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二十二)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n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介绍了反辐射导弹的一些知识,这期谈谈反辐射导弹载机平台的选择以及发射条件。虽然反辐射导弹的被动雷达制导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方式,但需要载机在发射前提供对方雷达目标的定位和火控瞄准信息。

导弹载机平台的选择及发射条件


  防空压制飞机(即反辐射导弹发射载机)可分为专用的防空压制飞机和具备防空压制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前者是专用的电子战飞机,挂载反辐射导弹执行反雷达任务,比如美国EA-6B、EA-18G电子战飞机后者是指可挂载反辐射导弹的多用途战斗机,比如可挂载Kh-31P的苏-30MKK战斗机。
  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如美国EA-18G,具备完善的电子战能力,机上配备了比普通战斗机更多的电子设备和天线,具备全向辐射定位能力,可以为反辐射导弹提供精确的目标定位和火控信息,具备极强的反辐射作战能力。但专用的电子战飞机造价昂贵,用途单一,效费比有点差,所以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有能力研发和装备,包括许多欧洲发达国家都已经放弃了专用电子战飞机的发展。我国的“飞豹”战斗机在配备了电子侦察与干扰吊舱后,也变成具备伴随干扰能力的电子战机,其性能虽较EA-18G有所不及(我国对应EA-18G的其实是歼-16电子战型),但“飞豹”凭借较大的起飞重量和外挂能力,可挂载电子战吊舱和反辐射导弹执行反雷达作战任务,可获得比普通战斗机更强的防空压制能力。
美国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
美国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EA-18G 翼尖配备的ALQ-218 电子吊舱,可对辐射源目标进行精确定位

  此外,专用的防空压制飞机并不只局限于电子战机,普通战斗机在挂载专用的电子侦察吊舱后也能达到或接近专用电子战机的防空压制能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F-16CJ战斗机,以F-16为基础,通过加挂AN/ASQ-213目标指示吊舱为“哈姆”反辐射导弹指示目标。AN/ASQ-213吊舱的被动接收非常灵敏,能接收前方180°方位的防空雷达发出的细微电磁辐射能量,并能快速锁定方位,识别雷达系统的种类和型号,为“哈姆”导弹提供明确的目标参数。F-16CJ在加挂AN/ASQ-213吊舱后,具备了与专用电子战飞机相近的防空压制/反雷达作战能力,从普通战斗机摇身一变成为“电磁杀手”。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预警机、大型侦察机等ISR飞机配备的先进电子侦察系统对辐射源进行定位,然后将精确的目标定位和火控信息传送给挂载了反辐射导弹的普通战斗机,由战斗机发射导弹打击对方的雷达目标。据称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戰斗机就可以利用ZDK-03预警机提供的电子侦察和目标定位信息,发射反辐射导弹精确打击雷达目标。
美国F-16CJ“野鼬鼠”战斗机,可见其机翼下挂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
F-16CJ 上的ASQ-213 吊舱,可为“哈姆”反辐射导弹提供目标指示

  普通战斗机由于大部分载荷都被用于武器挂载和油料装载,很难像电子战飞机那样配备较多的电子设备和收发天线,其机载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系统相对而言非常“简陋”。不过好在被动雷达制导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条件比较宽松,当机载设备比较“简陋”时,反辐射导弹也可以采取比较“简陋”的作战方式来达成作战目的。比如我国苏-30MKK、歼轰-7A及歼-11等战斗机在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后,可以凭借机载全向雷达告警系统获得辐射源的大致方位,然后为反辐射导弹提供目标的火控数据,反辐射导弹发射后再自行攻击目标。不过机载雷达告警系统属于自卫性质的电子战设备,对辐射源的精确定位能力比不上专用电子侦察设备,在挂载相同的反辐射导弹时,其防空压制能力要远逊于电子战飞机,一般只用于自卫性质的防空压制。
  不过话说回来,近些年来机载雷达告警系统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现代先进战斗机配备的雷达告警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反辐射导弹的发射要求。美国海空军现役的F/A-18、F-15、F-16战斗机各自配备的AN/ALR-67、AN/ALR-56、AN/ALR-69等型号的雷达告警接收机都能与“哈姆”反辐射导弹配合,据称精度可以直接为“哈姆”导弹提供火控数据,这也与“哈姆”导弹的实际使用射程较近有关(一般都在数十千米的近距离内,这个距离机载雷达告警系统的测向精度能够满足制导精度要求)。而F-22战斗机的AN/ALR-94雷达告警系统号称是有史以来战斗机上装备的最有效的被动探测系统之一,被认为是F-22上技术最复杂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F-22没有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的缺陷。AN/ALR-94能提供360°方位覆盖,无源侦收460千米外的目标辐射,而且频率覆盖范围极宽(0.5~20GHz),包括从UHF波段到X波段的绝大部分类型雷达,能被动探测的雷达信号类型也很多样,这意味着无论是远程警戒雷达还是火控雷达都难以逃脱AN/ALR-94系统的“法眼”。许多雷达反侦察技术在AN/ALR-94面前也是无效的。根据相关资料,AN/ALR-94的精度已经具备了为远程反辐射导弹提供目标定位和火控数据的能力。
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斗机(上)和ZDK-03 预警机配合,可以发射反辐射导弹精确打击雷达目标

