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一年级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介绍
  小泽是班上一个小男生,样子有点萌,聪明爱动。他上课总不会好好坐着,作业书写马虎,书桌上的东西乱得很,爱玩自己的小玩具,或跟同学说话,教师或同学提醒他,他也不理会,继续自己的活动。有时还故意顶撞教师,口头禅就是“我就要这样做!”很多教师都拿他没辙。有一次上语文课,他把几把尺子用橡皮绑起来成了一架“战斗机”,边玩嘴里边配上“噗噗噗噗”的声音。笔者过去轻轻敲了敲他的桌面,提醒他不要玩,把东西收起来。他还大声说:“我就要这样做!这是昨晚我在手机上玩过的游戏!”惹得全班哄堂大笑。笔者一气之下,把他的玩具没收了。下一节的语文课上,他还故意用拿手机打游戏的姿势那样拿着笔盒在玩,眼睛还看着笔者,一脸的挑衅。笔者故意不看他,冷处理。结果他举得更高,左摇右摆,故意让笔者看到。
  笔者约见家长了解情况,笔者发现要是他的妈妈来跟笔者聊,他是一副没所谓的态度;可要是他的爸爸来学校见笔者,他立马一副很乖很听话的样子,不管说什么,都回答“哦,好的,我知道了。”语气诚恳、态度谦虚。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让所有教师都惊讶。
  二、案例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可爱,还是处于很依赖教师,很喜欢亲近教师,很听教师的话的阶段,对教师的批评学生会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教师不喜欢自己了。所以,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哄,爱听教师的表扬。很多家长都说:“你们老师说一句,顶我们家长说十句。”像小泽脾气那么倔,不听教师的话还处处顶撞的,确实少见。经过笔者多方面的观察,跟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的沟通、了解,发现他有这样的表现,主要受几方面的因素影响:
  1.家庭因素
  小泽的父母工作比较忙,他和弟弟从小到大都是外婆带,生活上的所有事项都是外婆包办,外婆很爱孩子,只要孩子愿意或者不闹了,她都答应孩子的要求,比如,兄弟俩打闹,外婆给个手机玩游戏,他们就不闹了。母亲在家里说话没有权威,还经常在孩子的面前讲负能量的话,诸如,“你们不听我的话”“没有用的,我的话他是不听的,只听爸爸的话”这样一来,孩子自然不听母亲管教。而父亲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表达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孩子只怕他。
  2.个人因素
  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小泽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的性格,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我就要这样做”就是他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之一。除了爸爸,教师和他的妈妈、外婆的地位一样,可以不用听他们的话。所以,教师指出他的错误,他就像在家顶撞妈妈、外婆那样顶撞教师了。他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个人的自理能力等不强,未能达到二年级所要求的水平。而父母对他这方面的教育、培养也不到位,所以他的书桌很乱,不会整理,没有形成良好的上课规则意识,只顾玩自己的玩具。
  3.教师因素
  大多数科任教师还没有结婚生孩子,没有一种同理心,也没有教过一、二年级学生的经历和经验,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不了解,所以,出现那样的情况就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处理。如,笔者本来教初中,来到小学低段,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准确地把握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教育学生时缺乏耐心、童心、同理心,所以,教育方式缺佳,教育就会出现反效果。
  三、辅导策略
  一个学生如果教育不好,班上的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被他的不良行为感染,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这是教师不能接受的后果。所以,笔者不断调整心态,寻找适合的教育方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反思教育思维,改进教育方式
  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等,笔者一直教初中,面对的是青少年,在低龄儿童这方面的认识确实不够,要恶补。所以,笔者找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来看,弥补不足。如《养育男孩》《正面管教》《儿童成长心理学》《这样跟孩子定规矩》等,希望通过有效的,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者意识到,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化身为小学生,用童言、童语、童心跟他们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走进小学生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跟学生一起成长。
  2.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学生能力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正如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里说:“小孩绝对相信父母说的关于自己的话,并将父母说的话变为自己的观念。”这种现象就是“变色龙效应”,也称“无意识模仿”。就是说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之下,便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神态动作、行为和表达方式。
