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替代是语篇衔接特别是结构衔接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是英语语篇还是汉语语篇都使用替代来保证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近年来,人们对于转喻的研究增多。研究表明,转喻比隐喻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不仅是词语和概念之间的转换过程,也可以是更深层次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意义上的关系。替代是词语之间的替代,而转喻本身就是一种替代,所以我们认为替代在根本上就是一种转喻关系。实际上,国外的Abdul Gabbar Mohammed Al-Sharafi和国内的魏在江已对转喻的语篇功能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证明,转喻确实具有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功能。本文将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功能语言学,利用转喻思维来进一步解释语篇的衔接手段——替代,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篇章。
一、“替代”的解释
胡壮麟指出,替代是语篇结构衔接的一个手段。结构衔接是对语篇中某一词语、词组或小句,通过同语篇中的另一个预设结构作句法结构的比较,回指本结构中某些未明确出现的词语、词组或小句。他在接受王立、赵元任、韩礼德—哈桑等人的结构衔接的原则的基础上,将替代进一步分为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和小句替代。下面我们以名词替代为例来了解胡壮麟对于“替代”的解释。
(1)Jimmy:(pointing at cliff) he gets more like a little mouse everyday,dosen’t he?He really does look like one.(Osborne: Look Back in Anger)
在英语中,“one”可以用来替代一个名词词组,在上例中“one”用来替代前文中出现的“a little mouse”,从而避免重复,达到语篇衔接的效果。
我们认为,胡壮麟对于“替代”的解释强调在同一语篇内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替代关系,从而构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但是他忽略了语言外的意义,如外指和语篇的认知过程。
二、转喻理论简介
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用某事物的名称替换相邻近事物名称的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发现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Lakoff认为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他提出了理性认知模型ICM,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而转喻就是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Langacker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参照点通常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通常由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依据。Ruiz de Mendoza等人把转喻看成为意义详细描述的过程,这一过程要么包括一个认知矩阵域的扩展,要么包括一个认知矩阵域的减缩。Radden
近年来,人们对于转喻的研究增多。研究表明,转喻比隐喻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不仅是词语和概念之间的转换过程,也可以是更深层次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意义上的关系。替代是词语之间的替代,而转喻本身就是一种替代,所以我们认为替代在根本上就是一种转喻关系。实际上,国外的Abdul Gabbar Mohammed Al-Sharafi和国内的魏在江已对转喻的语篇功能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证明,转喻确实具有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功能。本文将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功能语言学,利用转喻思维来进一步解释语篇的衔接手段——替代,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篇章。
一、“替代”的解释
胡壮麟指出,替代是语篇结构衔接的一个手段。结构衔接是对语篇中某一词语、词组或小句,通过同语篇中的另一个预设结构作句法结构的比较,回指本结构中某些未明确出现的词语、词组或小句。他在接受王立、赵元任、韩礼德—哈桑等人的结构衔接的原则的基础上,将替代进一步分为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和小句替代。下面我们以名词替代为例来了解胡壮麟对于“替代”的解释。
(1)Jimmy:(pointing at cliff) he gets more like a little mouse everyday,dosen’t he?He really does look like one.(Osborne: Look Back in Anger)
在英语中,“one”可以用来替代一个名词词组,在上例中“one”用来替代前文中出现的“a little mouse”,从而避免重复,达到语篇衔接的效果。
我们认为,胡壮麟对于“替代”的解释强调在同一语篇内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替代关系,从而构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但是他忽略了语言外的意义,如外指和语篇的认知过程。
二、转喻理论简介
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用某事物的名称替换相邻近事物名称的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发现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Lakoff认为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他提出了理性认知模型ICM,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而转喻就是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Langacker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参照点通常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通常由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依据。Ruiz de Mendoza等人把转喻看成为意义详细描述的过程,这一过程要么包括一个认知矩阵域的扩展,要么包括一个认知矩阵域的减缩。Ra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