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一位很有音乐修养的人。他能弹琴、击磬、鼓瑟、唱歌、吹唢呐。他鉴赏音乐也很内行。如听了周代的两首古曲《韶乐》、《武乐》后指出:《韶乐》旋律优美动听,内容也很完善;《武乐》也很美,但内容不够完好。孔子还收集了许多民歌,整理出千古流传的《诗经》。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他设立的“六艺”中“乐”居第二位。孔子曾说过:听了好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他是把音乐当作最佳“精神营养品”的。
  在各种乐器中,孔子最喜欢古琴。著名的琴曲《幽兰》就是他怀才不遇时见到幽谷中盛开的兰花,触景生情的杰作。周游列国时,孔子身边总是离不开古琴。孔子和他的学生曾被困于陈蔡。粮食不够吃了,孔子却仍非常乐观,照样弹他的琴,可见孔子对音乐是何等的喜爱。
  孔子曾拜师襄为师,学习古琴,有一次,弹奏一首琴曲,一连弹了十天还在弹。师襄说:“可以了,再换一首新曲弹吧。”可是孔子却认为自己只学会了弹奏旋律而没掌握好节奏。继续弹那曲子。过了一会儿,师襄又说:“可以了,节奏全掌握了,换首新曲弹吧。”但孔子觉得还没掌握好乐曲要表达的感情,还是不换新曲。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听到他的琴声已能很好地表达出曲子的感情了,就再次劝孔子改学新曲,但孔子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内心感情,继续练那首曲子。又过了好几天,孔子正在专心弹琴,弹完后发现师襄站在他身后,孔子便高兴地对师襄说:“我了解到了作者的为人,他高高的身体,脸色黑红,两眼有神,很有远见,具有王者风范。这首曲子好像是周文王创作的,除了他,别人是写不出也弹不好这么好的曲子的。”
  师襄听后,大吃一惊,对孔子说:“这首曲子真的是周文王作的,叫做《文王操》。”
  孔子高兴地对师襄说:“我现在可以学新的曲子啦。”
其他文献
摘 要: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途径并非唯一的,但在这些途径中,笔者还是倾向于探究式教学,或者说,仍然要将探究式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策略  近年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普及,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相映成趣的现象. 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就提出,而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则于十年前推行,后者成为实现前者的希望所在. 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当指挥教师教学行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受各种元素的影响.幼儿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元素的内在价值,积极探寻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丰富策略,从而在实践和反思的双
课堂教学中时常存在着学生“走神”的现象,其本质是一种“治理疲劳”现象.究其根源,与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教师教态的呈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课堂教学内容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以处理数学问题为载体,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角度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的具体内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仁们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数学问题;反思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一直是一线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学科在高考科目的总分中所占比重
摘 要:变式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从传统的数学教学至新课程数学改革,变式教学的模式一直是高效教学的典型代表,其为我们高考应试、复习教学带来了简捷、高效、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实施以来,在教育方式不断发展和革新的今天,变式教学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发生自我的改变,本文从变式教学不同实施途径入手,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式教学;途径;原则;目的性;主动性  变式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特有
微粒观是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必备思想方法,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能起到启发、引领、启迪、助推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常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种思想的渗透与引领,让学
1.欢欢、笑笑和乐乐三个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rn2.他们三人的爸爸虽然职业不同,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司机,但却很谈得来,他们也是好朋友.rn3.欢欢的爸爸不是教师.
摘 要:现代教育愈加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在学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如何强化学生的这一能力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制胜高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 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要培养起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
何谓“本色”?《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由此,我们说的语文“本色教学”,即是教师通过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