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能否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并通过数学知识的获得而得到以全面发展,抓好课堂教学实效性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安排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才能达到高效呢?在此,我谈点自己粗浅认识和大家商榷。
  一、导课环节(2—3分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导课最好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从而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环节(10—15分钟)
  “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去掉填鸭式,教师一讲到底老办法。”是近几年教学研究者和执教者常谈话题。课堂中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尤为重要。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教师预设自主学习内容、要解决问题及所用时间。能使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带着问题去阅读、分析、思考,教师巡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使学生于思中学、析中解。
  2、检查读书成果
  对于学生自学进行检查可设计简单问题。(1)测试题应遵循起点 低,小台阶原则。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激励性,问题宜在3~4个左右。(2)把握学生全局,根据学生自学情况选择和确定下一环节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内容。(3)学生要按老师要求完成检测内容。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问题,小组长应组织本组同学的“对学和群学”,以帮助学困生完成和掌握最基本内容。必要时还可以寻教师帮助。
  三、合作探究环节(20—25分钟)
  (1)提出合作探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宜设计2~3个)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认知能力,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学习。介绍行之有效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探究。这样使学生于“做”中去体会、去巩固掌握知识,使学生与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站在“促学”角度和学生合作探究,使整个环节有一定收效。(2)多种探究方法并举:“在操作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和“在猜想中探究”是数学学习中常用三中探究方法。“在操作中探究”这种探究方法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在实验中探究”这种探究方法是“问题——实验——对比——结论”在实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在猜想中探究”这种探究方法是“问题——猜想——探究——验证”引导组织学生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结合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探究方法至关重要,适时于各小组中聚焦、展示、点拨,使整个环节生龙活虎、卓有成效。
  四、归纳与小结(3—5分钟)
  进行以上环节后,还要特别重视归纳与小结。可教师、可学生或师生共同来完成。对概念一般教师做出总结。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形成更新知识网络,使学生环环清晰、步步明确,形成数学新知学习法。
  作业题来自于课本或课外补充内容,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巩固,为后面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总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要体现“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先做后说、师生共做”,也注重多媒体灵活应用、展示教学活力。使整个课堂严谨充实、活灵活现、结果高效。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课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教育领域,并且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育逐渐实现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虚拟课室、网络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等给教育引入了新的概念。在此只前,我们必须要弄清信息技术的涵义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下面我们将逐一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几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教育是一种爱的过程,她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壮举,不需要热血澎湃的宣言,她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勉,需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执著。面对形形色色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坚持好这个爱的过程就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和风习习,花开花落,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校门,各奔东西,可是我们永远面对的是年轻脸孔,鲜活的生命,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需要智慧的关爱。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正发生巨大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资源结构有机化和高度化的核心动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将起到关键作用。因而,及时、有效地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