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的、反常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讲解,学生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诗歌的艺术魅力,鉴赏则无从谈起;讲解过多,诗歌往往支离破碎,诗意全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要重诵读
  
  诗歌离不开朗读,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可以以有声的语言再现诗的意境。朗读是成功地领悟诗歌的前提。课堂上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诵读,教师要示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情感上感染学生。而且还要做好重音、停顿、变调等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例如在朗读《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时,要重读“美丽”“错误”“不是”“过客”,并以沉缓、深情的语调读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的效果。又如读《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时,既要突出重音,又要做到声断气连,充分表现出诗人的憎恶、怨恨之情。
  
  2.要寻诗眼
  
  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灵魂。诗眼往往是诗歌中集中表达作者情感、理趣的词句。例如穆旦的《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句在诗中出现了多次。作者饱蘸血泪描绘了“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低压”的“暗云”,“佝偻”的人民。这个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因精神缺“钙”而“佝偻”的中华民族,终于放下了“锄头”,把反抗精神“溶进死亡里”,所以说把握住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句诗,就能把握住该诗的情感方向。
  
  3.要抓意象
  
  诗是形象的艺术。古人作诗讲究“立象以达意”,现当代诗歌亦如此。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客观生活中物象的简单重复,它是经过诗人审美再创造的,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浸染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寄寓着诗人的情趣意志。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体会其隐性意义,借此窥见诗歌的内蕴,洞察诗人的独特情怀。例如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首诗中的“礁石”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诗人不向命运低头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作者赋予普通礁石以全新的思想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4.要品意境
  
  所谓意境,是诗人创造的再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景物的完美融合。只有进入诗歌意境,才能切实领悟诗意,获得美感。体会意境的方法就是根据诗中描写的景物,通过想象再现画面,抓住文中反常乖悖的诗句解读诗人独具的匠心。如读张新泉的《渔人》一诗,以前两小节为例:“渔人/你撒出的渔网/是河上最圆的朝日/鱼群向你游来/你年轻的身影/漫江流淌/年年桃花水/桃林在岸/桃花开在你船旁//渔人/你划桨的姿势与生俱来/男左女右。篝火在左。酒碗在左/右边的织网女/是你永世的新娘。”诗中一些色彩鲜明的景象:朝日、桃花、鱼群、漫江、永世的新娘,创造出了一种祥和温馨的意境。在这样的意境氛围中,渔人变成了鱼儿及其家园的守护神,渔网变成了鱼群的游乐宫。诗人借这幅安乐宁静的生活图景,寄寓了对现实社会的许多忧思与期望。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术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术。结果:46例获得阳性结果,恶性肿瘤31例,胸膜结核15例,慢性炎症9例。结论:经皮胸膜活检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穿刺阳性率高,并发症少。
摘 要 通过对1例智残患者的护理,学习总结了相关智残知识及特点,针对其特点对智残患者给予合适的护理:以诱导性护理提高患者兴趣;劝导性护理让患者情绪稳定;鼓励性护理让患者信任护士;强制性护理为了患者的康复;一般护理让患者全方位都得到重视,从而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关键词 弱智患者 安全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68    病历资料  患者,
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天,“作文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教师和学生。郑友霄和章国华的《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学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政策的推行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如果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实施政策所需的资源,而且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所以我们认为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的,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教材、参考书、习题册等显性资源,这是对课程资源的狭隘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8.076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藏族7例,汉族8例。年龄14~31岁,平均年龄26岁,其中右侧9例,左侧6例,致伤原因骑马跌倒6例,骑摩托车伤5例,运动伤4例,其中有8例伴有环状韧带断裂,有9例合并肘关节脱位尺骨鹰嘴骨折,5例合并尺侧副韧带损伤,6例合
曾读题为“读己”的经典散文,其中有这么一句:“反复阅读自己,满面汗颜之后,答案则从朦胧变得清晰。”近阅小说名作《美食家》,里面又有这样的句子:“当叫花子呼啦一声散开而把我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研究和利用教学中的体态语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体态语言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呢?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表情  在课堂教学中,表情主要指教师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复杂多样的面部表情为课堂提供了表情达意的辅助工具。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恐、惊等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起着
目的对大叶千斤拔、宽叶千斤拔、腺毛千斤拔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分析,并对三种千斤拔进行薄层鉴别,为找寻千斤拔的替代使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参考文献采用经典理化鉴定方法
摘 要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1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部分患者行回肠插管造口,观察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结果:肿瘤Ducks A期和B期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比率为5.8%,Ducks C期和D期术后吻合口瘘的比率为18.0%,行回肠插管造口术的Ducks C期和D期术后吻合口瘘的比率为5.4%,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两者亦差异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那么。应该怎样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