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的“悲悯”意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要么侧重于认知,要么侧重于情感,又或者是认知与情感的综合,这实际上也对应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课程改革当中,曾经有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如今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區,回首20年前开始的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再思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笔者以为,在实际的教材分析或者文本解读过程中,固然没有必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完全切割,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之下,偏重于某一方面还是必要的。比如对于一些应用型课文而言,更多的应当侧重于工具性,而对于一些散文或者小说而言,可能又必须侧重于人文性。抓住文本最主要的特点向学生进行解读,应当是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或者文本解读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注意到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一类课文,当中蕴含着一些“悲悯”意味,解读这种意味,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在课文解读中的情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情感动力的作用之下,更好地领会这些文本的内涵,同时也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作家郑振铎。这篇课文当中描写了三只猫(不包括那只黑猫),仔细研读课文可以发现,课文对这三只猫的描写各有不同,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这些猫的感情赋予也并不相同,研读这些猫,尤其是第三只猫,可以让读者或明显或隐晦的感受到其中的悲悯之情,对于文本解读而言,从悲悯之情的角度切入,可以为文本的解读打开一个新的空间。
   一、关注细节,寻找值得关注的那只猫
   悲悯是一个积极复杂的问题,它源于感动,它是从超然的人生态度中幻化出来的。[1]对于学生在课文解读过程中生成的悲悯之情而言,或许学生自身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被感动,又或者说感觉到自己有超然的人生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像《猫》这样的课文解读,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而学生的情感又是复杂的,在不同的文本意境当中,学生在文本解读的时候所生成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更好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一个重要思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须细读文本,研究文本特质,发现文本“干货”,并读取助读信息,明确学习方向,提取教学“干货”。[2]
   干货来自于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猫》这篇课文的解读,学生所关注的毫无疑问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猫。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课文中描写的第一只猫带给读者的是可爱的感觉,因为这只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课文中描写的第二只猫带给读者的往往是欢快的感觉,因为这只猫“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课文中描写的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大不相同,因为课本中明确说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其实更使得第三只猫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当然,除此之外,课文中对第三只猫的着墨也最多,课文中的“我”之所以产生愧疚之情,并发誓再不养猫,也是因为这第三只猫。但即使撇开后面的描写,就从第三只猫出场时的描写来看,这依然是值得琢磨的一个细节。又或者说,相对于前两只猫而言,这第三只猫更值得重点解读。
   二、体会悲悯,在第三只猫中感悟人情
   其实对第三只猫的关注很多时候是自然发生的,正如有研究者说,郑振铎《猫》一文的文本从关键词语、心理描写、主旨探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认为文章对第三只猫的描写细腻灵动,尤其以“蜷伏”这个动作为最,充满深情和歉疚,“永不养猫”写出了人性的复杂,而“不能语之”的表白写出了“我”内心因为无法补救而产生的苦闷悲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3]这一阐述,虽然最终的落脚点是对知识分子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判断正是建立在对第三只猫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在笔者看来,面向初中学生进行的文本解读,正可以从悲悯的角度切入,去让学生在对第三只猫的解读中感悟人情。这里摘录课堂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班上的一个学生张同学读完课文之后,对课文中的“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这一句产生了兴趣,虽然说作为教师在课文解读的时候,笔者也关注过这一句,但是这个学生之所以对这句话产生兴趣及其理由,以及在其他同学心目中引起的共鸣,仍然让笔者感觉到诧异。这个学生的理由是:我从这句话的描述中似乎看到了自己!这个学生在班级上成绩中等,属于不容易引起教师注意的那一类,一个事后判断并非巧合的现象是:感觉这个学生的理由有道理的,也正是班上那部分不容易引起教师重视的一部分学生,当然也包括部分学困生。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最初提出这个观点的学生,正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课堂上的那一瞬间,笔者意识到这是课堂上的一个生成,在那一瞬间,笔者下意识的将这个同学与第三只猫联系在一起:都是胖胖的,都不活泼,更重要的是在外人的眼里,或许正是“若有若无”。而这一共同点的发现也让笔者意识到,对课文的解读可以再深入一点——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能够将课文中的描述对象与“人”结合在一起,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契机。于是在课堂上笔者进行了这样的阐述,并提出一个问题:能够在课文解读中看到自己,这是一种可贵的课文解读品质。听到刚才张同学的理由,大家有何感想呢?
