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现代文阅读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语文课程是小学、中学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升学的必考科目,它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程。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蒙古族高中汉语文现代文阅读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方法。
   一、汉语教师对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缺乏有力的引导及相应的对策
   教师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还得由教师综合能力所决定。很多教师不敢尝试,教师对自己主导地位的能力不自信或缺少这种能力的培养。甚至为了教学进度,连诵读环节都省略了,这是阻碍学生的阅读训练和阅读视野的重要原因。
   汉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平时要培养师生间的默契与融洽;二是汉语教师要提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文学素养的培养;三是汉语教师要重视汉语课堂教学的技能的提高,合理处理课标、教材与课堂运作的关系。
   二、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缺乏热情及相关的对策
   (一)学生现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仅对我校高中生现代文阅读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只读课本,几乎完全忽视课外阅读,既缺少教师的有效监督,也缺乏课上、课下阅读的延续性。二是学生阅读没有比较明确的目的,缺少基本的阅读素质和阅读技巧。三是只要有影视作品的文学文本,学生都放弃对原著的阅读,用影视的观看取代对文本的精细阅读。四是学生缺乏主动的阅读意识,即使阅读也只是被动服从、接受而已。
   归结是学生对阅读缺乏热情,缺乏起码的主动性,由此必然带来被动接受地阅读、范围狭窄地阅读、不得要领地阅读甚至反感排斥地阅读。解决这个问题,首要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兴趣是关键
   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语。用适合作者情感的语言从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带进文本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之中。文学从体裁上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实用文体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别、文学风格、文学题材,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选择最适合文本特征和学生审美的导语。如《背影》的导语,可以这样导入:
   人非金石所生,天上所掉,人有父母,如同宇宙有天地,对于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父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对学生提问)你的父亲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著名大作家、学者心目中的父亲形象《背影》。
   这样的导语设计比较好。一是笔者抓住了学生的心,用优美又富有深情的音乐一下子打通了儿子与父亲的连接,让在课堂中的学生瞬间转换为家庭中的儿子,二是蒙古族是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少数民族之一,特别是有着深厚的父亲崇拜情感。
   其次,要在丰富的汉语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词汇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课活时间,必要的时候利用课上时间做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参加者有前提:一是整个过程中的语言交流必须使用汉语表达;二是使用词汇错误的学生被罚。不同的游戏还可以规定更多的限制,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使用汉语,对错误的汉语表达,还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给予及时纠正,极富有乐趣,又具有实践性。在具体的现代文阅读中对于词汇的深层意思和具有多义性的词汇的运用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
   再次,要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情感。如果说有较高的专业综合能力是优秀教师的最重要的条件,那么能合理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是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优秀的教师能根据汉语文作品的内容制作符合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效果的课件、动画,以及播放拓展汉语文课程的相关领域的文化知识,如对文史哲地理方面的介绍。这些是培养现代文阅读必要的前提和基本素养。
   还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诵读和书写比赛。诵读可分为很多类,如以节日、爱国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举行全校、全年级诵读比赛,还可以平时在班级内部举办小型诵读比赛。形式丰富多彩,可以背诵名篇,经典诵读,诗歌朗诵,原创诵读,甚至是诗乐舞比赛。以感情、语速、发音等为评分的标准。
   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加强汉语文的学习和运用,又可增强蒙古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等知识的了解,一举多得。书写比赛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读、书写规范等,将好的作品粘贴出来,对于正处于学习好胜心的青少年时期,会起到良好的带动和书写认读的正确引导作用。
   总之,认读和书写的规范与速度,语汇理解和运用的正确是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两大方面,缺一不可。只有方面的对民族学生的汉语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认知、运用、文化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现代文阅读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王玉红,教师,现居内蒙古通辽。
其他文献
现代文教学教师们往往用过多的讲解分析去压抑和代替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现代文教学的本质。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必须因文施教,采用多种方法,使现代文阅读取得实效。   一、感受法   感受法是指读者凭借或根据文学作品的语言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其相应的情景或想象作品未直接写出的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行为等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方法。感受作品中的人、事、物、景、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满堂讲解、对课文条分缕析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学生被动听讲,缺乏问题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对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厌倦情绪,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高耗低效的局面。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其对问题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
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运用能够快速吸引学生进入相应的学习氛围中,即入境。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探究问题、乐于表达的兴趣。在入境中学习对学生学好语文大有裨益。   一、初读导入时的入境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我们在教学一篇文章之前,常常借助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导入语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课文《在烈日和暴
作文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广大教师各展才能在推动作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教研组在教学中立足于评改环节进行突破,将教师为主的评改转变为学生共同参与的自主评改,为作文教学改革的推进积累了经验,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初中作文自主评改模式实施背景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深有体会: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用很短时间浏览一下错别字病句,关注一下作文等第。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