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对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启示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记》为《礼记》篇什,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成书时间为战国晚期。《学记》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今天小学教育改革的理念源流,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当下小学教育的发展亦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仅从小学教育素质要求角度切入探讨。
  一、《学记》与我国小学教育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这些内容与小学教育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记》有著大量的教学方法,与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内容有着相似性。比如,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二、《学记》对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学记》首先十分重师和择师。《学记》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一个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记》的作者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教师摆在相当重要的社会位置。《学记》提出了审慎选择教师的四条基本标准:一是知教之所由“兴废”。《学记》认为,教育有“四兴”“六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二是知学者之“四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师要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状态,知病在何处,才能对症下药;三是知“至学之难易”和学生素质的“美恶”。教师要知道某一知识对学生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资质高低,包括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学记》云:“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四是能“听语”。“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听语,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绪、眼神、言语等表达出来的渴求,调整自己的教学,运用教学机智,让“预设”和“生成”共精彩。
  《学记》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善喻”、“善问”、“善待问”。《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向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引导学生,但不牵着他们向前走,而是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这样,师生关系就会和谐;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让学生轻松学习,学牛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不会望而却步;启发学生,但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就会独立思考,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答问要根据提问者的能力,相机点拨,凶势利导,而不是全盘“授与”,一味“告诉”。善喻、善问、善待问,都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不是嚼饭喂人。
  《学记》为教师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小学教师的素质培养提供了方向:
  首先,要具备渊博的专业学识。文中“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说明只靠一点现学现教的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的人,是不能担负起教师重任的。教师要能不断拓宽知识面,去了解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相邻的知识,做到“博”和“专”结合,对学生的各种疑问能做出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解,让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其次,要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文中提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也,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即教师需要懂得教育成功和失败的因素,才能胜任工作。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学习。
  第三,小学教师更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是用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学生首先是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接受教育。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是否取得较好的效果是有很大关联的。由于大学生有着一定的审美艺术,加之他们面临的压力都比较大,因此,繁重罗嗦的课堂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文中“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者,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就说明教师的语言要简练而透彻,说理要微妙而精善,举例不多但要诱导得体,这样学生才会自然地跟着老师指引的路子去努力学习,坚定志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在风趣幽默的课堂教学中学习。
  三、结语
  总之,《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它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前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还涉及了教师和师生关系。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充满着辩证法因素,对我国当代小学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震编著.《学记》释义. 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秦继兰(1979~ ),女,湖北荆门人,荆州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语文教学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識与培养能力转变。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体育健康课呢?  一、激发兴趣,诱导爱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这是上好一节体育健康课的关键。“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是全国优秀教师任小
摘 要: 阅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而且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部份比例,还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手段。想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平时多读多练,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关键词: 找读;.略读;查读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初中学生心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行为上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朴素的认识,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但由于学生的认识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因此,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标准,走“自主探究学
怎样做才能使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高效,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围绕这个问题,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高中数学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决定因素  首先教師的教学理念更新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教学的引领者、帮助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构建知识。教师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把解题方法打包,一下子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切片”分析,只有了
摘 要: 近些年来,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越来越热,多数学者均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初中数学教育来说,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尝试从评价与自我评价意识的概念以及学生自我评价对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两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 学生自我评价;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一个国家教育的健康发展不能缺少农村教育这块基石。然而农村教育却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难点之难点,城乡教育存在这很大的差别。在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练得少,思考得少。  (2)知与能的关系:教师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做得少;学生死记硬背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对学生
摘 要: 课堂上巧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这样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培养学生性情。本文就如何设置情境谈了笔者的一些初步尝试。  关键词: 巧设情境;教学质量;尝试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导演,一个好导演应该让语文教学像一部大片一样有深度、有趣味、有魅力。如何做到呢?我认为,情境教学可以让呆板的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可以把被动旁观的学生变成主动、积极、分析、判断的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一样,是字、词、句、段、篇基本功的“组装”、运用和熟练的过程。同时,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获得知识、积累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大量的鲜活的词汇,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一、注重课堂精读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的精读是阅读教学中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
摘 要: 创新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只有在每一次的教育教学中融入创新的理念,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简要谈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初中政治;创新模式;教学思考  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加入创新的元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