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是为了更好的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aaaq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单取决于教师的教,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时,才能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说,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要利用情、趣、美等方面因素,使学生、教师两者和谐共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课堂教学谈几点想法:
  
  一、设置悬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何恰当地设置一些诱发性的问题情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设置问题情景必须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要与生活与密切关系,二是要能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三是要注意问题的起伏,达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课的开始我这样问:老师手里有一个三角形,为了布置教室我们需要很多个和这个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你能帮老师画吗?想想可以怎么画?问题一出,同学们个个忙活起来,不停地想着、画着,有的还和周围同学讨论。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能自主地去研究、探讨,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让老师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也更符合二期课改精神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欧拉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纯的数学板书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将具体的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从枯燥的、抽象的概念中拉到实践中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与数学同行”这一章引入教学对,我是这样设问的:“你知道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这时我借助计算机设计一组动画:让一只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一上一下颠簸着前进。学生见了哄堂大笑。我借助这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颠簸?一学生回答说:“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行进起来当然感觉颠簸”我再问:“难道坐在没棱没角的车轮的车上就不会颠簸吗?请同学们再看屏幕。”屏幕上出现一只坐在椭圆形车轮上的小猴子仍在上下颠簸前进。“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端坐在圆形车轮车子的小猴子在平稳地前进,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保持不变的道理。通过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得以进行。
  
  三、动手操作。突破思维障碍,使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动手能力较强。要在充分发挥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探索解题的策略,让从“学数学”向“做数学”转变。如:我在教授初一数学新教材《从不同方向看》的“做一做”时,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用5个小立方块搭几何体,尽可能搭出不同的几何体,再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自己搭的几何体并画出它的三视图,一个人搭一个人画。完成后选取代表一个、一个的自己当小老师上讲台评讲、解说,让同学们判断其正误。在课堂最后,还有一名学生把四个在底层摆放成正方形,还有一个在上面正中央,错落摆放,让他摆放在讲台上。这是其他学生所没有做到的,也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利用学生自己创设的情境,组织学生们一起观察一下这个几何体,然后再画出它的三视图。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情趣,又拉近了知识点与学习生活的距离,而且降低了理解的坡度,很快掌握了新知,更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四、学以致用,调整学习状态,使学生科学参与学习。
  
  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由于课堂思维强度较大,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玩”,给他们创设一个充满快乐的“创造”天地,科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七年级数学“走进图形世界”这部分知识教学完后,我专门设计了一节数学活动课,课的内容是同学们自行设计图案,材料是用学生认识的几种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等。课前先提出要求:“可以用任意个已学过的图形拼组成任意图案,内容健康最好有主题,最后把同学们自己设计的图案放到投影仪上映示,经大家评比后选出10名‘设计大师’。”‘让我们比比看谁心灵手巧,设计的图案最美。”在我的引导下,又从这10名设计大师中决出了一、二、三等奖。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和参与情境,搭建更多的参与舞台,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参与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心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真正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
  [2]朱兴国,黄彩英研究性学习教学实施一例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影响西北地区城乡中小学进行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促进西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影响因素;陕西城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北地区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资料确保研究的理
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图、文、声、色并茂以及活动影像于一体,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并通过屏幕显示、打印或传输,完成一系列随机性的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代表了电化教育发展的趋势,必将影响学校教育、远距离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现代教育媒体,‘将迅速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成为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多媒体在教
【摘要】争取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已成为招生中的重要任务,如何突出自己的专业亮点,采取有效方式吸引考生及家长的注意力,争取到丰富的、高素质的考生,扩大办学规模等,这些都无疑对招生宣传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此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招生宣传 生源不足 专业亮点 招生途径 注意事项    一、招生宣传的意义    招生宣传实施是争取生源,特别是高质量生源的需要。充足的生源是各院系生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展开,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学困生”问题在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第一、学生自身原因。首先,“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分不清哪个概念是研究两个图形问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研究图形本身的特殊
[摘要] 本文笔者从小学数学教育课堂知识的教育实践出发,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理知识教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出了丰富的分析和见地,颇有创造性的给了广大教育者生动的一课。  [关键词] 主动探索;教学;数学知识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在培养和发展小学生主体性方面起着极
【摘要】语文最实用的功能一是表达,二是阅读。习作教学一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产生习作欲望;二是积累习作素材,解决“有米下锅”;三是交给习作方法,能够动笔作文。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加强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训练 真情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应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把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落实到日常教学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关键词] 关注;发展;生成;问题情境    依据《课标》理念,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这一单元时,着重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师:同学们,“六一”节那天,我们要在班里开一次联欢会,要用气球把教室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哪种颜色的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摘要 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趣味性、生活性、有效性、多样性、层次性原则。  关键词 爱学 乐做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双基训练,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往往也是为应对应试教育而产生的脱离实际的内容,大量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抄写训练。这种作业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觉得语文烦、理解难,学起来也没什么意思。随着课程改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对学生数学学业评价要多元化、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