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拓展课教学内涵 展现体验式教育魅力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训练从 1995 年传入我国后,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 育功效,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拓展范围和拓展内容不断 扩大。因为大家都看到象“心理和意志”这些“无形资本”的 拓展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收益。如何将拓展训练的功效发挥到极 至,拓展教学的科学实施就显的极为重要,那么什么是拓展教 学呢?拓展训练课教学是通过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以受训者 为主体,通过其亲身体验和感悟,经过群体的自主融合与分享 等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功效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贯穿“以受训 者为主体,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 育带来很大冲击。如何把握拓展教学内涵,展现体验式教学魅 力,是近几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笔者始终认为,要真正上好 拓展训练课要下功夫,有时觉得拓展教学像一潭水,站在岸上 一眼见底,其实它深不可及,因此,教学上一直没有中断探索, 在此谈几点感悟,与君共榷。
  
  一、科学设计拓展训练课的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是上好拓展课的根本和基石,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 键。教学设计应当从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出发,以拓展项目的教学 规律和运作流程为依据,结合受训人员的职业特点、年龄性别特 点以及接受和阅读知识的能力,科学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拓展课 教学不同于单纯传授运动技能和知识的体育课教学,有开始、准 备、结束等教学环节组成。传授某种技能只是拓展课其中的一个 方面,它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教育功效的把握,更注重个人潜能的 开发和团队主体精神的凝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注 重收获某种理念和情感,更注重重塑团队的归属理念和心理感 悟。为此根据拓展教学的实施过程,尝试将拓展训练课设计为: 热身、融合、分享三个教学环节。
  1.热 身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受训者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和身 体技能及生理特点等要素,运用设计团队目标、团队展示、团队 游戏等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受训者较快融入到项目和团队之 中,提升探究兴趣,增强每位受训者的集体归属感。同时明确在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给团队或个人带来制约和管理上的疑难问题, 即提出“我们错在哪?”或称为“提出问题。”
  2.融 合
  其是一节课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运动项目技能接受和团队
  (个人)行为情感的接收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个体或主体参 与,掌握运动技能并获取个人感悟或团队共识,在活动中明确“如 何才能做到更好”,并且逐步明确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给团队或个 人带来负面功效的主要因素,进而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达到“如何分析问题”的主要认知目标。
  3.分 享
  分享是整节课的落脚点,也是拓展训练课的精髓所在。它主 要是通过个体或团队对成败原因的亲身体验和总结,总结认知规律,上升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团队共识进而求得解决问题的 灵丹妙方。通过此环节达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授课目标。
  
  二、把握拓展项目的文化内涵,找到与受训目标相匹配的切入点。
  
  每个拓展训练项目都有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如何能够找到与 受训者培训目标相匹配的切入点至关重要。受训者职业不同,其 受训目标也不尽相同。同样一个拓展项目,如有轨列车,企业可 能更注重团队效益和个人潜能的开发;学生可能更应注重团队协 作和团队情感的培养;机关单位可能侧重科学统筹和人际关系的 协同。因此,在上拓展课前应对受训者的职业特点、文化内涵、 工作价值取向等有初步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挖掘出该项目的文 化内涵,找到授课的切入点。同时授课结束后还应做跟踪调查, 进一步检验教育功效,且验证所找的切入点是否恰当。
  
  三、教学分享富于拓展课无穷魅力
  
  教学分享是拓展课与一般的体育课存在差异的主要表现形 式。拓展课如果没有教学分享就不完整,也就失去了拓展课的魅 力。每一个拓展项目如果按体育课上,作为一种技能去掌握用时 不过 10 分钟。可是有了分享这一环节却不同了。通过分享和总 结,化解教学矛盾,重塑个体或团队心理;通过分享与交流变个 人经验为集体智慧,使每个受训者的心理有了归属感。
  
  四、制定安全预案,预防安全隐患。
  
  安全问题是拓展课的天敌,但是不能因为拓展课存在潜在安 全隐患而使经典项目缩水。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制定项目安全预 案,预防安全隐患必不可少。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教学因 素来说除了器材和场地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在教学上表现为: 培训师、保护者、受训者三者关系的影响。对于培训师来说,原 因主要有:一是长期从事单一项目教学,对安全环节产生麻痹心 理,重视不够,疏于环节管理,产生教学懈怠。二是培训师有可 能是教学新手,对教学项目隐性的安全隐患从理论到实践认识不 到位,对突发事件应急不当,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此外,保护 者保护意识不强,动作不规范,思想上重视不够以及受训者心理 的胆怯导致动作失常等因素也是生成事故的主要内因。在拓展教 学中,只要我们深入到每个项目之中,不断挖掘深层的安全因素, 不断积累,及时总结,形成针对性的安全预案,用来指导日常的 教学实践,就一定会把危险降低到最大限度。
  拓展课教学是一项崭新的教育模式,至今还没有成熟的教学 经验可以借鉴,就是有也被冠以“知识产权”的名义被封存。其 实这些都不利于该项目的发展和完善。自古“学无定势,教无定 法”,此话似乎有一定道理,其含义也在于鼓励思维创新,教学 形式不拘一格。故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不应拘泥于某一特定 形式,搞的天下大同,应倡导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使拓展教 学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其他文献
美国的学者 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道:“想 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因为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 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 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 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资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成长具有约束作用,决定了资本管理在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我国银行业2006年底已开始全面开放,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的银行业也必须遵守国际
一、 课外阅读激趣的办法  1. 讲小故事吸引法。我們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比如中午用餐后,为学生每天讲一个趣味性强的小故事,要求学生回家后讲给家长听。然后,教师可以在微信群里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增加难度,当讲到精彩部分时教师立即停止,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把故事补充完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慢慢给学生介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  2. 设置专门的阅读时间。在学校学习过程中
期刊
晚上,接到孙鼎奇妈妈的电话:“王老师,您好,有件事情和您沟通一下,就是关于孙鼎奇在校报发表的习作……”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了,今天,刚给每个学生发下一张校报,上面有一篇我们班孙鼎奇写的文章《冬之美》。进入三年级以来刚刚接触习作,这是我们班第一次有学生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当时刚发下报纸,就被眼尖的学生发现了,大家热烈讨论,羡慕不已。  孙鼎奇妈妈继续说:“今天下午放学时,刘俊豪和班里一些同学都说孙鼎奇的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快速展开,中国的客户满意度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开展客户满意度研究的领域不仅涉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汽车、商业、电信和房地产
【摘 要】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 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132-01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 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以学生“能
期刊
期刊
这两天,两位教研组长和我交流有关语文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听了很高兴,她俩同样在做着语文教学的优化与重构。好教师是思想的行动者,也是行动的思想者。  蒋银萍老师长期研究课外阅读。新学期她想带同学们每两周开一节“诗歌浸润”课,这是她创设的师本课程。我建议她把古典诗词和现代儿童诗都兼顾拓展。从古到今,诗都是文学的核心。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走进文学,走进诗歌,把诗的光芒带进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进诗
期刊
该文综合分析了全球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走势,系统阐述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重点探讨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两大新规律,对于顺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