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国际意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573346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的形成,让学生具备积极参与世界活动、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和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的良好素质,以适应未来世界的剧烈嬗变。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国际意识的培养:
  
  一、通过历史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具体来说,包括:
  1、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课程整合。历史新课标强调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因此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应以注重学生健康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主,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
  2、体现时代的发展与课程整合。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把握现实,体现时代的发展,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关心国家大事,有敏锐的时代意识和社会发展意识,在文化精神上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在新的时期要以历史学科为中心,综合政治、地理、科技诸学科的知识,结合中国现实的最新发展,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我国的现实国情,同时融入国际意识,以开阔、理性的视野、全球视野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了解中国与世界如何接轨,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与课程整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善于体验和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创造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学习和合作;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在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大胆创新;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实现历史教学的课程结合。
  
  二、 通过科学、全面、前瞻性的教学目标的构建重视并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教学目标包括三维内涵,具体来看,教学目标的构建应科学、全面、具有前瞻性。
  1、知识与能力目标。它要求中学生要以博大的胸怀、世界的眼光、自尊理性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认识世界历史的一体化和多样化,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容忍、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差异,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加强合作,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在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大胆创新,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实现国际意识教育,培养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世界公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国际意识教育要求中学生要立足于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于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复兴,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中国与世界,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有全面合作和共同发展的观念,树立民族平等、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国际竞争的意识。
  
  三、 拓宽教学视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首先,在进行中国史的教学中,应将中国史知识和相应的世界史知识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的教育。
  在古代史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曾吸收许多国家的先进文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又不同程度地、以持久的魅力和风采影响着世界。
  其次,在世界史教学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的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绝妙载体。比如说,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全球化。课本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至经济全球化结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世界全球化开始的内因,新航路为全球化的蔓延开辟了道路,经过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大肆扩张,到了今天,经济全球化终于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史课本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世界经济危机、国际组织、世界格局、国际工人运动、世界革命运动等内容比比皆是。这些内容引申开去,都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国际意识。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变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涌动的社会,各种不同的道德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同时展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休闲娱乐中。何去何从?人们必须慎重对待,认真选择,才会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当代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开始萌生。他们比以往的孩子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言语中经常出现“我认为”“我的看法是”之类的表达。他们崇尚个性,在行动上喜欢与众不同,甚至喜欢标新立异。道德原本就是关注人的现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积极有效地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 必然会推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发展。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们如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呢?实践证明,数学教学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期刊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化情境,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
期刊
“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真正的美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最大限度地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实行教学民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美术教学因其具有时间性强的特点,更适合在试验、探索、讨论、活动和实际操
期刊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在封闭式的课堂中,信息的传输是单向的,学生的思维很难发散。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宽松的环境中。在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独立思考、创新进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也有助于课堂动态资源的产生
期刊
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  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引航的灯塔,爱是冥冥中心灵的守望。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教师虽是凡人,但人性的力量让我们传承了这份人间真爱。面对着全班四十多名学生,我常陷入遐想:王岐、刘盈同学已打造成了校园知名主持人;王丽霞英语获过省级奖励,将来也是个可造之才;杜超群懒散,有什么办法可以约束;桑
期刊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内容之一。它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开拓了人类学习的新方式。利用远程教育网进行教学可以让异地的学生加入同一个教室,教、学方式更加自然,学生们可以加入网络上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优势使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挑
期刊
摘要:随着篮球运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攻守平衡,守中有攻”竞技理念的不断发展。防守已成为一个球队在比赛中能否制约和战胜对手的关键。而在整个防守体系中,中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起着防守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篮球 中锋 防守 核心作用     随着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攻守平衡,守中有攻”竞技理念的不断发展,防守已成为一个球队在比赛中能否制约和战胜对手的关键。为此,重视防守就应该像重视进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和熏陶学生情感,尊重学生在文本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阅读教学只有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文本才能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功能。    一、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走入文本    古人云,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当知识积累、储备到一定量
期刊
摘要:目前在我们农村有大部分的初中生厌倦作文,作为一名教师,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创设情境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其次,要联系生活实际,积累材料,才能有话可写;然后还可以提倡学生进行模仿,培养好的习作文风。同时教师在习作中要多加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少作批评。  关键词:初中生 提高 写作能力    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存在畏惧、厌倦作文的心理现象,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初中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