  不过,一些连雷达告警机都没有,或者雷达告警机非常落后的老式飞机,只依靠反辐射导弹的被动雷达导引头也可实施攻击。这种方法是,在载机飞行过程中导弹导引头处于工作状态,利用导引头对辐射源进行被动探测、定位与识别,并将相关的目标信息显示在飞行员座舱显示器上。在这里,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是唯一的被动电子侦察设备,是一种最“简陋”的被动探测方式。因为反辐射导弹导引头不但各种被动探测性能指标要逊于机载无源侦察系统,最关键的是它的观察视场也要远差于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即不具备全向被动侦察能力。这种情况反辐射导弹往往难以采取一些更为灵活的攻击方式,比如“发射后锁定”。“发射后锁定”就是指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在探测到辐射源信号后,将目标的相关信息导入导弹制导系统,只要目标进入了导弹的射程内就可以发射导弹,不管目标是否在导弹导引头的探测范围内。反辐射导弹发射后先在自动驾驶仪的控制下按预定的弹道进行自主飞行,等接近到目标的一定距离内后弹上导引头再自行捕获、锁定目标。这种攻击方式作战距离较远,作战灵活性非常高,反应速度也很快,这在争分夺秒的反辐射作战中是非常关键的。“发射后锁定”只有在战斗机配备了相关的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后,或者战斗机预先就通过外部侦察平台获得了目标的准确数据后才有可能实现。当老式战斗机只能依靠导弹导引头进行被动探测时,就只能采取“发射前锁定”,这很难满足现代战争的反辐射作战要求,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机载电子侦察设备一般都具有全向侦察和接收能力
机载雷达告警装置
“楔尾”预警机机尾的被动侦察天线
AN/ALR-67雷达告警接收机的系统组成

  此外,在執行反雷达防空压制任务时,反辐射导弹往往需要与其它精确制导空地武器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最好的作战效果。比如战斗机可挂载光电瞄准吊舱或前视红外吊舱,从而具备一定的对地侦察和目标指示能力,以支持激光制导炸弹、空地导弹等精确制导空地武器。反辐射导弹主要负责打击防空雷达,其它制导武器则负责攻击防空系统内的其它目标,如导弹发射车、指挥控制车、弹药装填车等等,两者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彻底摧毁敌方防空导弹阵地的目的。其它的制导武器还可用于清除可能对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构成阻碍的敌方相关防御设备,比如雷达诱饵、告警装置、各种中近程拦截武器等等,为反辐射导弹对雷达目标的打击清除障碍。如果是在执行反舰作战任务(比如对敌方“神盾”舰或其它防空舰的压制和打击),反辐射导弹可与反舰导弹同时使用,可以迫使敌方舰载雷达暂时关机,从而有效降低敌方舰空导弹系统的作战效能,间接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
挂载了国产电子吊舱的苏-30 战斗机

