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评论”于“故事”之中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媒体毕竟不同于平面文字媒体,它“稍纵即逝”,难以在手中把玩,不像报纸那样可以反复阅读、品味。尤其是现在一开电视机就是几十个频道“恭候”,加上每个电视台都着力“拼杀”的电视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最响亮的一句话大概要算得上“用事实说话”了。这绝不是《焦点访谈》的一句宣传词,它标志着媒体表达观点要“用观点说话”的改变。在节目中,媒体自然要表明观点,但它不会直截了当地站出来“说话”,而是通过对“事实”的深入调查,让观众在看和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媒体欲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但是,主题有了事实作为载体还不够,事实要想“入耳人脑”,还要讲得动听,就让事实故事化。曾经有人问好莱坞一位著名的制片人,一部电影的成功主要靠什么?这位制片人说:“导演、演员都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有一个好故事!”对于电视来说,“一个好故事”尤其重要。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说,讲故事是一种很特别的报道方式:“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相对于娱乐节目来讲,属于理论类范畴的新闻评论节目容易显得干巴、空洞、枯燥,而人们又厌烦空洞的说教,那么,通过讲故事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应当是新闻评论节目可取的形式之一。布鲁斯·德希尔瓦说:“故事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件事情。当人们对某些事情感到困惑的时候,你用故事来帮助他们解开疑惑。就像这样,‘你不理解,是吗?那好,让我给你说个故事吧……’实际上,讲故事就是通过举例帮助人们进行理解。”
  不过,你采访的“事实”可能是一个好故事,但是,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怎么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罗伯特·M·奈特谈到报纸导语的重要性时曾这样说过:“即使你的话语像莎士比亚那样滔滔不绝,即使你的句子非常精练,即使你的说话运用了强有力的名词、动词和主动语言……即使你这些都做到了,如果你的导语平淡无味,可能照样吃不开。”奈特虽然是讲报纸导语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电视,尤其是电视评论节目来说,节目的开头——“导语”同样重要,有了好的“导语”,才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受众的眼球,最终完成“新闻评论”的任务。
  那么,新闻评论节目该怎样在一开始就讲好故事呢?就是说该怎样做到故事化介入呢?1995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可谓“故事化介入”的经典之作。全国林业劳模、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徐志民老人从1958年开始三十多年如一日植树治沙,使沙丘披上了绿装。然而,徐志民老人退休之后,当地的一些人却砍伐林木,几年的时间,当年的绿色又变成了黄色。作为新闻评论节目,当然是要歌颂徐志民老人的事迹,批评那些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砍伐树木的人,进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难圆绿色梦》用了别具特色的开头——演播室大屏幕背景画面:
  沙丘、蓝天,沙丘上一株小树一半已枯萎,另一半枝叶稀疏。远处一棵树的绿色树冠露在沙丘的上方,镜头从这里摇移至沙丘的深处,沙丘上已经干枯的树的特写叠画至沙丘上行走的一位老农,渐转为老农黄昏在沙丘上行走的镜头。播出内蒙古达拉特民歌:三十里的明沙曲十里的水,七十里的路我来寻徐志民你,我来寻你呀你不在,你在园子塔拉把树栽……(主持人):观众朋友,你现在听到的这首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山曲,唱的是一位老人种树治沙的故事,歌里的徐志民今年已经82岁了,他在园子塔拉种了一辈子树,耗尽了一身的力气。如今,老人腰弯了,腿瘫了,但是老人心里依然惦记着那个绿色的园子塔拉……
  画面:徐志民家中,原县林业局局长金琦等前来看望徐志民。
  (金琦)来看你了。
  (解说)这位来看望徐志民老人的人就是给他编山曲的老朋友金琦。今天,他又来到徐志民大儿子家里看望卧病在床的老朋友,同时也带来了周子塔拉的消息。
  或许,你已经厌烦了一些节目的空洞说教;或许,你并不太喜欢《焦点访谈》节目中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或许,你也不关心植树治沙问题,但是,当这“如诗如画”但又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出现的时候,你舍得把眼珠离开?于是,你锁定频道,情不自禁地看了下去。这就是新闻评论节目故事化介入的魅力!
