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实现教育素质化,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变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创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实践课、创新发展课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为了尽快适应课改,使教学改革走在课改前沿,我校确定了实验课题,以探索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作为课题组成员,我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益。从中我深切体会到: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使学生逐步走上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的坦途。为此,在课改中,我彻底转变了教师要讲深、讲透的课堂教学观念,而将时空、主角、精彩一齐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学习,津津有味地上课。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的材料组织方法,文章描写具体,内容直白,学生易懂。这种课,按传统的教法,学生积极性不高,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设计了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自学要求,放手让他们在电脑上学习,学生们有的读课文,有的查阅资料,有的看图画,有的查找不懂的词语的意思。然后,我在多媒体上出示了填空题:我参观了(),看见();参观了(),看见()……以此进行检测,结果全班都能把正确答案填写出来。于是,我再让学生在电脑上出示自己认为写得具体的句子,然后思考它是怎么写具体的。学生们协作讨论后很快找到了描写具体的方法:运用形容词,用数字说明,打比方,用相仿的事物说明等。最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梳理完成板书。当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学完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说说自己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我又按照难易程度,分别通过同桌、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研讨等多种方式去一一解决。由于放手让学生去学习,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他们愿意将课文中自己读懂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表达出收获的喜悦,而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从师生的互动学习中可以得到解决。整堂课我只在三个地方进行指导,一是出示自学题引路;二是在学生感觉困难的地方引导协作学习;三是在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进行总结梳理。其他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始终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
  
  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找出扩充点、疑难点、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我注意找出文章中的扩充之点,针对以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重点部分详讲,对次要部分略讲,而对没有的内容则干脆不讲的状况,我觉得文章的次要内容和没有的内容就是创新的空间,应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一文时我进行了如下设计:让学生模仿导游小姐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大熊猫。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口才。在学习完整篇课文后,我又设计了一个知识延伸的课件: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你谈谈?应当如何改变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命运?学生们经过查阅资料、讨论、思考后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克隆大熊猫、制定法律、加大宣传力度、为大熊猫营造美好家园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扩充了知识,而且受还到了保护环境、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我对知识面广、喜欢读书读报、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生及时给予了鼓励,这又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愿意主动收集课文的相关知识,从而掌握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疑问是创新的起点,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为此,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意抓异点,尤其注重主体的个人感受。如学习《春》一文,我是这样设计的: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走进朱自清写的《春》,你有什么感受?②默读课文,你看到了春天的哪些美丽的景物?③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落,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它让你想象、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现出来?这样,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感受去体会情感,既尊重了个体感受,又学会了自主探究。
  
  三、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引导的落脚点应是学生的自主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应是由教不断向学转化的过程,以促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角色换位,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首先,我们教师要爱学生,理解、信任学生,懂得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就很注重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课前课后交流沟通。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作风。要做到有事要和学生商量解决,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讲,有意见敢提。教师对学生要热爱、理解和信任,要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以乐学、爱学为舟,促使学生到达“学会”的彼岸。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中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锐意创新,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任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5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是一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笔者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功在课前,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常言道:好
对常张高速公路22个主线标的报价及投标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
高教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试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实现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
通常情况下,每位语文教师都会在上课前对课文和教参进行充分的学习、研究和思考。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也设计完成,因此,教师总是期望自己的教学能按照设计顺利完成。但是,课
职业院校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肩负着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和培养高级专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集中优
介绍了广惠高速公路(A段)边坡综合防护优化设计,论证了边坡防护几何形态与绿化、环保综合效应技术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一、引导学生改变观念,增强自主复习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所当然成为复习的主人。但有些学生仍抱着你(老师)教我学的观念对待复习,往往待老师布置了作业再做,提出了问题再思考,节奏总是慢一拍。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观念,端正复习态度:
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少老师总是抱怨我们的学生写不出细致入微、情真意切的文章,写不出表达他们自己真知灼见、胸襟抱负的作文。殊不知,我们的作文指导时时在大而空中游弋,在脱离学生实际的区域“蹈空”,在技巧、方式、方法里沉溺。而脱离学生的真实生命存在,脱离学生当下的生活或思维所能达到的“虚拟”之域,学生在丧失自我、失去自由的前提下,只能靠花样翻新而显新异,在拼凑、组装中以示深厚,“真情”之文如何产生呢?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