏菜、天津菜、高丽菜等。  宫廷菜,袁世凯与慈禧的口味一致,基本慈禧爱吃的,他也喜欢,可他又吃得比慈禧要精。有几道宫廷菜经过他的改进,口味愈佳。慈禧爱吃“糯米
在年轻人眼里,中国传统白酒和红葡萄酒分属于传统和现代两端,甚至分属于不健康和健康两极。实际上,五谷和百草酿成的中国传统白酒,远比外来的红葡萄酒更健康。  五谷的甘甜  西南苗寨有一种“窝托罗酒”,其酿造要诀是,用的粮食越多越杂,酒就越香。这正是中国酒的第一个健康密码。  千百年来,中国人以谷物为主食,又以谷物酿酒。甘甜的五谷从餐桌上延续到酒杯中,天然地呵护了中国人的味觉和胃口。古人也发现了酒对人体
中医有个说法叫药食同源。像大米、白面、黄酱、白菜、大蒜、猪肉等等日常吃食,在《本草纲目》里都是作为药物来记载的。用中医的观点看,一碗炸酱面何尝不是一服方剂呢?它同样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一碗炸酱面里,面条当然是“君”。“臣”,是炸酱。酱使炸酱面有味道,有特色,对面起最大的辅助作用。一碗面里只有面和酱能不能吃呢?能。不过,那就成了没有特色的光屁股面,一般人是不爱吃的。要想让一碗面有特色、有
在路边菜摊买茄子,一老妇人也在买,看我专挑粗的茄子,像个不会买菜的人,便热心告诉我要挑细一点的,粗的茄子就老了,里面就有籽了。我谢谢老妇人,并告诉她我就喜欢吃有籽的茄子。老妇人笑着摇摇头,那表情像是看怪物似的:茄子嫩的不吃要吃老的,有这种人吗?我没有说谎,有籽的茄子吃起来更有茄子香呢,我是真的爱吃。  吃莴笋我也和别人不一样。一般人将莴笋买回来,上面的叶子统统剥了扔掉。我偏喜欢吃莴笋叶子,烧烧,炒
酥鱼,与众不同在一个“酥”字。酥好的鱼不仅形状完好如初,鱼肉还鲜滑可口、入口绵嫩,特别是刺、鳍皆化,从头吃到尾,从骨吃到刺,不扎嘴,不卡喉,故取名酥鱼。  永年酥鱼始于何年?是由哪个师傅创造出来的?早已无可考证。如果要给发明酥鱼的人颁奖,我想得奖的是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把捕到的大鱼卖出去挣钱,小鱼才舍得自己留下。小鱼挑鱼刺不仅费劲,也挑不干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某个聪明的吃货某一天突然灵光一闪,
从我记事起,父亲几乎每晚都要喝二两白酒,不多也不少,总是那个量。一个人慢慢地喝着,慢慢地与家人说话,话越多,酒兴越好。他一喝常是一两个小时,也许会更长。  我年少时总认为这样喝太浪费时间,但伴随阅历增长,渐渐认同了这种喝法,觉得这其实是一种闲情逸致,时间越闲,心境越宽,便越有味。  对父亲而言,喝酒仿佛不必有菜,而且能喝得使旁观者看来也津津有味。平常下酒,一盘炸果仁或是一个咸鸭蛋就可以,那么从容不
中国是产醋大国,各地有各地的醋,品种相当可观;同时,中国又是醋的强国,我们能够酿制出质量优良的产品,拿到任何地方去比都毫不逊色。由此也让人们产生一个错觉,既然中国的醋力压群雄,那么就没有对手了。应该说,大致如此,却有例外,比如意大利的巴萨米克醋。  巴萨米克醋,一种在欧洲被视为奇珍的醋。珍贵到什么程度?比如,装这醋的瓶子是特制的,它可以精确地倒出每一滴传统的巴萨米克醋,绝不会浪费。  还有一个例子
杀完年猪,主妇们腌腊肉时发现一个秘密:腊肉的骨头不再坚韧无比,很多骨头用刀可以切开,煮熟之后很容易咬碎,还可以吸食骨头的有效成分。最后明白这是盐的功劳。  主妇们把骨头全部清理出来,给自己的男人交代一个任务:用斧头砍碎骨头。男人搬来厚厚的砧板,放在平坦的地上,用筛子端来剔得干干净净的骨头,磨好斧头。锋利的斧头很容易就把骨头砍碎,再切几坨瘦肉和几坨肥肉放在骨头上,把砍碎的骨头拌在一起,连着肉剁,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