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 凸显亮色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好领导参谋,让实用理论落地。
  
  如何开发利用好地方党报理论阵地,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是我们应该深入思索的一个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地方党报理论版负有为本地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为改革和发展出谋献策、为干部群众出现的认识问题解疑释惑等任务。在理论宣传中,无疑更应以应用理论为主,多在“管用”的理论上下工夫,努力推动理论文章从“管看”向“管用”转化。要围绕地方当年或今后的工作目标,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策划。既可大题小做,也可小题大做。总之,要突出实用性,文章“下载”下来马上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了提高转化率,必须对浩瀚的理论课题加以梳理遴选,选准恰当的切人口。
  在当今大变革的时代,许多理论问题都不是“空中楼阁”,往往与体制问题、改革和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既是理论指导的结果,又在呼唤着新的理论。通过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这些,无疑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理论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在贯彻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意图的同时,通过专题讨论、座谈研讨、征文探讨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为组织实施决策出谋献策。近几年,《广州日报》配合省、市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陆续组织了“广州迈向国际大都市”、“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合力建设珠三角经济区”、“国际大都市信息化战略”等多次大型征文研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一般持续半年至一年,拿出较大的版面、较多的篇幅和较密的频率,集中讨论某个话题,吸引众多有识之士来“打擂”,让不同意见充分表达,不同方案交流比较,在磋商中深化认识,寻求真理,推动决策科学化,这些文章大多数既有理论上的新意,又有很强的操作性,有的还很快引起领导重视,被采纳和运用。《濮阳日报》理论版近年来也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围绕市委、市政府以工兴市战略,编发大量理论文章,并在理论版开设专栏,针对全市工业改革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与本地实践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搞一些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从领导到一般于部群众,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思路,尤其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指明了方向,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为濮阳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擂鼓助威的作用。
  
  二、当好“立体桥”和“解码器”。
  
  从地方党报的性质和地位来看,其理论版担当“立交桥”、“转化器”的角色比较合适。也就是说,理论版应充分利用它联系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沟通社会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关系的“立交桥”地位,上传下达,积极推动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在促进社会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转化器”的作用,这种角色定位,既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规定的,又是报纸理论宣传特定功能所要求的。比如,濮阳市在“四城三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铜牌奖)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课题,像“名城带动”、“生态市”、“欠发达地区城市之可持续发展”等,《濮阳日报》理论版就此约请了许多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深层次的专题研讨、阐述,涌现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化成许多子课题,分解到各个部门中去,让各部门在实践中进行论证,进而汇总整理,运用于指导城市创建工作。专家与群众通过理论版进行沟通、交流,有问有答,形式新颖、活泼,深受群众欢迎,大大鼓舞了人心,使人们涌现了很高的创建热情。再比如,针对社会上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理论版要及时组织专家、学者,结合实际,从理论上予以剖析、化解矛盾。如前几年,针对濮阳市部分农村中存在的村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的情况,《濮阳日报》理论版组织社科界人士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要点等方面刊发了系列理论文章,笔者也撰文《法制,农村稳定的基石》对此予以阐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于全市村务公开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做到理与情结合,讲究宣传艺术。
  
