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基础教育强调的重点就是对小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这与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那么如何在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我们应该重视美术教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侧重点,将教育精力投放到美术教育的能力培养上面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我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不可缺少的,是新一代社會发展机遇面前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挑担者,肩负着祖国未来能否繁荣长久地发展下去的重任。因此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要时刻牢记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完成此目的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对教学进行实践反思并找到一条能够更高效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的路。小学美术是小学生的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与综合发展能力,充分挖掘系小学生的艺术潜能,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健康均衡发展。
  一、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己表演,完全不顾及台下学生的感受,甚至自说自话,自问自答。学生的作用在课堂上被完全忽视,教学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而已。
  (一) 忽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堂多是有教师临摹演示与学生临摹组成,偶有学生进行自己创作,但这样的机会在宝贵的课堂时间里少之又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得不到有效地锻炼与培养。美术本来就是一门锻炼人的动手实践与创新思维的学科,美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灵感与思维加工,再加上巧夺天工的双手进行绘制成实物,这样一个创造的过程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美术家。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小美术家们进行模仿训练与思维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就会逐渐减弱,还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 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都与教育模式观念等密切相关。教师一味墨守成规,使用传统用的保守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自己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手段都接受无能,更何况是在自己的教育指导下的小学生呢?创新的源泉都没有,谈何发展。
  二、 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 更新教育理念
  由于国人的拖延性等思想囚笼,要想治好疮疤,就必须连血带肉一起剜下来,这样才能使新肉得以生长。基础教育要向改革就必须敢于舍弃,舍弃旧的所有累赘,轻装上阵,这样才能使教育面貌改头换面。教师要敢于突破教学的常规思维与自己的教学常规理念,积极根据小学生个性差异开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尊重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冒出来的新奇想法,并及时予以鼓励与肯定,使其收获教学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新型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要求。教师要对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理念深刻解读并积极践行,努力实现小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有着无法分割的互相促进的影响作用。假若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那么他就不会去认真听教师讲美术作品的知识,也不会去练习美术作业,更不会去为了美术浪费脑细胞进行创新,因为没有了兴趣,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计的主导性来设计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散与思想境界的开阔,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这样,创新就会伴随着思维的活跃被激发出来了。
  (三) 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理念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发现、讨论的自由教学环境,通过自由的氛围将小学生的思想解放出来,使其思维得以自由翱翔。教师再通过适当的教学启发与教学指导,将自己的教学地位与学生的学习地位拉到同一条线上,并可以转换角色定位,将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教师只负责着课堂的整体导向就可以了。
  在学生完成教师规定的教学任务后,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予以评价,但这个评价一定要注意正面激励性而不是一味挑刺批评,打击学生的自信与自尊,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以正面评价为主的客观评价才是小学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教学的有效保护学生的创新自信的评价方式。
  (四)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的,也不是小学生一个人的想法就可以拥有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势力共同影响来形成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结合了态度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观念创新等多种创新的综合能力。需要家校联合、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共同努力来为学生真真切切的打造出一个创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的推动下,是小学生自发主动的地进行创新实践,自觉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的最主要的教育特点与教育重点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尊重学生的性格、爱好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情愉悦,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放下心中所抑,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特立独行,创造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三、 结语
  创新对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小学素质教育培养新社会的人民能够拥有较高的创新素质,使其能够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做贡献。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关系到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的发展前途与国家的未来的发展基础,因此要将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去做。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从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抓起,在课堂中渗透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创新未来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戚卫丹.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策略的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2(10).
  [2]张军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作者简介:
  杨敏,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高考历史全国卷Ⅰ试题一贯延续其厚重、稳健的特点,稳中求变,力求变化幅度“温柔”,渐渐形成全国卷Ⅰ的命题规律。为了摸清规律,一线教师积极研究高考真题,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的解题“套路”,帮助考生复习迎考。然而,笔者通过对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试题的分析,认为该卷出现多处“反套路”的表现。下面笔者就不揣浅陋,就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中“反套路”的表现作一初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与时俱进,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关教育者也在不断研发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翻转课堂就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高校英语作为一个重点学科而言,探究其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将针对翻转课堂支撑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英语;教学  英语学科的重要意义已经广为人知,而且作为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而言,
摘要:初等几何有史2300多年来一直认定相互平行且距离为0的直线必重合从而有直线公(定)理,进而断定:等长的直线段必合同。然而集合、几何起码常识及区间概念凸显此“初等几何起码常识”其实是将无穷多各异直线(段)误为同一直线(段)的“以井代天”的2300年“井底蛙”误区。判断两点集是否≌的全新方法让中学生也能一下子认识3千年都无人能识的伪二重、伪≌直线段,进而认识初等数学有一系列搞错函数的值域的几百年
摘 要:当前的语文课堂,“满堂灌”“一言堂”的情况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世界逐渐进入了冬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进行了“自育自学”模式的尝试,经过这一年来的观课、议课,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确把时间交给了学生,但是却没有深入解读教材,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起到“诱发”的作用,而是根据“自育自学”的模板生搬硬套,导致课堂学习不深入,学生思考不深刻。  关键词:自主学习;留白;对白;补
摘 要:良好的班风能带动学风,促进班级凝聚力。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建设。  关键词:班干部;班风;沟通;抗挫折;理性发言  一、 案例背景  初入大学,部分大一学生对丰富的大学生活往往会表现出迷茫,无从适应。大一学生干部在没有系统的培训下,
摘 要: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有效提问是教学的核心,对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启迪他们的逻辑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更要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提问  一、 引言  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
摘要: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其关系对其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具体教育案例,探讨如何引导初中生逐渐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学会客观评价他人和自我,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关键词:人际冲突;个性案例;引导化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更加成熟,考虑问题的方式及自身的需求都产生了变化。比如交友可能有很强的目的性、选择性。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人际交往
摘要:探究是持续人的一生的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知识建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大趋势,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但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学习行为作为监控对象,自我设计、实施、修正,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相对独
摘要:本文尝试用思维导图的设计方式,以思维的逻辑和流程作为线索组织教师备课时候的思路。以“世界分区·拉丁美洲”为例展现该种教学设计过程和板书设计,并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让教学设计表达方式多样、形成过程简洁、课堂效果生动创新,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提出对该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教学设计;区域地理  一、 背景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东尼·伯
摘 要:“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2018年考纲所规定的重要内容。全国卷涉及该考点的试题有:2017年全国Ⅰ卷的24题,2016年全国Ⅱ卷24题,2014年全国Ⅱ卷24题,2013年全国Ⅰ卷24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4题。可见,这一考点属于全国卷比较热的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内容不多,就是两个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看似较容易。但王国维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