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讲解语言的艺术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zk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湛的讲解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专心致志,开动脑筋,聚精会神地听讲,同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随着教师讲课的“旋律”,弹奏出知识的“交响曲”。教师的语言幽默,富有亲和力,会使学生增强向师性,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相反,当教师语言过激,或在讲解时表达不清,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一、语言要准确精炼,通俗易懂
  
  把复杂的、抽象的技术用最精炼的学科术语、用最短的时间,把技术动作的概念、方法、活动过程及注意事项,用通俗的语言讲明白,使学生一听就懂,利于记忆与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如在“排球垫球”教学中,可把技术动作归纳成:“一插、二夹、三抬臂”;在教授“篮球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时,把它编成口诀,即“一大、二小、三高跳”。采用这些形象生动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易记、易体会,又能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语气温和,生动形象
  
  讲解中教师要抛弃“法官式”形象,言语不要过于生硬,要有亲和力,这样学生更乐意接受,师生间易于建立友好关系,同时要把抽象的技术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问题。生动形象的描绘:如在阐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时可这样表述:“兩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兔向前蹦,两手撑垫伸变屈,团身象球快滚动”。还可以把抽象东西作恰当比喻。如术语“超越器械”可喻成“拉满弓”,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动作。
  
  三、语调要昂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和说话的快慢要适度
  
  讲解的语调节奏至关重要。讲解时,语调要快、慢、高、低相结合,要有快有慢,要有高有低,这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良好的语调更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有效统一,一般来说,重点内容声音要提高以引起学生重视,如持实心球的技术要领:“手指自然张开,两拇指和两食指成‘八’字”,“八”字就应该用重音且慢速讲解。但有时低沉的声音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讲解的语言应该规范,同时,又力求语言精练、生动并富于表情,使课堂即严肃又生动。注意以通过语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恰到好处。
  
  四、讲解要言简意赅
  
  讲解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要突出重点和关键,深入涟出,生动活泼,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讲解的艺术性、教师要多动脑筋,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如采用口诀、术语、比喻等方法进行讲解。简单明了的口诀应用:在动作连续快速的短促时间内,教师为了督促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可用简单的单字来提示学生。如推铅球的动作口诀:蹬、送、转、挺、顶、推、拨,或是为学生更快掌握和牢记要领,可用简单明了的口诀说明。如骑撑前回环口诀:举腿前跨、直体前倒、送髋抬体、翻腕下压。这类口诀的应用要求切合动作的正确要领,且让学生明白口诀所指意思,正确应用从而提高效果
  
  五、语言要有诱导性,中肯的评价与激励同在
  
  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诱导性,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语言的提示启发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此外,在练习中教师不应给予学生太多的迎合与顺从,应给学生中肯的语言评价,同时还应在讲解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性和激励性语言。
  
  六、语言的趣味性
  
  要想完成好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讲课必须有趣味性,教师把话讲得生动活泼,新鲜有趣,避免千篇一律,以增加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在跳马练习时用“身轻似燕”、落地时用“稳如泰山”等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动作质量的追求。再如我国武术用语,就非常生动形象。如长拳要求:“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等,总之,我们祖国语言十分丰富多彩,完全可供我们选择运用。
  
  最后,讲解要与肢体言语相结合。要注意运用手势、眼神、身体来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而言之,有声语言丰富多彩,肢体语言千姿百态,书面语言逻辑严谨,哨音语言生动独特。体育教学语言正是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具有四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其他文献
昨天的数学教研活动后,很多教师都在叫苦。现在学生厌学情绪相当严重,这是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造成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终归还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他是人一种潜在的素质,他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共同特点:意志薄弱,不愿吃苦;学习成绩差,缺乏学习欲望。有的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不良习气严重。他们所占比例虽小,但若不及时教育或方法欠佳,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后进生的情况,把他们的转化工作当成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长抓不
前几周参加了乐清市教研组长的培训,听了几堂综合课;其中有一堂八小老师上的音乐课让我找到了融和的美感,课题叫做《金孔雀》,这是一堂很成功,环节设计的很精密的课,课堂中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师生一起听着金孔雀的音乐舞动着自创的肢体语言;看着孩子那灵动的舞姿,活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孔雀,我忽然被触动了。如果我将这个环节放在我的那堂《美丽的孔雀》中,那么,让我头痛不以的难点不就会在学生自主的模仿孔雀动作时迎刃而解。
摘要:电子文件的大量普及,对传统文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不仅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档案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其真实性研究是关键问题,更是电子文件能否如实反映高校工作的难点所在,更是电子文件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电子文件 真实性 证据 可采性     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电子文件的生成量已经非常可观,电子文件已经作为档案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档
人类已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世纪。强大的国力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要靠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课题。可以说,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创新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新力的最根本的素质。在我担任近30年的初中数学实践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   著名心
提要:“知识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人们精神的沦丧”,还是“时代的迫切要求”,都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根本与关键:教育的优先发展。然而,当下的教育,意义早就被肢解。惟有转变教育观念,使教育由“隐形”到“显性”,走素质教育之路,教育才有希望。  关键词:教育 发展 途径    面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世俗化”,面对工业经济日趋缓慢的步伐和知识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科教兴国”
议论文因为四平八稳,给不少学生一种错感,就是不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实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如虎添翼,从而才能拿下高分甚至满分。那么,可以在那些部分运用那些修辞手法呢?  一、 开头、结尾部分  比喻,排比,对比,引用等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当然好的结尾也为文章画上圆满的句号。所以训练议论文时,多花点时间训练开头结尾是必要的,其方法很多,而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常运用比喻,排比
【摘 要】散文因其文体自由,篇幅适当,意境优美而最适宜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巧用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不同创作技巧构成了散文意境美。不同散文作家的风格体现了多种多样的散文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 普遍性 美学意义 构成 创造风格  中国古典文学常主张借外物或铺陈一种气氛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或反衬主观情绪,这就涉及到如何表达和表现这种主观情绪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我认为是意境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语言学习和情感因素关系密切,而情感因素中的兴趣又与学习的效果密切相关。浓厚的兴趣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格林纳的调查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3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25%。那么如何
【摘 要】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时期,初一是中学生活的起始阶段,更是重中之重,做好这个时期的思想教育,对他們整个中学阶段的成长十分重要。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初一开头不适应新学校生活,留下一些问题,从而造成后面的学习困难。  【关键词】教学方法 学习习惯 培养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现在这个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