  或许有人会说,舆论监督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故事化介入好办,因为舆论监督的事件本身就有故事性,可是纯粹的正面宣传类的节目就不好办,没法讲故事,更谈不上故事化介入了。我以为不然,只要用心,正面宣传类的节目依然可以有好的故事化介入方法。如《焦点访谈》播出的《传递生命热能的列车》是这样开始节目的:
  (演播室大屏幕背景画面:长沙十中教师李成一、天津中医院教授张大宁、列车长程士杰三人在一起的照片)
  主持人:现在您看到的这张照片记录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三个主人公,一位是长沙的患者,一位是天津的医生,一位是奔走在两地之间的列车长。早在1990年,长沙这位肾衰竭病的患者,开始接受天津医生的治疗,而他们两人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列车长和他的列车进行的,这种奇特的治疗方式持续了整整六年,创造了罕见的生命奇迹。
  (画面:患者李成一一家,李成一躺在躺椅上)
  (解说)六年前,年仅36岁的长沙市青年教师李成一正当年华,不料病魔突然不期而至……
  《传递生命热能的列车》节目用一张三人照片介人事件,主持人徐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现代社会的感人故事,听来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一样。事实上,新闻评论的故事化介入,就是节目开始要像讲故事一样,徐徐道来,用电视的行语来说,就是话不能太“硬”。
  既然节目的“开头”是“给全篇作品以音调”,那么我们在创作电视新闻评论作品时,一定要寻找出最合适的故事化介入方法,这样才能讲好整篇故事,也才能吸引人把你的节目看完。不要小看了新闻评论节目的开头,国学专家冯其庸先生说过:一篇文章可以有很多种开头的方法,可是最好的开头却只有一个!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燕赵都市报》在报业竞争的大潮中,锐意改革,运用“拇指定律”和“时针效应”的原理,进行区域媒体整合、创办了经营模式国际化的哑铃型报纸,以百万份的发行量占领了全省报业市场,探索出了一条省级晚报(都市报)在省内拓展品牌的成功之路。  记者:《燕赵都市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省级晚报(都市报)占领地方报业市场的路子,创立了著名的“拇指定律”和“时针效应”理念。请问,创立这个理念的背景是什么?  李
期刊
9月底在京揭晓的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湖北日报》的文字消息《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喜获一等奖。  从2003年6月1日9时开始,中华民族“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渐渐变成现实。当日,三峡大坝开始下闸蓄水,自这天始,未来15天内,蓄水将达135米高程。要知道,有了135米,三峡工程才能实现通航和发电,三峡工程的效益才开始显现。无疑,2003年6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是新闻
期刊
1月23日至30日,河南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分别在郑州市召开。经过去年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报道的初次“试水”,记者面对“两会”报道不像去年那样没底了。经验,使大河报报道的“两会”在同城媒体同题作文中略胜一筹。采访“两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更不敢有任何越轨行为,必须在画好的圈圈内“跳舞”。因此,报道“两会”,对党报来说,容易操作,而对于一张市场化的报纸,既要当好喉舌,
期刊
典型报道自延安整风前后在我国诞生以来,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60多年来,典型报道为推动党的各项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酝酿、制定、贯彻与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在有人认为它已走人“低谷”,“尤其与50~60年代的巅峰时期相比其社会影响力的广泛与深刻程度都显得逊色”①。难道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关于什么是“典型”和“典型报道”,其实,它们的学理界定非常清楚: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②,典型
期刊
春节假期刚过,《河南日报》从2月17日至20日,在一版连续刊出6位家在农村的记者回乡过年的见闻,这组《记者回乡过年札记》所散发出的亲情、乡情,并没有随着年节渐远而淡化,至今读来仿佛让人定格在那万家团圆的喜庆时刻,像是和记者一道“走亲串乡”,感悟着农村的新变化,感受着农民的喜悦和期盼。  这组报道刊发后即在记者家乡引起反响。2月23日,《河南日报》在二版头题又刊发消息:《俺村的事儿上报啦!》,予以跟
期刊
从2001年开始,虽然国内有人对每一年度的假新闻进行“评选”和曝光,新闻界反假新闻的呼声也很高,但虚假新闻依然层出不穷。综观2004年的失实新闻,其中新闻采访不规范和记者凭空捏造新闻的现象十分突出。    一、轻信新闻源,记者成了新闻源的传声筒    2004年12月,国内一家权威媒体报道了北京某神经学研究院院长、山西某中医专科医院董事长等5名中国人荣获诺贝尔贡献奖,四川某医药医学烫伤研究所所长高
期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媒体怎样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笔者认为,人物宣传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宣传人物事迹,弘扬主旋律,对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比如,远到几十年前的雷锋,近到几年前的袁隆平、李素丽,再到最近的常香玉、任长霞、许振超、马祖光等,有关这些优秀人物的报道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可见,加强人物报道,是
期刊
“随手组合同学电话号码,13岁少年猜中500万大奖”,不可否认,‘这样的“新闻”的确抓人眼球。更何况这个少年父母“双双下岗”,“家境十分贫寒”(2月22日《哈尔滨日报》)。另外,报道中还用赞赏的语气说这个13岁的少年早早地成了“小大人”,经常把父母给的坐车钱、买饭钱节省下来,每隔一段时间买一注彩票,“希望买彩票能中大奖,早日改善全家的生活条件,给爷爷、奶奶买一所大房子”。  看完报道,相信每个人都
期刊
2月4日的《新京报》上有则新闻,标题为“第四次群众安全感调查: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假如仅看新闻标题,还真有一种置身“太平盛世”的感觉,可仔细读新闻的内容才晓得,原来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是否感觉安全的问题,认为有安全感的九成公民中,选择“基本安全”的竟占近六成。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还有9.16%的公民选择了“不安全”。  暂且不说“基本安全”中究竟含有多少“不安全”的成分,仅仅9.16的认为
期刊
评论是一门说理的艺术。而评论中的“理”,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着的道理,是对客观事实的科学的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写作的艺术就是对事实的选择的艺术。  据事论理,事理融合,是新闻评论说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的“事”,主要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或者是已经见诸报端的新闻事实,它是进行说理的由头或者论据,或由实到虚,或以虚带实,或剖析缘由,或揭示意义,或印证对比,或辨明事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