  一般情况下,在各种题材中散文用情较多。许多人往往认为,理论文章就是说理的,应以庄重为主,不能太出格。我们看到,情虽属于非理性因素,但情与理是对立统一的。有些仅靠议理不易被接受的道理,情感就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议理过程中笔端带情,可以攻心,激起共鸣,使道理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因此,在理论文章中适当地融人一些感情色彩是很有必要的。在理论宣传中,除了做到理与情结合外,还要讲究宣传艺术。比如,要做活理论稿标题,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会感到空洞;理论文章要长文短做,可以将较长的理论文章化整为零,增加相关链接和背景材料,加快人们的阅读频率;可以适当增加图片,发挥图片功能,加大人们的视觉冲击力,美化版面。
  (作者单位:濮阳日报社)
其他文献
典型报道自延安整风前后在我国诞生以来,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60多年来,典型报道为推动党的各项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酝酿、制定、贯彻与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在有人认为它已走人“低谷”,“尤其与50~60年代的巅峰时期相比其社会影响力的广泛与深刻程度都显得逊色”①。难道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关于什么是“典型”和“典型报道”,其实,它们的学理界定非常清楚: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②,典型
期刊
春节假期刚过,《河南日报》从2月17日至20日,在一版连续刊出6位家在农村的记者回乡过年的见闻,这组《记者回乡过年札记》所散发出的亲情、乡情,并没有随着年节渐远而淡化,至今读来仿佛让人定格在那万家团圆的喜庆时刻,像是和记者一道“走亲串乡”,感悟着农村的新变化,感受着农民的喜悦和期盼。  这组报道刊发后即在记者家乡引起反响。2月23日,《河南日报》在二版头题又刊发消息:《俺村的事儿上报啦!》,予以跟
期刊
从2001年开始,虽然国内有人对每一年度的假新闻进行“评选”和曝光,新闻界反假新闻的呼声也很高,但虚假新闻依然层出不穷。综观2004年的失实新闻,其中新闻采访不规范和记者凭空捏造新闻的现象十分突出。    一、轻信新闻源,记者成了新闻源的传声筒    2004年12月,国内一家权威媒体报道了北京某神经学研究院院长、山西某中医专科医院董事长等5名中国人荣获诺贝尔贡献奖,四川某医药医学烫伤研究所所长高
期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媒体怎样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笔者认为,人物宣传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宣传人物事迹,弘扬主旋律,对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比如,远到几十年前的雷锋,近到几年前的袁隆平、李素丽,再到最近的常香玉、任长霞、许振超、马祖光等,有关这些优秀人物的报道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可见,加强人物报道,是
期刊
“随手组合同学电话号码,13岁少年猜中500万大奖”,不可否认,‘这样的“新闻”的确抓人眼球。更何况这个少年父母“双双下岗”,“家境十分贫寒”(2月22日《哈尔滨日报》)。另外,报道中还用赞赏的语气说这个13岁的少年早早地成了“小大人”,经常把父母给的坐车钱、买饭钱节省下来,每隔一段时间买一注彩票,“希望买彩票能中大奖,早日改善全家的生活条件,给爷爷、奶奶买一所大房子”。  看完报道,相信每个人都
期刊
2月4日的《新京报》上有则新闻,标题为“第四次群众安全感调查: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假如仅看新闻标题,还真有一种置身“太平盛世”的感觉,可仔细读新闻的内容才晓得,原来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是否感觉安全的问题,认为有安全感的九成公民中,选择“基本安全”的竟占近六成。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还有9.16%的公民选择了“不安全”。  暂且不说“基本安全”中究竟含有多少“不安全”的成分,仅仅9.16的认为
期刊
评论是一门说理的艺术。而评论中的“理”,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着的道理,是对客观事实的科学的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写作的艺术就是对事实的选择的艺术。  据事论理,事理融合,是新闻评论说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的“事”,主要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或者是已经见诸报端的新闻事实,它是进行说理的由头或者论据,或由实到虚,或以虚带实,或剖析缘由,或揭示意义,或印证对比,或辨明事理,
期刊
电视媒体毕竟不同于平面文字媒体,它“稍纵即逝”,难以在手中把玩,不像报纸那样可以反复阅读、品味。尤其是现在一开电视机就是几十个频道“恭候”,加上每个电视台都着力“拼杀”的电视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最响亮的一句话大概要算得上“用事实说话”了。这绝不是《焦点访谈》的一句宣传词,它标志着媒体表达观点要“用观点说话”的改变。在节目中
期刊
《联通中国》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在2004年9月1日新开播的一档新闻专题节目。节目时长20分钟,周一到周五播出。《联通中国》主要是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以最便捷的方式,迅速近距离接触新闻事实。  《联通中国》从栏目策划到栏目开播,用了很短的时间,关键是找到了一条栏目发展的主线:联通中国,让中国新闻在线。这也是《联通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联通中国”是栏目形式化的追求;“让中国新闻在线”是利用广播特点
期刊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现代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些都对现代报纸版面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到地市党报时事新闻版面,要想保持新鲜活力,赢得读者,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四平八稳、单调刻板的风格,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以简洁明快、气势磅礴的形象给读者以惊喜,以冲击;必须顺应潮流,树立现代意识,尽快与时代“接轨”。  一、主题鲜明。编排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