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活水 导出精彩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升学习水平,很多教师针对英语教学的导入环节做了大量的文章。旨在摒弃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创新方式方法,让导入环节更为合理有效,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建立情感上的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到教学氛围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和运用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探究
  中圖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3-0095-02
  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升学习水平,很多教师针对英语教学的导入环节做了大量的文章,尤其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力求做到新颖、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环节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实际上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教师在导入环节需要避免走入偏离重点、生搬硬套、时间过长的误区,应通过精研教材、精研学生认知水平,让导入环节更为合理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链接已有的相关英语知识,让学生有话题、有思考、有想法。不断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建立情感上的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到教学氛围之中,获取新知识、新内容,以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和运用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成功设计
  导入是否有效,要看导入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和参与到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乐于用所学英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状态都能够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才能够符合新课改所要求的导入目的——学生已有相关背景知识被激活,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获得自然补充,学生受启发后对有关话题能进行思考。导入环节为学生归纳、总结已有语言知识以及学习新内容、新知识做好铺垫。可见,导入环节的有效设计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导入材料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环节应该能够体现生动与新鲜,让初中生有耳目一新的新奇感觉,同时还有似曾相识的知识复现感觉。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目的乃至整个班级学习英语的风气等的充分了解与把握,教师充分挖掘所教内容的趣味性和重要意义,多渠道撷取相关所需素材,设计导入环节,从而不断拓宽教学思路。教学态度既严谨又不失热情,从而展现个人教学魅力,感染和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过程具有导向性,自然而然学习内容
  导入环节的设计重在有目的的“导”。教师所设计的导入环节,就是借助一定的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中,导向性非常明显。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指定教学任务与程序中,新内容的教学实现了自然过渡,并且还能够创造融洽的教学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导入内容具有刺激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导人能先声夺人、渲染情境、启迪智慧。导入设计要遵循新颖别致、刺激性的原则。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富有教育意义的现实材料,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呈现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
  (四)导入语言准确,导入内容精彩
  导入语言要准确精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设计的导入语要言简意赅,导入讲解要展现精彩,教师需要抓住关键,着力发挥个性优势,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导入的内容要精准,要能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需要具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形式,让导语更有新鲜感,促使学生振奋精神,激发情趣。总之,英语课堂的导入要起到凝聚、激发、铺垫等作用。
  二、导入环节中具体方法的运用探究
  (一)情境导入,渲染氛围
  初中生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将故事情境教学法融入导入环节,整个课堂趣味横生。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 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一课时,教师通过讲故事和呈现下暴雨时的 PPT形式,围绕授课内容创设了一个下大雨的真实情境,教师在讲述了自身在这场大雨来时进行的活动中运用到了语法——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并且联系上周末下暴雨的真实情况,向学生提出“where were you/ what were you doing ?”的问题,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以及对暴雨进行时的一些认知活动,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这节课的主题。
  根据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通过创设真实的故事语境,讲述自己在暴风雨来时的活动。让学生不断地进行预测,师生互动频率高,整个导入过程流畅自然,具有时效性。
  (二)直观形象,引发好奇
  在导入环节,借助具体的图片、实物、幻灯片、录像等手段直观导入教学,能够更为直接地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好奇心,兴趣自然而然生发。
  例如,教学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先利用视频播放动画,并让学生在观看动画过程中思考问题“How many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are there in the movie?” 这一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有关交通工具的单词。教师用直观的导入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得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有明确的目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了关于交通工具的一些词汇及句型。   (三)复习导入,巩固理解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采取复习导入法,是为了有意识地让学生复习一下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其回忆,为引入新授课题更好服务。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上)Unit 7 Lesson 27中,教师通过“Who is on duty today?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日常提问作为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热身,邀請两名学生上台进行了五分钟的对话表演。教师借助复习导入形式,把简单的做题变成了生动的对话表演,师生互动活跃,进一步检查了学生对对话中提建议表达法的理解程度。与此同时,教师设计问题引出下一节话题,衔接非常自然,以生活中所熟知的物体激起学生兴趣,简单明了。
  (四)讨论导入,适时引入
  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创设一些自由式的讨论、谈话、演讲等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够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例如,教学What’s the matter?一课时,教师通过制造讨论话题作为导入:
  师:Boys and girls, what English words do you know about the human body? Discuss with your deskmate and tell the teacher the correct spelling later.(学生开始积极讨论起来,几分钟后,学生举手回答)
  生1:我知道,头是h-e-a d,眼睛是e-y-e,耳朵是e-a-r,脚是f-o-o-t。
  生2:还有嘴巴是m-o-u-s-e,鼻子是n-o-s-e,脸是f-a-c-e。
  生3:还有很多呢!胳膊是a-r-m,手是h-a-n-d,腿是l-e-g;对了对了,胃是s-t-o-m-a-c-h,心脏是h-e-a-r-t,喉咙是t-h-r-o-a-t。
  师:Good, class, I didn’t know you had so many English words abou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If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you, what can you say in English?(学生纷纷摇头表示自己不会)教师顺势引出——‘What’s the matter?’这章内容会帮助我们解决难题,(板书: “What’s the matter?”)接下来,跟我一起进入学习状态,Ready?”“ Ok.”(学生纷纷回应)
  教师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讨论、用英语单词说出和总结人体的不同部位,适时地引入主题,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高度集中到接下来的知识学习中,顺利实现了对新知识的有效导入。
  (五)提问导入,温故引新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并不鲜见。上课伊始,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话题,在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又能为课堂教学的进行设置悬念,促使学生富有激情地投入下一节教学活动。
  例如,在单元教学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的导入阶段,教师是这样提出问题导入的。
  师(指着班上一位穿衬衫的男生):What is the shirt the boy is wearing made of?
