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资料;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A)—0053—01
  
  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70%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落实课外阅读是何等重要。课外阅读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还能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能力。但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很少。那么,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呢?
  一、开发高质量的阅读课程
  笔者认为,只有开发高质量的阅读课程,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阅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系,根据“主题性教育、经典性熏陶、系列性建构、阶梯性发展”的原则,开发与现行教材相匹配的校本阅读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一般说来,每班每周可安排不少于两学时的课外阅读课,由老师带领学生到阅览室自主阅读,或者提前到图书馆借几十本书供学生在教室里阅读,或者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百家讲坛”或由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片等。
  二、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
  新课标建议学生应在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共不少于150万字。这一目标列出了建议学生诵读和课外阅读的篇目及字数要求,每个班级可以要求每个学生一年订阅一报一刊或买一部名著,让图书、报刊在班内有序地传阅,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应按学生人数配备多样化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籍、报刊,包括多媒体音像资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落实可操作的阅读计划
  学校可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目录,确定扩充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对比性阅读和探索性阅读的书籍及进度。在明确课外阅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阅读计划。为将阅读计划落到实处,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筹零碎时间强化阅读的良好习惯。一个学生如果每天能读书15分钟,以一般读者每分钟读300字计,一天可读4500字,一年就可读20本书左右。
  为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一定要检查阅读课程的实施情况:一是每周抽查学生的读书报告、读书心得、评价或摘抄等;二是定期举行有效的问卷调查,比如,开列10位名著作者,10个文学形象,让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探究人物形象特征或发表自己的评论,及时上交问卷,教师做点评;三是指导教师应随机抽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提供可选择的阅读内容
  每学期由教师提供参考书目,并让全班学生自荐科学、人文方面的图书报刊,然后指导学生从中选择对自己成长最有价值,或者能解决学习问题的书刊阅读。课外读物可以是传世经典、中外名著、流行佳作和一些时代新著,可以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人物传记、历史读物、科普知识和生活读物,还可以是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相关的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读物。总之,阅读资料的种类要丰富,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五、指导恰当的阅读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外阅读中如果是搜集、处理信息,了解情况的信息式阅读,教师可指导学生用速读法;如果需要对读物逐字逐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则指导学生用精读法;如果只需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的大概内容,则指导学生用浏览法。另外,还有跳读法、扫读法、猜读法等。总之,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养成边读书边积累、边阅读边思考、边想象边批注等基于思考的阅读习惯,以达到自主、高效阅读的目的。
  六、强化激励性的阅读评价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能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研读原著、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编辑:沈丽琼
其他文献
一、土地财政的产生与内涵自国务院1990年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出让开始,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城市中工业、商业用地的大规模开发,以土地出让金为核心的土地财政成为推动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教育理念;   组织者;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B)—0028—01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正在接受严峻的挑战。当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班主任工作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和影响。  众所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生态;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5(A)—0076—0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严重破坏等现象。因此,从生物学角度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堂
我国是世界上家鹅品种最多、驯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江苏地区人民对鹅肉、鹅肝、羽绒等鹅产品有着广泛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江苏南部地区种鹅饲养的关键技术,通过对鹅生长条
通过L16(45)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优选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以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作为考查指标,以各实验方
<正>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可以讲述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的故事进行导入,也可以设置悬念
对大叶碎米荠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叶碎米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索,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限量指标,是一种值得开发的绿色
本文研究了杏花花粉、茶花花粉、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荷花花粉、荞麦花粉、玫瑰花粉、五味子花粉等八种花粉醇提物对酪氨酸酶的二酚氧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八种花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态思想;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63-01    当我们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的步伐进入21世纪,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生活的同时,却发现我们每天必须面对人口膨胀、大气污染、江河湖海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带来的生态恐惧。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利用思想品
<正>尽管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有限的,但他们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创造潜力,他们的思想是无限的。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立足于有限,追求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