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本特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特征,首先指它的文体特征。文体特征,是教学内容确立的重要因素。其次,与其相应的表情达意方式,也是文本特征的一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高中文言教学中,应基于文本特征和核心素养视域处理文本、设计教学,从而打造精美的课堂。
   一、根据文本特征教出文本的特色与魅力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勰《文心雕龙》)中唐以后之赋,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宽松。《阿房宫赋》是典型的文赋,描摹楼阁建筑之宏伟壮丽及秦王之骄奢,张扬文采,极尽铺排、夸张之能事。譬如,铺陈文采写宫女:“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用明星、绿云、渭流涨腻、烟斜雾横,比喻妆镜、晓鬟、弃脂、焚椒,生动贴切地表现宫女之多及美艳之状。“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而气候不齐。”运用夸张描写歌舞之盛,歌喉吐暖,舞袖生风,以致改变了天气。
   另外,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也是其一特点。汉代扬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写的赋不但文词优美,而且意义严正,“则”即有法度,意义严正,不失讽喻精神。[2]本文不仅是“诗人”之赋,更是“士人”之赋。写此赋时他更多的是以士大夫角色来定位,即不忘一个“则”字,兼济天下,敢于担当。“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杜牧《上知己文章启》),劝谏当时大建宫殿的唐敬宗,其借古讽今之意不言而喻。
   为什么唯有赋文体式是表达“起宫室,广声色”之荒淫无度的最好呈现形式?——为文辞藻愈是堆砌,宫室愈是华丽,百姓的怨恨就愈强烈;杜牧在层层铺排宫殿楼台、美人珍宝的同时,也在层层堆叠“民不堪命也”的愤恨。当“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骄奢达到极点之时,也即民愤达到了忍无可忍。“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仅14个字,运用与前文繁复铺排形成强烈反差的短句,状写出大秦社稷江山在农民起义的怒涛中土崩瓦解的可悲下场!这一繁一简,波澜顿挫,让读者与忧国伤时的作者互动,也和作者一样无比愤慨,痛彻心扉,仿佛倾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当朝的统治者呀,千万不可荒淫无度、奢侈浪费,赶快内平藩镇、外御侵略,励精图治、富民强兵!”
   至此,学生切实感受到“此为第一古来之赋”运用铺陈排比、夸张扬厉的语言形式,恰切表现创作旨意而产生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二、在声情并茂的反复诵读中进行文本的感知
   “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清刘大櫆《论文偶记》)如果教师或利用名家诵读音频,或运用高超技巧范读,那么课堂就会变得“音节见”“神气出”,从而富有感染力。
   读准字音。关于标题的读法,有的读ā fáng gōng,有的读ē fáng gōng,有的读ā páng gōng”,而为什么应读ē páng gōng呢?可举“托体同山阿”这句诗,“阿(ē)”理解为山脚下弯曲的地方,“房”是通假字,同“旁”,标题意思即建在山脚旁边的宫殿。另外,应读准“媵”“铛”“槛”“砾”等难字的读音。
   读出节奏。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两两对偶,全押仄声韵,应读出“铁锤敲钉,一个一个敲下去”的短促有力节奏与雄健之气势;“一”要读出扫平天下归一统的气势,注意它还为后面“阿房”两字的重读蓄势,“蜀山兀”一句节奏稍快而连贯,而“阿房出”要读出宫殿出现在地平线上,覆压三百余里的巍峨气势。“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夸张地表现阿房宫雄伟壮阔、规模宏大;这是本段最后一句,可读得连贯些,“一宫之间”后要停顿时间稍长,“而/气候/不/齐”句宜如此断。
   读出语气。第二段从“明星荧荧”到“焚椒兰也”,写宫女晨起梳妆打扮的情景:像星光一样闪烁的,是她们化妆的镜子……宫殿里弥漫的烟雾,是她们燃烧的香料。她们心存多少“临幸”的侥幸和期盼!在“荧荧”“扰扰”“也”等字词上倾注轻松欢快语气,读时可稍快。从“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到“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写出宫女内心的失落和命运的悲哀,应读得沉重哀怨。“杳不知/其/所之也”宜如此断,“不知”重读、停顿,“其/所之也”四字读得应比前面几句语速慢一些、顿一些,“之”重读,“也”后稍停顿,以显失落之语气。“一肌”与“一容”为并列均可慢读,“幸”与“不见”为对比,“幸”重读,“不见”要更重,因为它是让人失望和痛恨的现实,它还为后文作了铺垫。
   读出情感。前文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宏、美女之众、珍宝之丰、生活之奢,都在为“楚人一炬”蓄势。“可怜焦土”饱含无限的感慨……诵读时,“一炬”应采用高升调,重读且读后停顿,以表达愤怒和惋惜之情;“可怜”可使用颤音、长音和停顿;“焦土”使用降抑调处理,用颤音、长音和渐弱的技巧,读后做长时间的停顿,声断而情不断,声断情连,将同情而又愤恨、惋惜而又忧虑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来。诵读中,还可将第三段前面句式相同的六个排比句的迅猛激烈,与最后一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缓慢冷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句“呜呼”一词领起全段,加强感情色彩,要读出对历史教训的“沉痛”之感。