   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也各不相同:有学生说,人跟猫一样,性格不会完全相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会自然的喜欢那些可爱的活泼的同学,但对于一些默默无文的同学,其实也应当有自己的关注;也有学生提出问题:第三只猫被冤枉,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分析学生的这些回答与问题,可以发现价值还是比较丰富的:学生说“人跟猫一样”,这是一个大胆的解读,而且学生的解读并非没有道理,当学生从“读猫”转向“读人”时,意味着对课文是一种深度解读;而学生提出的那个问题,这更是将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如果是偶然的,又或者说是必然的,那理由各是什么?事实上在课堂上的文本解读中,学生确实也各持观点,各找理由……在课堂上,笔者针对不同观点学生所给出的理由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但是没有非此即彼,这实际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保证了对课文的解读存在多元性。
   三、感悟生活,在“猫”的解读中思考人生
   在上面的教学例子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现场气氛值得阐述,那就是学生在思考、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并没有此前多次出现过的喧嚣场景(学生常常会充当探案者,试图为第三只猫洗冤),而是带有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悲悯来自于对第三只猫的境遇的感同身受,来自于对课文文字背后的情感体验。
   有人说,《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4]其实在笔者看来,当课文中蕴含的悲悯意味能够为学生所发现并感知时,这就是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而当学生将课文中的猫与自己联系起来时,实际上也就是在感悟生活,思考人生,课堂上这种意境的生成,应当说正是初中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李圣民.浅议莫言笔下的悲悯[J].萍乡学院学报,2015(5):42-45.
   [2]张霞儿.“教读课”该让学生获得语文“干货”———以郑振铎《猫》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1):16-19.
   [3]王春红.蜷伏里的悲悯——郑振铎《猫》的文本解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7(5):30-31.
   [4]宋新竹,黄光明.简简单单教语文——郑振铎《猫》的教学反思[J].湖南教育:中旬,2010(2):39-39.
  李晓荣,吉林省长春市一零八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在教育叙事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论语》是典型的教育叙事文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是《论语》中展现教学情境最完整的篇目,它教学内容(辩志),教学活动(讨论),教学组织形式(侍坐),独特的教学评价等特征能为现阶段我们语文教学带来启迪。教师在教学中应讲授与社会接轨的教学内容,开展讨论的教学活动,营造灵活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孔子教育叙事的背景 
语文教育名家李镇西在《语文教学可否提倡“多元化”》一文中表示非常赞同“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主张,但是又站在了理性的角度对“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进行了审视,这值得广大语文教育者去深思。   一、语文教学“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   语文教学“一元化”与“多元化”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一对矛盾。妥善处理这对矛盾,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
文化构成指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单位。[1]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本文主要从文化构成因素的维度来分析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化构成。   一、古代哲学   纵观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其中涉及到的哲学类文化有两篇课文,分别是《<论语>十二章》(七上第12课)与《河中石兽》(七下第24课)。   在《<论语>十二章》中,有“修身”和“学习”两大种类共12章的内容。从中可
“诗意”,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课堂,则是教师采用美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策略,引导、激励、帮助学生满怀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习的课堂。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语文的核心素养,则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
不少同学看到自己作文得分,总止于三类卷下,四类卷上,何以如此?在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把“写作”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不少学生仅满足于“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等“基础等级”的层次要求,没能上升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发展等级”高度。那如何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呢?《江苏省高考说明》对作文“有文采”做出这样的说明: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语言富有表现力。下文就高考说明提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将先生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章在叙述和描写梁启超先生演讲过程中引用、朗诵并讲解三则诗文,更是将梁启超先生的性格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多老師在此也都乐于解读,无可厚非,然很多老师过分解读确值得商榷。   第一首《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于7-9年级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1],名著阅读试题也成为中考必考内容,且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各种调查数据表明,中考有关名著阅读考查的得分偏低,初中生阅读总量低、阅读能力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名著阅读教学无疑成了一线语文教师们面临的一个亟待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灌注式教学等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依然存在,所以教师应该改变现代诗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一、强化朗读,加深感悟   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多带领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在朗读前后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语文18个“学习任务群”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群文阅读教学成为了适应这一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实践。本文以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群文阅读高中读本》为教材依托(该读本已经在大部分地区广泛使用),选择“梦想的声音”作为群文议题,确定林语堂《论梦想》为“1”文本,以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叶兆言《民主斗士闻一多》、《动物故事两则》、梁启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朗读明确提出要求以后,初中语文课的朗读环节逐渐被重视起来,比如以往课前预读代朗读、课上“默读速读代朗读”[1]的状况已有很大的改观,课堂的朗读环节逐步得到恢复。然而,正如有同志指出的那样,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进入課堂,语文教师的范读越来越少了”,[2]而据我们多年初中教育实习掌握的情况看,语文朗读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的确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具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