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内容之一。它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开拓了人类学习的新方式。利用远程教育网进行教学可以让异地的学生加入同一个教室,教、学方式更加自然,学生们可以加入网络上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优势使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一、听说教学
  
  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文字可以记载和流传,更体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传统教学中“听”和“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新课程标准对于听有“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等要求;对于说话,有“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不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等六条要求。网络资源的广泛和丰富让语文的听说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1. 教学时空从有限到无限。听说教学有必要传授有关知识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模仿和锻炼实践的机会。过去由于条件有限,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听说材料不多,但现在网络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介绍听说的有关知识时,鼓励学生参考“说网”(http://www.shuo365.com)的相关资料,掌握演讲的技巧和讲话稿的写法等。2.教学方式从单调到生动。学校教室已经有了多媒体平台和网络,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听说的训练和考查都可以多样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情景说话、观察对话、操作介绍等。
  
  二、阅读教学
  
  1.情景交融,多感官感知。网络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运用可缓解过去阅读教学的单调性。如“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ruiwen.com/),还有常用的“k12”、“三槐居”等都有很多图文、影像并茂的资料。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活力。例如,在教《紫藤罗瀑布》时,播放乐曲《清晨》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我们仿佛听到了鸟鸣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微风舞动的声音,感受到了温馨、优美、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声音的精华,这种恬静、美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再次播放乐曲,师生配合进行配乐朗诵,再现语文文字的本色,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创造。
  2.图文并茂,大信息解读。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必须迎接三个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空间、成几何级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的理解能力的挑战。计算机给阅读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譬如我们想研究鲁迅,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只需要键入“鲁迅”或者“鲁迅评论”等关键词,瞬间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语文的教学也不例外,课文只是一类文本或者文体的提示,如果学习只局限于教材的解读,势必导致视野狭窄、知识贫乏,像缺乏活水之池,毫无生机。网络为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几乎每种文体或者话题都有无数相关的文章和观点,多方面借鉴、比较才学有所获,才能学会思考。如教《敬业和乐业》时,学生利用网络合作找了很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名言、谚语、成语和古今中外的故事,学生从中自然体会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师不需再罗嗦教学中的观点,学生都能够头头是道而且有根有据地讲述。
  
  三、写作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几点启示: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查找有用的资料;2.写作要有新鲜的血液,学会利用网络中贴近社会和现实的内容;3.重视交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最终意图。作文是一种与别人交流的媒介,是一种沟通思想的手段,要真实地表白自己的感情,与别人去进行思想的交锋,辩明道理。
  平时的写作教学,除了常规的基本问题知识的介绍和训练,我更多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具体指导学生多参考、多交流、多发表,因此介绍了几个适合他们的网站,如“易动网络写作平台——写吧”(http://www.writebar.com)、“作文岛”(http://www.zuowendao.com)、袁志勇作文网校(http://www.cycnet.com.cn/y_school/)等。这些网站有范文,有评改,有理论,也有交流对话新观点和话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作文的评改方式可以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直接把写好的文章通过邮箱发给老师,从而不受时间的限制,写好就交,老师修改后马上返回。老师可以集中较好的文章,展现给全体学生,以供交流。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到网络上,让其他同学、老师,甚至一些文学爱好者加以评论,很有裨益。陈钟樑认为:“网络能有效地搞好作文,因为它让学生觉得作文不再有受逼迫的感觉。”我利用学校的网络建立了一个可供交流的板块,老师和学生一起建设、一起进步。
其他文献
教师语言作为一种职业语言,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规范,符合一定的标准。对幼儿教师来说,其语言既要符合对所有教师的一般语言要求,又要有反映幼儿教育特殊规律的特殊语言要求。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语言要具有“四化”。    一、“趣”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过“儿童化”将汽车说成“嘟嘟”,也不能太过“成人化”将早晨景色描述成“雄
期刊
校本培训,以校为本,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基本保证、积累宝贵经验,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校本培训,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校本培训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校本培训应针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根据教育教学的特色和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予以针对性的
期刊
我儿子今年才上初中,他在小学阶段表现一直很优秀并且十分懂事和内敛。我是一名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深知一个优秀的富有责任心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为了能够让儿子百尺竿头更近一步,我千方百计地托人把儿子调到了全校管理最好、最严格的那个老师的班上,并且我也主动地跟儿子的老师套近乎、拉关系,我老公还郑重地向老师表态,“老师,您可以随便像管教自家孩子一样管教他,我们不怕您严厉,孩
期刊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文拟对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和实施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近几年来, 人们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 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变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涌动的社会,各种不同的道德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或道德准则同时展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休闲娱乐中。何去何从?人们必须慎重对待,认真选择,才会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当代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开始萌生。他们比以往的孩子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言语中经常出现“我认为”“我的看法是”之类的表达。他们崇尚个性,在行动上喜欢与众不同,甚至喜欢标新立异。道德原本就是关注人的现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积极有效地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 必然会推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发展。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们如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呢?实践证明,数学教学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期刊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化情境,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
期刊
“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真正的美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最大限度地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实行教学民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美术教学因其具有时间性强的特点,更适合在试验、探索、讨论、活动和实际操
期刊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在封闭式的课堂中,信息的传输是单向的,学生的思维很难发散。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宽松的环境中。在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独立思考、创新进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也有助于课堂动态资源的产生
期刊
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  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引航的灯塔,爱是冥冥中心灵的守望。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教师虽是凡人,但人性的力量让我们传承了这份人间真爱。面对着全班四十多名学生,我常陷入遐想:王岐、刘盈同学已打造成了校园知名主持人;王丽霞英语获过省级奖励,将来也是个可造之才;杜超群懒散,有什么办法可以约束;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