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诗词教学焕发生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k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甚至一些“专家”认为小学诗词教学,只要大体了解诗的意思,读读背背就行了,重在积累。这导致了诗词的教学基本上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课堂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字词句解释教学方式,然后提炼出一个主题,最后让孩子当堂能背诵。 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清晰、高效,但诗歌类教学课堂有模式化的倾向,我们的诗词教育甚至有时完全走向了诗词的反面,最能体现语言文化精华的诗词,在教学中显得单薄、苍白。如何让诗词教学焕发特有的生机,丰满地伫立在语文的课堂上呢?
   一、意境,诗歌审美的落脚点
  叶圣陶曾言:“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词,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 诗的意境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最能体现出诗词艺术特征的是意境。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枫桥夜泊》时是这样带领学生体会“愁眠”的:
  师:因为“愁眠”他看到了什么?按照诗的顺序来说。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月落 江枫 渔火。
  师:想象画面:月亮西沉,天地一片朦胧。秋风瑟瑟吹过,你看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那是枫树,那是枫林,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一片怎样的枫树。
  生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情绪。
  师:暗夜中,突然响起了什么?
  生:乌啼、钟声。
  师:此时,作者的身体有些异样的感觉?
  师:霜不可能满天,是否张继写错了呢?“霜”带给你什么感觉?(冷)
  生:冷的是他的身,更冷的是他的心。
  师:这景那景层层包围着谁?层层围绕着谁? 伴随着谁?
  王老师抓住意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把生成意象与体验意境作为主要的抓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觉是最为重要的。诗歌中的景物——月落、江枫、渔火、霜形成了一个意象群,愁思包着着诗人,透过诗的符码萦绕着孩子,于是课堂上的孩子一声声叹息,愁啊——真是愁。
  二、想象,诗歌阅读的游戏
  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对于儿童来说, 想象就是一种游戏。阅读诗词其实就是在积极地培育想象力,使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特级教师窦桂梅《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堪称想象教学的典范:
  师:所以人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情不自禁地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嗳,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画面?讲给我们听,我们一起和你分享。
  生:我看到了一个大儿子耕种。中儿——
  师:哦!首先先说一幅画。看见了是谁?大儿锄豆溪东。哦,大儿锄豆溪东,仔细观察这幅画,嗨,看他的样子,我们送他一首《锄禾》诗吧!
  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多么勤劳的大儿子哟!谢谢你哟!谁再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二儿正在织鸡笼。
  师:哦,织鸡笼。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你说的二儿就是诗中说的——
  生:中儿。
  师:请你大胆地想象,他为什么要织鸡笼啊?
   生:……
  师:可以这样表达,心情都是一样的。他理解中儿。所以你瞧瞧这中儿哦,他织鸡笼织得多么地——
  生:辛苦。
  师:哎哟,不仅仅辛苦,看他的表情,也是乐在——
  生:心里。
  诗句的想象主要来自教师的启发。诗中含情,诗中有画,通过想象听其声,观其形,体其情,学生审美情感驱使想象从表象深入其中的意蕴,创造了融合意、情、象三者为一体的意象群。在想象的游戏里,儿童的心和诗情能够一起放飞。
  三、品字,在诗的语言上驻足
  中国的诗词语言凝练,字字珠玑。 “春风有绿江南岸”中关于“绿”字的揣摩已经成为佳话。“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主张从诗词欣赏中培养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字的把玩中触摸诗歌的温度,体味诗词精妙。我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抓住了“一枝”进行品读:
  师:既然“一”相对于“满”,红杏越多不更能说明春色满园吗?让我们把这句改一下。
  生:“数”枝红杏出墙来。
  生:“十”枝红杏出墙来。
  师:那十枝、百枝更能说明满园的春色啊,干吗就这一枝?
  生:我觉得这一枝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想到园内盎然的春意。
  生:一枝,能更加体现出它的特别之处。它就是一位勤劳的春的信使,提醒我们春姑娘来了,可以睁大眼睛来欣赏美景了。
  师:你也有一颗诗心呢!唐朝有个诗人叫齐己,写梅花“前春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的朋友郑谷笑说,不要“数枝”,“一枝”就够了。“一枝”是早春,而且是“我”第一个发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喜悦,更加形象。在这里,《游园不值》“一枝”写出了——
  生:写出了早春,一枝杏花开了,就看到了春天,写出了发现“一枝红杏”之后的兴奋、激动。
  这样改的过程就是带学生品读的过程,在这样品读过程中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学生的语感在品字中提升。
  综上所述,如果说诗是真正的天籁,那么,诵读就是虔诚的皈依。诗词写作讲究格律,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借助平仄的变化感受诗的跳动震荡的节奏,借助双声、叠韵、叠音以及韵脚体会诗词回环的旋律美。诗是诗人心灵之壁上发出的隐秘回响,具有某种自然的节奏与旋律,类似音乐的表现。让诗词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而是对诗作为一种完整形式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公路建设蓬勃发展,软土地基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浅层软土地基破坏原因、处理方案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要以文本为中介,与文本有效对话,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完成相应的语言训练任务。“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批注,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是一种研究文本愉快的阅读方法,也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我们在教学
手掌烘眼在桌前舒适地坐好,闭上眼睛,将双肘支于桌上。掌心相对搓20秒左右,然后将双手轻轻覆于双眼上,勿压;保持背部、颈部直立、勿低头。每天做两次,每次10分钟。
高职英语口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所限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口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尝试找出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基础.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在课程中的地位、合理调整课程结构、提升师资力量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性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语阅读教学注重人文性出现了“过头”的现象。于是,大部分老师都感觉到阅读教学需要回归本真,要减少人文性,加强工具性。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不能单谈回归、简化、增加……应“加”“减”统筹,全盘考虑。    一、减少知识传授,增加方法指导  在现在的阅读课中,语文知识传授过多,方法指导不够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有一位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在理解字词这一环节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然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单调、机械、生硬的朗读指导方法,又常常使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大大削弱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笔者认为,朗读是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教师应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朗读。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感知,启动情感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对合肥市社区体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获取该城市群众体育现状、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经费、场地设施、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等调查资
在分析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达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共赢发展.
语文教学应该充满诗情画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师生、生生通过互动进行创造性的诵读、体验、感悟和品味,从而突破难点,训练语言,润泽身心,陶冶性情。《五彩池》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