  小泽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因祖辈教育时间太多,方式不对,而父母的管教缺失而又过于简单粗暴导致的。母亲经常说:“孩子不听我的,我没能力管教孩子”这样的话,就会给孩子一个暗示:我不用听妈妈的话。爸爸比较强硬,讲的又是大道理,孩子不理解只屈服在父亲的威严之下。于是,笔者把他们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小泽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探讨交流,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良策,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建议家长与教师配合,首先培养小泽的规则意识,让他遵守校园规则。其次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家人需花更多的时间陪伴、教育他。建议小泽的父亲用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话来跟他聊天,在他面前帮母亲、外婆、教师立威;母亲不能再说那样的话,也要帮自己立威,该管得管,不能甩责任。德雷克斯说:“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会做的事情。”所以,笔者也建议外婆不要过分溺爱小泽,不要包办所有的家务,适当地让小泽做家务,配合学校开展的“我是整理小能手”活动,进行书包、床铺等的整理,学会自己绑鞋带、洗餐具、打扫卫生,提高小泽的自理能力。并且,筆者和家长达成共识,对小泽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3.激励教育,纠正行为偏差
  马克·吐温曾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此话虽夸张,但可见夸奖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尤其喜欢被夸奖,性格倔强的小泽也一样,爱听别人的表扬,但面对别人的批评时是力度比较大的、更直接的反抗。著名的“赫洛克效应”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行为,应予以积极的肯定,适当的表扬比批评效果要好。所以,笔者对小泽改变了教育方式,笔者采用了“示弱 夸奖”的方式对待。早上一回校,他还没跟笔者打招呼,笔者先跟他说:“小泽,你好。今天你的红领巾戴得很整齐哦,真棒!”或者说:“小泽,你好。你今天来得真早,老师需要你帮忙收拾收拾图书角,可以吗?”听到这样的话,他从心理上打消了对笔者产生抗拒的情绪,然后会很开心、很乐意地回应笔者。上课铃声响起,他就坐在位置上了,笔者立马抓住机会表扬他:“老师看到小泽已经安静地坐在位置上了,真是同学们的好榜样。”还对他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这样一来,他就坐得更端正了。一节课下来,笔者总找机会表扬他,有时是当众表扬,有时是在他的耳边说悄悄话。如,别的同学在写字,他在抽屉里玩小玩具,笔者不当众点名批评,而是趁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在他耳边提醒说:“小泽,老师知道你可以做到认真写字,下课再玩的,对吗?”他看着笔者,有些不甘心地把玩具收起来、不乐意地写着字。此时,笔者就大声说:“小泽同学很认真写字,他的字越写越工整了。”这样一来,他就真的认真写字了,其他学生也想得到教师的表扬,也会更认真书写,一举两得。   4.倾注爱心,温暖他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笔者要“降住这个小魔王”,还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课余时间,学生总爱亲近老师,围着教师聊天,笔者总说:“老师最爱你们了,最喜欢摸摸遵守纪律的同学的头。”然后,有意无意地过去摸摸小泽的头,还说:“小泽,你今天有听老师的话,老师很爱你哦。”他的作业有进步,就在他的作业本上贴上红花以示赞赏;排队去饭堂吃饭的时候,有时候他边走边玩水杯,笔者跟他说:“小泽,老师帮你拿一阵子,你观察老师怎么拿,等一下你再拿,好吗?”他会开心地说“好”。有时候,他在午休室不愿意睡觉,还发出声响影响别人。每次看到,笔者都会坐在他的床边,悄悄跟他说:“小泽,你闭上眼睛,老师陪你睡,好吗?”笔者轻轻地帮他盖好被子,有节奏地轻拍他的胸脯,5到10分钟,他就会慢慢地进入睡眠状态。其他值午休的教师也用了笔者这一招,都说很管用,他的午休纪律好多了。
  四、辅导效果
  通过家校配合,大半个学期下来,小泽的进步非常明显。他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能遵守校园规则。在学校不会时时处处跟教师对着干,之前的口头禅“我就要这样做”说的次数不多,多数时间能听从教师的指令,纪律明显好转。作业的质量明顯好转,成绩进步很大。家长反映,小泽跟外婆要手机玩的时候,到约定的时间会还给外婆,“耍赖”的次数骤减。在家也有做一些家务,虽然告知家长自己所犯错误时会避重就轻,可家长一追问,他也会如实回答。
  五、案例反思
  1.共同成长,彼此成就。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教低年级,当了母亲的教师有更多的同理心和包容性;有低年级教育经历的教师有经验可循,而对于低年段教育经历为零也没当母亲的教师来说,要付出的就更多了。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那些从哪来?可从书上来。《教育的情调》《图解儿童逆反心理》等书籍成了笔者的案头常备品。可爱天真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对他们要从头教起,这过程中笔者也从头学起,在处理他们的问题的时候,会打破笔者固化的思维或成见,笔者和孩子一起进步、共同成长,所以笔者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关键,规则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1 1>2。“我们要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让犟小孩瞬间变成乖小孩的‘特效药’——让孩子变得懂事不是梦,但需要你的努力与投入。”乔治·M·卡帕卡如是说。如果家长和教师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力往一处使,就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取得“1 1>2”的成效。
