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境中开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语法一直是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学生语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让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学会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基于英语新课程目标,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和实践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综合运用语法的能力,积极发挥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语境;语言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蔡俊,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 《课标》),《课标》指出,高中阶段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法学习的延伸和继续,应在更加丰富的语境中通过各种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恰当运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进一步发展英语语法意识。
  多年来,高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存在问题: 一方面,语法内容相对繁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英语语法课就是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收效甚微;学生做題只能凭感觉,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另一方面,关于英语语法教学的争论在外语教育界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年来,英语教学大力提倡语言的交际功能, 教师多讲语法多受诟病,导致教师钻研语法教学的积极性减弱。但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教师应该达成努力教好语法的共识,因为语法作为语言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程晓堂(2013)指出,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教语法的问题,而是教什么样的语法和如何教语法的问题。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1.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围绕“形式——意义——使用”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语言形式、意义和功能的有机结合。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不是用来判断语言正确与否的规则,而是用来表达各种意义的语言资源(程晓堂,2013)。
  2.引导学生有效运用目标语法,促使他们的语法知识向语法能力转变。《课标》指出,语法知识的使用不仅需要做到准确和达意,还要做到得体,因为语法形式的准确并不等同于语言使用的有效,有效的语言使用还涉及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及其对具体语境下参与人角色和身份的理解,这些都离不开语用意识和相关的语用知识。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语法知识来培养语法能力(林立,2013)。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加速学生语法知识的内化过程。英语语法知识琐碎,细则繁多,如果只凭一节课一种语法结构出现一两次,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语法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目标语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课后在学习中遇到语法问题时,借助语法书、词典等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以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三、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及分析
  笔者在学校高一备课组尝试了在语境中开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1. 目标语法及教学思路。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为译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第三模块Unit 2中Grammar and usage,教学的语法项目为名词性从句(Noun Clauses)。教材共安排了两个单元教学名词性从句,本单元为第二单元,主要是继续学习巩固名词性从句。经过第一单元的语法学习,学生初步感知了名词性从句。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领悟名词性从句的语用功能,比较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促使学生将语法知识上升为语法能力。
  2.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学习名词性从句的概念,基本掌握名词性从句不同连接词的语用功能,并能区分辨别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2)能够运用所学的名词性从句语法知识进行交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语法学习的兴趣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3.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笔者录制10分钟微视频,讲解名词性从句概念及举例梳理知识点,并制作8道名词性从句题,把它们放在PPT上,然后让学生观看并完成练习题。
  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找出从句,但是一些学生还不能分辨出从句为何种从句,连接词的选用上也有错误。
  [设计意图]全班分组讨论,前5分钟是每位学生轮流复述语法知识点,分析讨论微课练习中的错题,教师在一旁提供及时的帮助。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以便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在语境中接触目标语法。
  小组讨论的方式不但创造了语境,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平台自动生成测试结果,并反馈给老师,便于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2) 课中活动:
  Step1:以交际需求为目的,创设交际情境。
  在第一单元语法板块名词性从句教学的基础上,此单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遵照以下步骤进行语言交际:
  Describe one of you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In 2-3 sentences ( using at least 1 noun clause),describe one of you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Sample: He’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lleagues of mine. What impresses us most is his speeches and lessons, which are inspiring and profound. That is why he is very popular amo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ur school. Who is he?   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每个小组4人。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输出的机会。教師需要在行间走动,起到监督的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并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保证小组学习的正常开展。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学习后,可以走到讲台前充分表达自我。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与语法有关的真实语境,学生以课后学习生活为背景进行关注意义传递的语言运用,有意识地尝试把所学的语法规则融入实际的语言使用中(汤燕霞,2016)。
  此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开展课堂活动创造真实、贴切的交际情境,为学生接触、运用名词性从句创造条件,让语言运用建立在真实的交际需求之上。在这样的交际情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名词性从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的联系。这些活动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名词性从句的语用功能时产生共鸣。
  Step2:归纳语言形式,感知表意功能。
  教师中途叫停学生的交际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describe one of you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with noun clauses. (100 words)
  学生完成任务后之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学生成果,运用大量名词性从句语言结构描述,描述的时候同时板书,并让学生模仿句子再进行类似描述。
  观察表明,高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积累,具有用简单英语描述人物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效果良好。