   文言文的反复诵读,还应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按“自读、范读、竞读、译读、悟读、背读”六个梯度攀爬,以达到成诵于口、领会于心,望文“见”义的效果。通过反复诵读发现,作者理性声音的要旨聚焦于篇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在語境的瞻顾中完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还原点评。可还原文论家关于本文的读书评点。例如,请在下面文论家读书评点的空格处填一字:“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写珍宝之多。“收藏、经营、精英指下文金玉等言,□写六国珍奇;六国历久掠取于人,故过积如山,□写六国珍奇”(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以上空格依次应填“横”“纵”,前者从地域的角度,“横”写珍宝之多;后者从时间的角度,“纵”写珍宝之多。完成文论家的读书评点,需要学生仔细审视句子本身的语境内涵。    理解难句。对“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一些参考书翻译:秦王喜欢纷华奢侈,天下人也得顾念自己的家。但根据上下文推断,这个译文讲得通吗?——上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即在物质享受上“一人”(秦始皇)和“天下人”(广大百姓)的心思其实是一样的呀;既然这样,那么“秦爱纷奢”的下文应是“人亦爱纷奢”;反过来,“人亦念其家”的前面一句应是“秦念其家”。否则,前后两句在意思表述上不一致。如果从互文来思考,正确翻译是:“秦朝统治者喜欢纷华奢侈顾念自己的家,天下人也喜欢纷华奢侈顾念自己的家。”
   属对训练。可依据文本内容,充分挖掘对偶元素,进行属对训练,从而“撮合语言,配成眷属”(钱钟书语)。例如学完课文后,可出示上联“戍卒几声叫惊破秦皇子孙万代为君梦”,引导学生对出下联“楚人一把火烧焦独夫饕餮民膏阿房宫”。属对训练需要综合运用词语推敲、句式架构、意境营造、声调调谐、情趣传达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
   设置情境。赵长河老师设置有关文本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情境,要求把相关原文嵌进文中——站在骊山之巅俯视阿房宫,你就不得不惊叹了,好一个雄伟壮观的阿房宫啊!它何其广也,覆压三百余里;它又何其高也,隔离天日。它占尽了山水形胜,宫中有山水,山水在宫中,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房屋有多少?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只觉得这些房屋依山而建,弯弯曲曲,盘盘焉,困困焉,密密麻麻,像蜂房,像水涡。看着看着,一道奇异的景象令人目眩,初看那是长桥,再看又像龙;初看那是复道,再看又像虹。你不由惊诧了,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一切美得让人眼花缭乱,不辨方向,真是高低冥迷,不知东西。还是下山近前,似乎终于看清庐山真面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一面,歌声响,驻足谛听,似乎春天的温暖荡漾周身,真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那一面,舞袖飘,注目凝视,似乎风雨的凄冷侵袭面庞,真是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划线句为答案)。[3]
   四、在品味和鉴赏的基础上提升思维的能力
   赋体文章言约意丰,铺陈蓄势,更具鉴赏与思维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关键性语言,获得深层次的语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品鉴提纲挈领、总结性的词句。探究开头“毕”“一”“兀”“出”的深层意味时,学生脱口而出——“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对此标签式的概括,老师不可急着给出评价。可投影阿房宫与蜀山之间横亘着秦岭的卫星云图,又以“蜀道难”的诗句引导学生多维、深度思考,秦岭近处砍伐殆尽,而需远逾“不与秦塞通人烟”“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至蜀山取材,这样解开其丰富内涵:一是道出阿房宫取材于此;二是说明用料之多,已取尽秦岭之林木;三是道出越过秦岭直指蜀山,说明取材之远;四是暗示翻山越岭运输之苦,更是说明劳民之众。这样写,还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伏笔。
   品鉴具有概括力的词句。聚焦到诸如“哀之”“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等概括性词句上,可从课文其它看似无关联处,从谈论秦朝灭亡的其它文本中,寻找有利于深刻理解这些关键词句的信息,培养发散、聚敛和联想思维的能力。(1)“哀之”品鉴。想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过程的艰辛,想想“始皇之心……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这一梦想的辉煌,但面对“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一速朽的结果,岂能不“哀之”!(2)“纷奢”品鉴。想想“蜀山兀,阿房出”的代价,想想“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宏阔,想想“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的场景,想想“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浪费,想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的罪证,岂能不感慨怎一个“纷奢”了得!
