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针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对教学艺术的一些理解以及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分别从艺术在教师用语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中的使用,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教学艺术 教师用语 教学手段
  一、引言
  高中英语教科书遵循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英语,而不仅仅是懂点英语知识;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要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可是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课堂上仍然是以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或是局限在个别学生身上。老师是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配角,是听众。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进英语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用结合,已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育者能够将一些艺术融入教学中。教学艺术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使人激动,使人产生兴趣,使人奋起。第二个功能是使人放松,使人思考,使人感悟。教育者若能利用艺术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受教育者,吸引受教育者,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艺术寓于教学中。
  二、艺术的使用
  1.艺术在教师用语中的使用。
  (1)课堂用语浅谈艺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平淡的教学语言,往往会给人昏昏欲睡的感觉,教英语更是如此。因此,若能在教学中经常穿插一些幽默的语句,则能够调节学生疲倦的大脑,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
  例1:一次上课时,正学到serve这一新单词,这时刚好一阵风吹过,飘来了学校旁边店铺的水煮活鱼的香味,学生不禁议论开了。可想而知,大家都饿了。于是我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eat for supper?很多同学马上答道:水煮活鱼。我接着用夸张的语音语调举例: “今天本店供应水煮活鱼。”而后叫学生翻译,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 到了课堂上来,同时又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还有一次英语课上,我发现一名男生正看着窗外走神,我于是笑着问他:“what attract you out of window?”另一名男生答话说:“Beautiful girls”。我接过他的话说:“Do you think there are also many beautiful girls in our class?So,look inside,ok?”全班学生哄堂大笑,那名男生在笑声中不好意思地收回漫游的思绪。
  其次,教师要以丰富的艺术语言激励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课堂评价语言并不在于它的华丽而在于它的准确和得体。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时,难免会出现害羞、出错的情况,这时,如果教师说:“You are so great!”他们会觉得你是故意讽刺挖苦他们,可是如果说:“You are so bad!学生听后会觉得很难堪,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相反,如果教师能正确使用评价语言,如:“It does not matter,try it again.”“Don’t worry,come on,you can do it.”或者“ Thank you all the same.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等等。这样学生听到后就不会觉得很尴尬。此外,还要避免评价语言的单一性,许多老师一节课上下来的评价语言都是Good和Right,其实Good和Right这些司空见惯的评价语言也很美,但是如果一句评价语言用得过多、过滥,就会失去其本身的魅力。因此,可以多用一些像wonderful、excellent、good job、well done、fantastic、clever、等词。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学习时又缺乏语境,在课堂上很容易产生畏惧感,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所以要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使课堂一直处于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并使他们对学习消除顾虑,充满自信。
  记得一次上课,在小组讨论后,我让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起来汇报讨论结果,虽然她的语音语调很棒,但是由于紧张,读得结结巴巴的,她觉得很不好意思,用胆怯的目光看着我,我心里清楚地意识到这时的评价非常关键,我微笑地对她说:“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and your report is fantastic! I like it.”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已经放松了许多,然后我继续说:“but I hope you can read it louder to make yourself heard,come on! Do it better next time.Ok?”她真诚地点点头坐下了。
  (2) 体态语。在丰富多彩的体态语中,我觉得眼睛和微笑是课堂上最有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两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身上最会“说话”的器官,能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情感。教师的眼睛更应具有特殊的功能。不同的目光能传达不同的含义。例如:用肯定的目光告诉学生答对了问题,用期待的目光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用赞许的目光告诉学生解决了难题,用宽容的目光告慰学生虽回答错了,但没关系。而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扫视学生,可以明确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当某些学生心不在焉时,教师可放慢语速或暂停讲课,目光在该学生的脸上停留片刻,提醒该学生要集中注意力。教师的目光应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目光中读出对自己的信任,都能感受到老师时刻关注着自己,都觉得老师是可亲可敬的人。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如浴春风”,其乐融融。
  微笑是师生良好关系的纽带,它可以表达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对学生能起到鼓励和鞭策的作用,从而增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如果学生正确回答了教师的问题,教师可以微笑着将拇指向上翘起,或左手手心向外形成“OK”型,也可以带领其他学生鼓掌。这时,教师即便不口头表扬,学生也能心领神会;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微笑着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头,以暗示他们再次思考,这样的效果会比说“No,you are wrong.”好得多,因为这不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若能有效地使用体态语,则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进入教室后,面带微笑环视全班同学,以示问候,并暗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教师还可以经常变换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走近某些或某个学生,以达到有效控制课堂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边提出问题,边举起右手(多数情况下不必说“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学生就能明白教师的意思。
  2.艺术在教学手段中的使用。
