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中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范生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教育岗位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教师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手法的因材施教教学。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为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实际教学的操作实践,将教育实际工作与基础理论知识衔接。本文结合在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的教育实践,探究教育实践中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一、实践中的专业发展路径
  (一)理论的实际联系
  在师范生的专业学习中,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学、教学法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让教学有理论依据可循。理论的确立相当于一幢大楼的根基,顺着理论的线索发展枝叶,建起教学的基本构架。但内容物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节课都有不一样的课程开展环境。教学需要结合政治时事背景、所处地域特点等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滘新城小学着力“以教育之美,立时代新人”的立美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开展丰富的校园特色活动和课堂环节,不偏离理论的方向,紧扣时代潮流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打造立美校园,给实践中的师范生打造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范本。
  (二)教学适应发展
  许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模式,会产生不适应反应。在教育实践中,师范生的实践内容和职业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职业的适应发展速度。最突出的是角色的变化,需要从知识接受者学生的身份转变到知识传授者教师的身份。从知识吸取者到知识传授者的过渡并非易事,对知识理解也要从自己意会变为言传于他人。师范生需要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儿童的思维角度去分析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结合实际环境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在实践见习中,新城小学语文课组的老师在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的实现过程中,采用“故事大王”“连环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增强课堂互动的同时,也让教师更轻松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师范生来说,无疑是适应教师身份的快速途径。
  新城小学的教师团队是一支团结向上并充满活力的队伍,有年轻的血液,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让学校的教育理念更贴合学生(儿童)全方位发展的需求。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作为师范生,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支教师队伍带来的亲切感和进取精神。如学校的课间操,将传统的跳绳、武术等体育项目与音乐舞蹈联系,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响应阳光运动的号召;新老教师互相吸取优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思维高度切入课堂; “以教育之美,立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各方面技能得到发展,不仅是坐在充斥着立美校园特色的教室里上课,更是走出教室,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兴趣队伍,培养爱好,提升美学深度。
  (三)技能多元化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授能力,还需要有多方面、涵盖所有学科的技能引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在语文学科叙述课文、数学学科表现数字中的情景等教学环节中,需要有一定的肢体表达能力辅助语言表达,将学生带入情景教学,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理解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外,新城小学教师还利用自己的多方面技能引导学生参与美学校园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爱国歌曲进校园,立美教育促成长”合唱比赛、科技创新小发明、创意纸艺等,用自己的全面技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良好个性和完善人格。
  (四)教学社会性
  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程式化内容,而应该在与时代联系,与社会沟通的实践中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而教师则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纽带和在社会中运用知识的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例身边的人事物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和道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更是家校联动教育。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师范生需要有与家长做好联动沟通的意识,结合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利用所学的家庭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给予家长教育建议,将学术专业性融入社会大背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教育实践发展路径的驱动因素
  (一)自身与实践平台双因素链
  师范生的专业实践发展受到自身发展和实践平台两因素制约,两因素互相制约形成了因素链。实践平台为师范生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影响着实践平台的开阔性。
  实践平台给师范生提供的专业发展的实践为未来的职业铺基,实践机会让师范生初步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工作模式,新城小学的教师团队对于新教师的帮助可谓是立竿见影。在教育实践中,指导老师从教学目标、重点等知识系统细节,到教态、语言等都耐心传授,大大减少师范生实践过程中的焦虑感,实践资源包括试教、参与学校多姿多彩的立美系列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家长会等等,让师范生的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丰富了教学实践经验。
  同时,自身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实践平台。师范生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在教育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彌补训练自己的短板,争取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以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为未来职业道路充填技能。
  (二)教育实践反思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师范生的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需要看到自己的短板处。填补短板的前提是发现短板。每一个教育环节实践后需要深刻反思教学活动中自身的行为,把缺陷放大剖析,深刻探究改善方法,提升教学教育技能全面性和教学反思的自觉性。
  三、实践推动专业发展
  教育实践为师范生走入教育岗位提供了融入和适应的“催化剂”。刚走上讲台的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专业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将专业理论与实际联系,需要实践学校的专业发展平台和自身双因素驱动,在做到学术专业性与社会性结合的过程中,探究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路径,为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大可能性。
  时代在改变,教育方式也随着发展不断弃旧立新。朝着教育事业前行的师范生需要认真对待教育实践,注重专业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升教学技能和知识学术专业性。在教育实践中,师范生应充分运用专业的学术理论,学会并善于结合实际社会背景调节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反思自身的短板技能,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及时改善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在实践中促进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身心俱全的新一代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良好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
农村的初级中学有别于城市的初级中学。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农村学校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条件也差一些,在地区的教育总体评估中是拖后腿的,特别在粤东粤西两翼地区,这种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情况尤为明显。如何科学地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积极推进落后学校的建设,促进地区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农村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中,教师们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给予个别的教学和辅导,使这些特殊学生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也能学有所得,与大多数同龄同学一起成长。然而,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教育,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随班就读中做到既要照顾大多数普通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又要兼顾有特殊需求的特殊儿童,笔者认为,在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班级中运用“三结合”教育形式,才能促进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學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生活与所学知识的关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解
【摘要】简单的语文课简洁而不失品味,简单而不失精彩,简洁而不失现实,简洁而不失到位,简单而又不失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简单追求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回归自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从教了21年的普普通通乡村语文教师,传统的语文课堂一直让笔者有一种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的感觉。从2012年我校大力推广“阳光高效课堂”以来,笔者一直追求着本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简简单单教语文,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9、7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并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  五、教学设计  (
2018年的“中兴事件”中,在付出了14亿美金的支出后,中兴通讯才获得了一条生路,这一事件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重要的信息技术领域不受制于他。而种种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无论是台上的老师还是台下的学生,他们所关注的永远都是“标准答案”和知识本身。我们在寻求“答案”时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
【摘要】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的根本工作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持续健康发展。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特别更加注重高效课堂的教学构建,采取恰当的高效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为核心的素养,推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促使全体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健全人格与健康的思想,这样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意义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班集体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建设优秀班集体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作为班主任,在立德树人上,不仅方法要得当,而且需要结合教育实际,开展大量细致而深入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班集体;班级目标;班风学风;家校合作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对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余,课外名著阅读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补充更多文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说课外名著阅读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外阅读不是独立于语文教学活动的,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学生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延伸性进行简单的研究,希望能够让更多教师意识到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延伸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