  [设计意图]首先,教师创设交际情境,反复呈现名词性从句这一目标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注意并总结名词性从句的构成方式。其次,教师让学生在语境中操练名词性从句,以巩固其语言形式,体会其语用功能。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学生成果,突显名词性从句的表意功能。
  Step3: 共建语法规则,区分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归纳名词性从句的用法,师生讨论后共同总结出名词性从句的语法规则(板书在黑板上),布置相应的巩固作业,完成并讲解。
  教师将Appositive clauses/ Attributive clauses呈现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定语从句,之后思考如下问题:
  1. 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都位于_______后;
  2. 同位语从句是对名词的内容作出_________,名词多为____名词,如suggestion, doubt, belief, word, news等,名词在从句中_______成分;
  3.定语从句是对名词作出________, 先行词在从句中______成分。
  接着,布置相应的巩固作业让学生完成,再讲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一系列语法书面练习进行显性的语法学习。适当的语法讲解也是必要的。一定程度的语法形式的传授和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法的准确性和熟练度。Swain(1991)认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的课堂教学,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更好(转引自龚亚夫、罗少茜,2003)。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名词性从句,区分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理解其表意功能。
  Step4: 开展输出活动,内化语法规则。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出下图,要求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出一段大约10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短文中必须包括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设计意图]英语短文写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交际任务,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英语短文回顾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检测学生的课堂生成能力。教师再次利用课堂活动所创设的语境,促使学生由巩固语言形式过渡到强化交际功能。这个过程,就是他们吸收、内化目标语法的过程。至此,学生逐步形成语法实际运用能力,这样获得的语法知识,才更加牢固,能更好地将名词性从句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语言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法规则,运用语言结构,进行真实的信息交流,真正理解语言结构的表意功能,提高学生语法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语法能力,从而完成相对复杂、综合的交际任务,最终能够在交际过程正确使用语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 (4):62-70.
  [2]程晓堂.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1-7.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林立.英语语法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6]汤燕霞.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8):24-29.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优良的课堂模式和手段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当以学生兴趣为基点,不断创新手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健全人格品质。  【关键词】学生素养;初中英语;智慧教育;运用探究  【作者简介】赵骎,浙江省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智慧课堂有四大特点区别于传统教育和信息化教育,分别是:以学
【摘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线上教学发展迅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教学可谓大势所趋。中小学英语线上教学在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原则基础上,要注重教學活动与线上环节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本文针对中小学英语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为中小学英语线上教学的改进拓宽思路,出谋划策。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线上教学;提高策略  【作者简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任,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首先结合独立院校英语课程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独立院校;课程建设;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文柳(1985-),女,湖南湘潭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摘要】多源文本融合理论是针对当下高中生英语阅读量不足、只阅读不理解、阅读后不增长、阅读习惯塑造困难等问题提出的阅读教学理念。該理念认为,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兼顾内容与语言,要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和盘活。要构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多源文本阅读课堂,我们就要采取适宜的方式,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多源文本融合,在文本融合中内化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
【摘要】在中学阶段,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变,但由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所以教师应当从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借助新颖的教学方式,为中学教学体制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摘要】良好的语音基础是学生英语水平得以可持续提高的基础能力,对帮助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加强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听力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破解母语干扰大、重视程度低、教学定位偏离等诸多制约英语语音教学的因素,引领教师改变教学视角,是区域教育提质增效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语音教材;语音教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俞聪妹,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蔡松清,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南门学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普及与发展,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数字终端设备,构建完善的师生交互协作学习团体。研究调查表明新建的本科师范院校与老牌师范院校在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外语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方面有所差异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方面,首先,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变成资源分享者、情感沟通者和促进学生交流的鼓励者。其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获得所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已逐渐凸显,尤其在小学学习阶段,加强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下,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小学英语学习的目标,而如何采取有效地阅读教学策略成为广大教师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创新思维、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优化情境,创造语言环境  1.课内创设情境。在课
【摘要】英语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工作的核心科目之一,对学生知识积累、学习习惯养成具有明显影响。本文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分析对象,尝试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问题、对策研究,给出初中英语多渠道教学模式、延伸教学模式、小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内容,服务后续初中英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延伸教学;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齐爱霞(1979.08-),女,汉族,福建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