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区域地理教学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尝试用思维导图的设计方式,以思维的逻辑和流程作为线索组织教师备课时候的思路。以“世界分区·拉丁美洲”为例展现该种教学设计过程和板书设计,并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让教学设计表达方式多样、形成过程简洁、课堂效果生动创新,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提出对该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教学设计;区域地理
  一、 背景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东尼·伯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基于人脑放思维方式和模拟工具,以图像作为表现方式表现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是靠形象思维和放射性思维来思考,这意味着思维时从一个中心发散出多个分支,分支下面延伸新的分支,用不同的颜色、线条、符号、语言和图像来突出思维内容和层次,让思维“可视”,知识直观形象。这种思维方式符合地理的认知结构。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特别是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凸显的是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在一定的区域内展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要素、現象、原理和规律。要求学生具有运用地图的能力,读图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填图落实域区域相关的地理要素。要求学生具有评价区域的能力,能综合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追究成因、推断结果,预测未来影响,并能组织表达。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的功能与区域地理的知识内容、地理知识的组织相契合。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师在准备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顾及多个方面,要顾及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情境、教材等各方面。这就非常需要发散性思维,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多种因素,区域地理的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区域的综合性。
  所以尝试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设计,看两者相撞能否让教学设计擦出新的火花,这里笔者以思维导图形式的《世界分区·拉丁美洲》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环节为例,用思维导图呈现新的教学设计方式,探索这种方式写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二、 《世界分区·拉丁美洲》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该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考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难点、学情、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及反思。其中重点放在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体现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板书设计体现思维导图的简洁性和发散性。
  此次教学设计思维导图的工具是用iMindMap 9。这是一种数字思维模式软件,也是设计思维导图的时候常用的工具。图1为《世界分区·拉丁美洲》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图2为该教学设计的板书设计。
  三、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的优点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优点,对比传统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呈现如下优势。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传统教学设计主要是语言叙述表达。用大段的语言文字详细呈现逻辑,相当于大脑中的思维经过二次转换,一般是线性的,单向的,且仅有一种颜色,一种文字感官,通常是按照课本纲目进行罗列。思维导图教学设计表达方式包括关键词文字、线条、图形、符号、表格,可以有多种颜色,多种图形组合,创造多种形式的呈现形式,充分发挥大脑的左右脑思维特点,让教学设计多元化、多方向、图文并茂,更具有创造性。
  形成过程简洁效率。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缩减文字,减少思维二次转换,直接呈现思维的最初原貌,将大段文字缩减成关键词,突出了知识的重点,一目了然,节约记忆相关词、寻找关键词的时间,思维导图采用多层级多分支的组织,让思维具有层次感,便于记忆和查找,发散性的组织结构也又利于内容的增减,随时根据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内容的详略程度。
  课堂效果生动创新。不光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是发散性思维,课堂教学围绕着中心主题“拉丁美洲”也具有发散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化被动为主动,师生双向交流,板书设计也是发散性思维,这让学生可以有效地以图的形式对资源和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区域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世界地理加上中国地理有很多个区域,教师要是每个区域都教学,时间上不允许,效果上学生会对只是不同但教学形式单一的区域地理感到无趣和厌倦,思维导图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长此以往,学生可以形成自己在学习地理方面的方法,脱离教师的引导,整理出个人的学习思路,这种学生自己形成的方法,往往比教师教学的效果更好。
  四、 对思维导图进行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的思考
  思维导图虽然有各种优点,但是它也存在它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的教学用思维导图这种工具都是最好的教学方式,笔者曾尝试用思维导图用于其他章节的教学,但是效果比较一般,综合下来,在区域地理的学习方面用思维导图比较好推广。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这种方式感到新颖有趣,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很好。然而,一次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的实施并不能有效的实现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想要让学生根本上掌握需要教师多次进行强化,学生根本上扭转自己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东尼·伯赞著,李思译.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作家出版社,1999.
  [2]陈丽娟.基于思维导图的地理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4):4-8.
  作者简介:
  雷灿,二级教师,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市清华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素养是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新课改背景下,特别是“三维”目标的提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中学政治课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素养成为该课程能否有效发挥思政教育阵地优势,提升青年学生政治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政治;教学素养  一、 教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意义  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
摘 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解题步骤的规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类比等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录;性质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菱形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2.2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性质的学习既是对前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知识的
摘 要:近年来,高考历史全国卷Ⅰ试题一贯延续其厚重、稳健的特点,稳中求变,力求变化幅度“温柔”,渐渐形成全国卷Ⅰ的命题规律。为了摸清规律,一线教师积极研究高考真题,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的解题“套路”,帮助考生复习迎考。然而,笔者通过对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试题的分析,认为该卷出现多处“反套路”的表现。下面笔者就不揣浅陋,就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中“反套路”的表现作一初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与时俱进,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关教育者也在不断研发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翻转课堂就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高校英语作为一个重点学科而言,探究其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将针对翻转课堂支撑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英语;教学  英语学科的重要意义已经广为人知,而且作为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而言,
摘要:初等几何有史2300多年来一直认定相互平行且距离为0的直线必重合从而有直线公(定)理,进而断定:等长的直线段必合同。然而集合、几何起码常识及区间概念凸显此“初等几何起码常识”其实是将无穷多各异直线(段)误为同一直线(段)的“以井代天”的2300年“井底蛙”误区。判断两点集是否≌的全新方法让中学生也能一下子认识3千年都无人能识的伪二重、伪≌直线段,进而认识初等数学有一系列搞错函数的值域的几百年
摘 要:当前的语文课堂,“满堂灌”“一言堂”的情况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世界逐渐进入了冬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进行了“自育自学”模式的尝试,经过这一年来的观课、议课,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确把时间交给了学生,但是却没有深入解读教材,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起到“诱发”的作用,而是根据“自育自学”的模板生搬硬套,导致课堂学习不深入,学生思考不深刻。  关键词:自主学习;留白;对白;补
摘 要:良好的班风能带动学风,促进班级凝聚力。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建设。  关键词:班干部;班风;沟通;抗挫折;理性发言  一、 案例背景  初入大学,部分大一学生对丰富的大学生活往往会表现出迷茫,无从适应。大一学生干部在没有系统的培训下,
摘 要: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有效提问是教学的核心,对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启迪他们的逻辑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更要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提问  一、 引言  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
摘要: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其关系对其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具体教育案例,探讨如何引导初中生逐渐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学会客观评价他人和自我,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关键词:人际冲突;个性案例;引导化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更加成熟,考虑问题的方式及自身的需求都产生了变化。比如交友可能有很强的目的性、选择性。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人际交往
摘要:探究是持续人的一生的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知识建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大趋势,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但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学习行为作为监控对象,自我设计、实施、修正,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相对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