反辐射导弹的使用灵活性


  说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反辐射导弹的使用灵活性非常高,与其它类型的精确制导空地武器不太一样。一般战斗机在挂载其它类型的空地武器时,往往还需要挂载侦察、定位、瞄准、指示等吊舱,提供目标信息支援,即使是苏-30MKK、F-15E这类典型的战斗轰炸机也不能例外。或者战斗机通过数据链接收其它空中侦察平台间接提供的目标数据,从而为导弹提供精确的火控、瞄准信息。而反辐射导弹采用被动制导,就好比是士兵长了一双视力超强的眼睛,在没有任何外部光照的帮助下,可以凭借超强的眼力发现远处在黑暗中打手电的僵尸,然后士兵寻着光亮找到僵尸并一砖拍死。显然被动制导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方式,因为士兵在寻找僵尸的过程中不需要指挥官参与其中。被动制导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反辐射导弹在发射后对载机的依赖非常小,载机甚至可以在发射后立刻脱离战场,由反辐射导弹自行锁定并攻击目标。而且被动雷达制导与红外制导、电视制导等其它被动制导方式相比,由于后两者利用的电磁辐射信号(红外线和可见光信号)不但可以由人工设备产生(如发动机尾焰或作战装备自身产生的光源),也可以是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自然辐射现象(如常温下物体自然辐射/反射的红外能量或可见光光线),因此两者天生就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如何将目标从自然背景环境中识别和区分出来,是其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某些情况下必须要“指挥官”参与(比如对目标进行人工识别和对导弹进行干预)。而被动雷达制导利用的是对方人工电子设备(雷达或电子战装置)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不存在其它多余的辐射源干扰(自然界中一般不存在或很少存在微波频段的自然辐射现象),这也是反辐射导弹作战灵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狙击手”XR 光电瞄准吊舱
机载光电侦察系统拍摄的目标图像

  其次,被动制导的一大特点是,越靠近目标则目标的信号辐射值就越强烈,越有利于导弹的制导精度。虽然寻的制导也具备这种特性,但在被动制导方式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被动制导是目标主动暴露自身,因此只需要获得目标的大致方位即可,甚至完全不需要目标的方位,导弹发射后再自行寻找目标。对于反辐射导弹来说,只要获得了目标的角度信息,就足以构成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条件,而其它的对地攻击方式往往需要事先获得目标的精确坐标。
  最后,被动雷达制导的有效作用距离往往比主动雷达和半主动雷达制导更有优势。这其实很好理解,主动雷达制导和半主动雷达制导是士兵或指挥官用灯光照射僵尸,然后灯光再反射回来由士兵接收,这道灯光是来回“双程”的。而被动雷达制导则相当于是僵尸打着手电主动用灯光照射士兵,这道灯光是单向“单程”的。那么在同样亮度的灯光下,后者可以实现比前两者更远的作用距离。正因为如此,反辐射导弹可以实现较远的制导距离,这也是其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苏-30MK 战斗机发射Kh-31P 反辐射导弹