  3.爱不可缺位。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化解矛盾,用爱赢得爱。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会让我们思考如何学会“赢得孩子,并不是赢了孩子”,如此,教育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爱学生,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爱自己、爱别人。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Taiwan film star Ariel Lin(林依晨) calls her study trip to New York a life lesson rather than just a career move.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
本报综合消息 5月12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系列活动——“关爱心灵阳光成长”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暨“5.25心理节”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第一中学举行。荔湾区中小学心理专兼职教师代表共260余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广州市中
本报消息 3月3日,广东教育学会在广州召开《广东教学》报年度工作总结会,总结2016年的工作并布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学会常务副会长、报社社长刘劲予主持了会议。《广东教学》报各学科版、综合版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会议,各自总结了所负责版面的工作,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新一年的办刊计划以及有关建议。  报社总编陈湘年作了工作总结發言。他站在新时期全省传媒发展的高度,剖析当前纸媒的生存状况、发展趋势及应对困
【摘要】“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个时刻困扰着教师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尝试从情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无论是宽厚接纳、善意关爱,还是真诚帮助、家校合作,都是从情感上去打动学生。教育本身是一种心灵的唤醒,走进学生的内心,守望学生的成长,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路上是充满希望的。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接纳;宽厚;关爱;实际性帮助;合作;守望  后进生转化问题是困扰教师的主要
摘要:以三枚邮票为切入点,别出心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问题为主线,以变式为突破,层层推进,强化学生思维深度,提高复习效果。穿插化学史教育,实现情感共鸣,更好达成三维目标。  关键词:邮票;同分异构体;复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0-006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5-09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将教材中实验简单、快捷、形象生动甚至半定量的呈现在课堂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一直我们一线教师研究课堂的一个追求。“多、快、好、省”的演示平台正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成果。  此演示台主要用于比较有气体生成反应的快慢及反应的半定量研究,通过控制药品加入量来观察实验不同
摘要:作者设计了图形式、思维导图式、网络式、互动式、流程图式板书,这些板书设计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直观、形象、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奠定了学生认知的感情基础,图形式的、网络式的板书设计能充分挖掘知识间内在联系,精练、简化知识的板书设计又是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是知识的展现,更是实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催化剂。  关键词:板书设计;创新
《中学生英语》初一版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同步,以培养七年级新生良好地英语学习习惯、兴趣十足地学好英语为宗旨。再现英语国家文化、展示中外校园生活,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于一体,倡导“快乐英语学习法”,以单元为单位集中编排,版块与栏目精彩纷呈。
摘要:“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而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较大偏差,呈现出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文章反对随意更改教材原有结构、肢解教材、脱离教材、脱离学生的教材处理方式。提出“创造性使用教材”应充分尊重教材、科学理解教材、合理加工教材,还原教材处理的本真。  关键词:教材资源;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加工教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
导演 (Director):丹·斯坎隆 (Dan Scanlon)  配音演员 (Dubber): 比利·克里斯托 (Billy Crystal) 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史蒂夫·布西密 (Steve Buscemi) 朱丽亚·斯维尼 (Julia Sweeney)  乔尔·默里 (Joel Murray) 达夫·弗雷 (Dave Foley)  类型 (Type):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