  (1)将英语歌曲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融入英语歌曲,在很大程度上既能让学生感受英语的优美动听,又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能加深师生间的情谊。如在讲到 “Country Music” 一文时,可提前找一些有关这方面的音乐,放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自己唱一些好听的歌,活跃气氛。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又愉悦了身心,还学到了知识。而在上到环保这一主题时,我先后给学生播放了“Earth Song”、“Heal the World”、“We Are the World”。里面的很多歌词都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我还经常在课前与课后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偶尔听力课也会播放一小段英文歌曲作为试听材料,让学生将听到的歌词写下来,我发现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听力水平都起到一定作用。当然在选择歌曲时要注意挑选那些内容健康向上,曲调又优美动听,生词最好不要太多的歌曲,比如说:“Hero”、“Say You,Say Me”、“Love Story”、“Yesterday”、“My Heart Will Go On”、“Right Here Waiting”、“To Be Number One”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兴趣盎然,而且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2)图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图画的艺术语言展示其丰富的内涵,借用插图,简笔划来帮助学生认识,辨别和掌握知识,是一种极富诗意的教学情景。图画教具包括挂图、地图、图片、课本插图、图表和简笔画等。例如:教学英语语音时,可利用发音的口腔及人体器宫的解剖图,使学生对照发音,掌握发音要领。地图也可以用作教学挂图。英语课本中有许多涉及到中外的地名,例如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必修 Unit 3 Travel journal中教师我利用地图很直观地展示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6个国家,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地理知识。插图是英语课本中已经配有的,运用起来更为方便。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课本出现的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学词汇、句型,或对对话、课文内容进行画龙点睛。而简笔画就是要体现它本质的简而快。例如:在学“lie”意为位于时,搭配介词on,in,to时学生很容易混淆,我在黑板上画圈表示:两个圈相邻就用on,一个在另一个里面用in,两个中间有间隔就用to。这样就显得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下来了。
  (3)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英语教学。多媒体情景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等多种表现形式,直观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多媒体情景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思维,无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印象深刻。例如,我教“Air Pollution”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污染的录像,那些由污染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习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时,我在PPT上运用CAI技术先将一棵枝节上挂着苹果的树砍倒在地;一例句慢慢跃入学生眼廉“The apple tree has been cut down.”随后,一个苹果从枝上“走了出来”,一把小刀缓缓地将苹果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入盘中。另一例句出现在屏幕上“The apple has been cut up to make apple jam.”由于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一语法,同时也弄清了“cut down”和“cut up”这两个短语的区别和用法,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三、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条件和氛围,将知识艺术的寓于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英语课堂中,如何艺术地处理知识,进行英语授课,让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兴趣昂然的去接受知识,吸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仍有许多种方法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讨,去探索,去创造,这也是当今英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上是个人对此问题的一些浅见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马俊明.英语教师的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王悦.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李静纯.英语学习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4]李玲.英语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应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
  [5]张宝臣.教师体态语运用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记得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有了强大的兴趣就会入迷,入迷自然会勤奋,最终达到忘我。”可见,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动机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着眼于高效率,用最少的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上应用比较广泛,使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习更加具有效果,且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满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在教学中应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指导学生写作。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创造力,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效果也比较明显。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写作水平较差的同学建立自己的写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 英语写作 思维导图 运用  初中生面临着即将升入重点高中,对于写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初中生中存在许多问题:学生词汇量缺乏,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写,同时
【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英语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在了解英语语言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内容的作用,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让学生了解到英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加强学生文化意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学 文化 分析  一、文化与语言的联系  我们的
【摘要】在学校提到写作文,大部份学生都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往往认为自己无法将作文写好。作为教师也有同感,认为训练学生作文太难了。指导学生做好作文语言、素材的积累与训练,对于学生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作文 语言 素材 积累与训练  作文是用词造句,谋篇步局,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综合训练。很多刚进初中的学生写的作文语言干巴、缺乏文采、内容空洞,谈不上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其根源是作
【摘要】“中国梦”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应该着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文化修养。同时,着重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输出者。  【关键词】中国梦 跨文化英语教学 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心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思想,其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
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X高校13级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此研究,分别从学生和老师
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主要是指作文教学活动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学生或认真拜读,或只关注成绩,之后,都渐抛脑后,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学生的作文评价,多多少少成了语文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又从中获益甚少的一桩苦差事。现在的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更多地关注于孩子的作文是否通顺,文
English liste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simultaneous typing,which is not only a focus,but also a difficulty.Many students can not gen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