俄罗斯“道尔”防空导弹系统具有很好的机动性

美苏空军的反辐射作战方式


  苏联空军与美国空军的反辐射作战方式是非常典型的,两者有着一些很有意思的区别。苏联空军的反辐射作战主要靠专用电子战飞机提供的敌方雷达数据,其反辐射导弹在地面准备时,就按照事先得到的情报装订好目标数据信息,之后战斗机升空在对方的防空导弹有效射程之外发射反辐射导弹,进行远距离的反辐射打击。苏联的反辐射导弹的射程通常都比较远,属于典型的防区外防空压制武器。而美军的反辐射作战方式与苏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美军F-4G、F-16DJ、EA-18G等战斗机在挂载“哈姆”反辐射导弹时,其打击半径仅有20~25千米左右,这个距离要小于绝大多数中程防空导弹的射程。很显然,美军的这种反辐射作战方式更适合用于对付近距离内随机出现的敌方雷达目标。苏联的反辐射作战方式则更适合对位置较为固定的中远程防空系统进行远距离压制打击,为后续攻击机打开通道。这种方式并不适合用于对付随机出现的雷达目标,是一种较为死板的作战方式。
  美苏之所以选择了不同的反辐射作战方式,是因为两国国情以及两国军队作战定位的不同。美军在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以强凌弱,所以需要防范弱小对手可能出现的游击性、设伏性的防空作战。尤其在最近几场局部“不对称”战争中,美军空中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对手的数量众多的中近程地空导弹和高射炮系统。
  美国空军装备的B-2战略轰炸机和F-117A战斗轰炸机虽然都具备了良好的隐身能力,但其飞行速度慢,机动性差,在白天使用时还容易被目视发现,因此面对对方突然出现的防空打击时,生存力堪忧。这种“不对称”式的防空打击,对于美军战机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威胁,即便是老式防空系统也可能会取得战果,比如击落那架F-117A的竟然是南联盟军队的老式萨姆-3防空导弹。而随着新世纪以来各国军队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俄制机动式防空系统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比如“铠甲”S1、“道尔”M2,甚至更先进的S-300P和S-300V防空导弹系统都开始进入小国军队服役。这些机动式防空系统性能先进、使用灵活、生存力强,并且具备了很强的攻击突然性,可以令对手防不胜防。所以美国空军要求战斗机必须具备一定的对付随机出现目标的反辐射作战能力,其反辐射导弹的重量小,平台的适应性好,但射程偏近,适合对付近距离内突然出现的目标。而苏联的作战环境则大不相同。苏联空军在作战中面对强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比如美军以及美國的北约盟军),对手一般都有先进的大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因此苏联空军的反辐射作战呈现出了一种“空中突击”式的作战方式,强调反辐射导弹的远距离大射程攻击,以对防空系统远程压制,为其它作战飞机的进一步行动提供保障。这是两者在不同作战环境下产生的不同作战需求,并不存在谁优谁劣一说。当然,对于强国空军来说,如果能同时具备这两种典型的反辐射作战能力,无疑是最理想的,可以在各种作战环境下都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威胁,并达成最理想的反辐射作战和防空压制效果。
  [编辑/山水]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25日至3月6日,为期10天的美泰“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在泰国湾举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的“美国”号两栖攻击舰( 题图) 搭载F-35B战斗机首次在亚太地区亮相,在2月28日演练了制空作战和两栖登陆作战等科目。  “美国”号是为了替换较为老旧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在去年12月6日来到佐世保海军基地的。今年春节期间,“美国”号还在东海海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隅”级登陆舰进行了海
小学科学是一门体现“以人为本”的全新课程,其大部分知识都需要学生去亲身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发现、理解和运用。实践活动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手段,《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地处浙江省仙
【摘 要】问题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寻求科学的方式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品德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学习策略,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驾驭探究方向,追寻问题深度;引导学生采取科学方式解决问题,强化学生主流价值,经历道德体验,以疑激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等能力。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 小学品德  问题探究式
1943年秋,美英在欧洲战场开始全面启用电子对抗措施,德国防空雷达的整个频率范围都受到了金属箔条和电子干扰的双重打击。为了驱散干扰的迷雾,德国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最终也未能抵挡盟军的强大攻势。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在第三帝国走向覆灭之际,德国在电子战领域垂死挣扎的历史。  德国雷达的抗干扰装置  事实上,德国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起步很早。1942年,英军空降兵奇袭了布鲁诺瓦尔的雷达阵地,将一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想提高劳动与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根据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特点,从“提高参与度、落实技术点、倡导新设计”这三方面来入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有效性 技术点 问题情境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浙江省劳动与技术教材自改编以来,其主题活动式的内容编
小学低段体育课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及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制约,可利用的教学器材种类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场地,都是根据现行成人体育竞赛项目的标准而制定生产的。这些成人化体育器材、设施并不符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也有一些器材虽然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但价格昂贵,多华而不实。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有
每个学期的期末家访,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的传统。期末考后的第二天,我就跟着副班主任穿梭、忙碌于杭城的大街小巷。我乐意和家长坐下来,谈我们共同爱护的孩子的情况;我愿意看到孩子们期待我们去的样子。我一直对自己的爱心充满自信。可是,自打那短短的几分钟发生的事以后,在这整个寒假期间,我都时不时会反思起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来。曾多次想记录下这整件事的前后经过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但发现,用文字表达有时也是那么苍白。
【摘 要】“即兴创作”作为“创造”领域的重要内容有着积极的活动意义,是提高学生音乐技能的必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即兴创作”却常常因种种原因被教师束之高阁,成为音乐课堂中较为薄弱的一块。针对此现象,可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结合绘本内容的打击乐即兴创作教学,利用绘本内容替代对于小学生来说复杂生涩的曲式,便于学生理解,更利于学生创作灵感的发挥。  【关键词】绘本 打击乐 创作 小学低年级  “即兴创作”作为
朝辞蜀地彩云间,千里南海半日还。中国空军运-9机群近日从西部某机场出发,奔袭数千公里,抵达南海某岛礁进行空投演练后,于当夜返回。这是国产中型运输机首次实施长航程海上训练,标志着运-9飞机已全面形成战斗力。  当天清晨,川西某军用机场薄雾还未散去,数架运-9飞机便腾空而起,一路穿越崇山峻岭和重重云霭,翱翔在海天之间,机翼下,湛蓝的海面、雪白的浪花和过往的舰船清晰可见。午后时分,机群抵近位于南海的某岛
笔者曾有幸参加了县小学劳动与技术“学为中心”主题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活动中笔者选择了浙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的《布块的缝合》一课作为展示。本节课通过了解回针缝法和藏针缝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这两种针法的缝制技能,最终实现利用回针法和藏针法来缝制一个蝴蝶结的教学目标。  在准备这次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应该准备怎样的示范操作,才能成为学生操作训练的摹本?怎样合理的运用示范,才能让学生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