   五、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部编教材本单元学习要求,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教学中,可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指向文本的本来意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为晚唐仁人志士,面对“大厦将倾”的危局,作者依然心怀天下,自觉承担匡世济民责任的苍凉和沉痛。“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就是问题的答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风云变幻、朝代更迭都大同小异。唐敬宗太喜欢游玩,击鞠,打夜狐,“游幸无常,昵比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九》),即位三年便被宦官杀害。杜牧去世于公元852年,没有看到他在文中所担心的“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但我们不得不惊叹杜牧的先见之明,唐朝在公元907年灭亡,距离本文写出后,只过了八十年。
   指向文本的当下意义。黄厚江老师设计了“替换文章结尾,比较优劣”环节:“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教者“狗尾续貂”,本意不在于比较结尾优劣,而是指向于把文言文学习带到当下的境界:“杜牧从秦的灭亡、秦的奢,来告诫历代君主、以后的君主要引以为戒,但是我觉得这局限了历史思考的意义。我做君主吗?我不做。我们在座的同学将来会做君主吗?可能性也不大,是吧?所以,我们这些普通的人读《阿房宫赋》,就不能从中汲取一点什么吗?”
   指向文本的终极意义。结课时,可这样引导:一个人的喜好,导致天下千万人要为之付出心血;秦始皇喜爱纷华奢侈,不顾百姓疾苦,将百姓安身立命的财产盘剥殆尽,又毫不珍视,终已失去人心。但杜牧没有一味地痛斥统治者的荒淫无度,而是从秦王的贪得无厌中透射出人性的固有弱點:人心都是一样的,人人都有贪心的欲念。因此,杜牧是站在人性的高度给世人发出警告:对人性的贪婪应保持一份清醒,警惕人性的贪婪。这就是文本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乐燎原.倾听理性的声音——杜牧《阿房宫赋》和苏洵《六国论》“空中课堂”实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2.
   [3]赵长河.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0.12.
其他文献
文化构成指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单位。[1]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本文主要从文化构成因素的维度来分析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化构成。   一、古代哲学   纵观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其中涉及到的哲学类文化有两篇课文,分别是《<论语>十二章》(七上第12课)与《河中石兽》(七下第24课)。   在《<论语>十二章》中,有“修身”和“学习”两大种类共12章的内容。从中可
“诗意”,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课堂,则是教师采用美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策略,引导、激励、帮助学生满怀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习的课堂。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语文的核心素养,则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
不少同学看到自己作文得分,总止于三类卷下,四类卷上,何以如此?在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把“写作”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不少学生仅满足于“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等“基础等级”的层次要求,没能上升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发展等级”高度。那如何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呢?《江苏省高考说明》对作文“有文采”做出这样的说明: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语言富有表现力。下文就高考说明提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将先生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章在叙述和描写梁启超先生演讲过程中引用、朗诵并讲解三则诗文,更是将梁启超先生的性格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多老師在此也都乐于解读,无可厚非,然很多老师过分解读确值得商榷。   第一首《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于7-9年级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1],名著阅读试题也成为中考必考内容,且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各种调查数据表明,中考有关名著阅读考查的得分偏低,初中生阅读总量低、阅读能力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名著阅读教学无疑成了一线语文教师们面临的一个亟待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灌注式教学等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依然存在,所以教师应该改变现代诗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一、强化朗读,加深感悟   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多带领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在朗读前后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语文18个“学习任务群”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群文阅读教学成为了适应这一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实践。本文以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群文阅读高中读本》为教材依托(该读本已经在大部分地区广泛使用),选择“梦想的声音”作为群文议题,确定林语堂《论梦想》为“1”文本,以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叶兆言《民主斗士闻一多》、《动物故事两则》、梁启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朗读明确提出要求以后,初中语文课的朗读环节逐渐被重视起来,比如以往课前预读代朗读、课上“默读速读代朗读”[1]的状况已有很大的改观,课堂的朗读环节逐步得到恢复。然而,正如有同志指出的那样,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进入課堂,语文教师的范读越来越少了”,[2]而据我们多年初中教育实习掌握的情况看,语文朗读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的确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具体说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要么侧重于认知,要么侧重于情感,又或者是认知与情感的综合,这实际上也对应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课程改革当中,曾经有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如今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區,回首20年前开始的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再思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笔者以为,在实际的教材分析或者文本解读过程中,固然没有必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完全切割,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之下,偏重于某一方面还是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选入课本的每一篇经典课文的解读,通常都有着两个思路:传统的课文解读思路是紧扣课文,完全以课文作为解读的对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具备应有的深度。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解读的对象只是课文本身,因此不足以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的广度。而对于教师而言,日复一日的对课文解读,容易让教师形成一种课文解读疲劳,并且容易让教师的课文解读视角变得狭窄。为了规避这些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