  此问题一出,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的说纯棉,有的说涤纶,但是因为不会说英文名称,学生马上翻阅教材后面的单词表,想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通过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导入,学生对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也给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了个好头。
  (六)生活导入,深化认知
  当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活导入法是又一个重要突破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导入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最大程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质量。例如,在教学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单元中,教师导入与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关着装打扮的话题,学生感到亲切,踊跃发表观点。教师趁势引入课题,让学生寻找课文中作者对此发表的看法,由此,也成功地将学生带进课文学习之中。
  总之,教无定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教材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合理地设计导入环节,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碧芳.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2):47-49.
  [2]孙仁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精神,切实贯彻《大连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学校特色建设与发展工作,克服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趋同、缺乏办学特色的同质化倾向,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优化课堂教学及活动,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满足学生创新思维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把创意思维教育合理地融入高中课堂。
在我国历史上,反贪决心最大、力度最强、办法最多、惩处最严的,莫过于明朝的朱元璋了。朱元璋出身贫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其于洪武一朝展开的严厉的反贪运动,为中国历朝历代所鲜见。朱氏反贪也确以颁布种种律令为特色,有规定,有案例,如贪污银六十两,除了枭首,还要剥皮制作标本以警示后人。他不但坚决实施各项反贪规定,还要求全国官民认真学习诵读规定,时时检查、对照,甚至将规定铸成铁牌,立于大庭广众之中。  革除
摘 要: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如何寓教育于活动中,如何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质量等是幼儿园关注的问题。幼儿的工作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看看孩子,会跳舞、唱歌就行了,要做好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事业心、爱心及责任心。在幼儿园阶段就应让幼儿们掌握、学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幼儿园期间的教育应多样化、开放化,给幼儿们创造亲子动手、动
上世纪60—80年代出生的人,想必童年时代都听过一个儿童广播节目——《小喇叭》。“小朋友,《小喇叭》 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嗒嘀嗒……”那清脆稚嫩的童声,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一生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一提起节目里的许多名字,如康瑛老师、徐文燕老师、孙敬修爷爷、曹灿叔叔以及木偶人物“小叮当”、邮递员叔叔等,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些亲切可爱的形象,沉浸于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中。  学龄前儿童广播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教学中要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思维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有足够且充分的预设下巧用学生生成。文章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的支点,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关键词:课堂;思维;创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
摘 要: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教育不是简单的设计,更不是将教师的一些想法、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展开和进行的,从幼儿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立足幼儿,就是用幼儿的视角去观察幼儿、解读幼儿,让教育摒弃形式上的热闹、表面上的繁华,回归最朴素的教育规律。  关键词:幼儿教育;无边界学习;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
摘 要: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天平镇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天平一中”)的潜能生进行转化干预研究。结果表明,注重思想引导、促进和谐发展、实现情感迁移、唤醒沉睡潜能、修复健康人格、强化教育合力对潜能生有积极的转化作用。  关键词:潜能生;转化干预实验;农村初中  近年来,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倾斜,农村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在师资、硬件设施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一定程
摘 要:小学美术一直以来都是极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学科,而小学生之所以喜欢学习美术,主要是因为小学美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但要使小学美术课程发挥更大的素养提升作用,仅仅从趣味性和创造性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开始提出从鉴赏角度丰富美术教学内涵的原因。让艺术大师走进美术课堂,让艺术大师陪伴学生成长,让学生在鉴赏作品与读懂大师的基础上,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这样的美术课堂
清代,有一位名叫施世纶的清官,被老百姓称为“施青天”,他常常在办案时帮助穷苦百姓解决燃眉之急。据清 《施案奇闻》 载:施世纶在扬州知府任上时,为了维护百姓利益,巧判了一桩盗茄案,为贫困百姓挽回了经济损失,使孤儿寡母领受到帮扶的温暖。  有一个城外双杨村的老妇人报案说,他们孤儿寡母种了几亩茄子,每日辛勤浇灌,百般呵护,结的茄子都很大,实指望卖点钱偿還债务,不料接连几夜被贼偷。看着可怜兮兮的老妇人,施
摘 要: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文章详细总结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优化问题设计,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新路径,包括合理设计问题、构建学习环境等,希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思路。  关键词:问题设计;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