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探究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园是学校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基地,是露天的生物课堂和实验室。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教师应积极地利用好生物园这个资源,以拓展课程为切入点,挖掘生物园中的科学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接受锻炼,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生物园的作用:
  
  一、用生物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的学习离不开观察,掌握科学知识要从观察入手,观察是获取知识的大门。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如果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他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就更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生物教师如何正确地利用生物园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利用生物园的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采用“先讲后看”“先看后讲”“边看边讲”等方式综合进行。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植物根的形态及叶的形态等知识时,笔者把课本上的有关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如讲根的形态中的根的组成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主根、侧根、直根系、须根系等基本知识,然后组织学生到生物园的植物区中去,让学生挖出一些草本或小灌木的根并仔细地观察它们,让学生自己分辨,从而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利用生物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性强,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的最重要的、最可靠的手段。生物园为学生开展课外实验、验证课本知识以及重复科学家的试验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笔者利用生物园里的实验区,开展学生能进行的一些实验活动,如组织学生在生物园内探究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条件,采用对照的形式,让学生种植黄豆种子来发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还要求学生写出相关的实验心得。
  
  三、利用生物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态度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大量的科学实践过程逐渐积累的。科技实践活动是科学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科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其特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勤奋的良好意志和性格特征。学校生物园设有植物园、花圃、养殖园、标本区、实验地等多种科技活动区域,为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活动空间。生物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知识结构,用活用好生物园中的资源,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科技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验科技实践活动的生活乐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如在生物园的植物区内,笔者每年都会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亲自去制作植物标本,通过植物标本的制作使学生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标本的制作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经过采摘、吸水等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生物园存在的局限性
  
  生物园在培养科学素质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并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场所,为学生展示智慧提供平台,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在生物园中只是一些人工栽培、种植的植物和养殖的小型动物,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受到了资源的制约。(2)生物园的面积受到限制。一般的普通中学生物园面积较小,使学生的活动范围受到影响。(3)在生物园中开展科技活动,还受到管理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学校的生物园管理上较为陈旧,开放时间特别是对学生开放时间很短,严重影响生物园的利用效率,不能正常发挥生物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若能针对以上不足做好相应的改进措施,让生物园的教学价值将得到更大发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挖掘校内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利用好学校生物园,结合自身的课堂条件和学生本身的条件,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各项科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正>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课堂教学可以说再恰当不过了。它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传授丰富多彩的知识,而且要重视开头和结尾,要使开头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使
前几年,某杂志曾刊登一位学生来信,说“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读者》《收获》等优秀图书和杂志”。并认为,按老师的方法去学语文,高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与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是没有区别的。这些话虽然有点“赢家通吃”、咄咄逼人的气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该反思一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了。  阅读过程有个繁简的问题,以数量来说,课本篇目少,不一定要讲得繁,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面对改革,一些教师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走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    误区一:为了合作而合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尽管很多教师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但在课堂设计时却走进了误区,认为合作就是讨论。于是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等等方式一齐上阵,好像一堂课没有几次讨论就不是新课标下的课,就体现不
职业伤害系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然性意外损伤.多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伤亡事故发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迄今中国对该行业职业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初中习作训练的“序”究竟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语文教师,就有一千个习作训练的“序”。在教学中,采用“三部曲”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理念,也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精神和要求。    一、起步训练仿写“三部曲“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最难过渡的就是习作。如何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方法很重要,叶
该研究调查了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和门诊病人的吸烟现状、医务人员对门诊病人进行戒烟劝导的现状,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医院控烟策略.研究目的:1.分析社区医院医务人员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与基本依据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学组织者以课内外一切教育实践的场所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体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所感、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来自于以下教育教学理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