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候责任的道德维度及其对世义务转变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责任是一个崭新的理念,包括道德与法律两个维度,前者是后者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气候责任是否构成对世义务存在理论争议。鉴于温室气体的全球流动性和排放影响的全球性,虽然气候责任尚未发展成为一种获得普遍承认的对世义务,但在人类所面临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挑战下,其终将完成由道德责任向法律责任的转变。气候责任理念的确立无论在全球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指导层面,都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发挥应有的影响力,都需要决策者将气候责任作为重要的理念支撑。
其他文献
列维纳斯的早期哲学以走出实存的匿名性为最基本的问题意识,探求主体何以超越自身的形式化束缚的可能。因循列维纳斯为主体所建构的三种实存情态,列维纳斯早期对于主体超越的刻画可以概括为:匿名的实存之夜中的失眠与孤独,光之世界的滋养与死亡的逼近,以及躲避光之照亮的爱欲关系与新生。在这个过程中,列维纳斯揭示出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光学,只能引导主体与自己的死亡相遇。主体要想真正实现超越,就必须超越现象学。主体所能凭借的只有对他人的爱,也正是这种爱胜过了死亡,为主体带来永不枯竭的真正的生机与青春。
意志软弱是东西方道德哲学讨论中的重要问题。在儒家哲学中,朱子对此问题的阐发意义重大。朱子认为,真知不仅指向知的广度和深刻感,也内含了一种经由心所认可并落实在具体道德践履中的真实确信,所谓真知必能行;而意志软弱则是常人未能"真知"地落实道德实践所造成的知行不一现象,格致诚正等工夫修养则有助于常人涵养圣凡无二的道德动机结构,使其保持良好的动机状态,从而克服意志软弱。但是,朱子对意志软弱的分析缺乏对理论前提自明性的合理解释,也未能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充分的动力。
人性问题始终是麦金太尔学术研究的关切点。麦金太尔早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弥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道德缺场",将对人性的解读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以解决人之"异化"状态。通过剖析人性中需要与道德的分离情境,麦金太尔提出若要真正回归人之本身,就必须重视人的需求,将其与道德统一,以实现"人性复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提供了最佳的实践路径。概而观之,马克思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不仅是麦金太尔理解人性的基本立足点,更是其整个理论建构的致思逻辑。
塞拉斯认为道德意识是一种"我们"意识。他的解析和建构基于其独特的实践推理框架。在他看来,道德判断是定言合理的主体间意向。道德判断是一种意向,依靠决断与行动建立逻辑必然联系;道德判断是主体间的意向,即我们意向,因此有真与假;道德判断的定言合理性来自于内在合理的目的意向,正是靠这个目的意向才产生道德共同体,其中各成员从这个共同体的视角意向和行动,这个视角即道德视角;支持道德视角的是无私的爱,不是自爱和仁慈。因此,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共同体各成员以道德视角进行道德思想和道德行动。这个论断指向康德的目的王国,其中人
个体主义是盛行于近现代的主导意识形态。罗斯文的《反对个体主义》不仅从多角度揭示了个体主义站不住脚之处,而且以对比的方式阐发了儒家为何从道德上和社会建构上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此书存在某些不足,比如缺少儒家阴阳哲理的深度,没有探讨个体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及技术原因,导致其反对个体主义的不彻底性。
在著名的"功能论证"中,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的符合"最具目的性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学术界围绕该定义的理智论和包容论之争,根源在于"目的"概念的双重意涵(整全和终极)之间的张力。基于对《尼各马可伦理学》I.1-2和I.7关于目的、功能与幸福的阐发的分析,可知亚里士多德在"功能论证"中采用的目的概念更加强调其整全而非终极的意涵,因此,该论证最终得出的幸福生活应该是具有整全的实践视野的政治生活,而非实现终极的人类可能性的哲学生活。
2018年5月19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研究基地承办的“回顾与展望:政治伦理学40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委党校举行。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致辞,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资深教授万俊人做主题报告。
上海伦理学会比较伦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8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顺利召开。陆晓禾会长首先介绍了创设比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由来。她指出,比较伦理的研究历史很悠久,甚至可以上推至清末民初,比如清末洋务派的新政,民国时期蔡元培的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华工讲义等,都涉及比较伦理研究。
2016年8月,美国当代道德情感主义代表人物、迈阿密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尔·斯洛特应邀来到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哲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在此期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以“道德的心理基础”这一问题为核心,从道德的人性基础、道德品质及行为的心理基础三个方面反复与斯洛特教授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双方增进了了解,深化了交流,为更深层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对话由李家莲博士翻译并整理。为推动国内学者对情感主义美德伦理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反映中国学者争取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
如何证成马克思存有道德哲学是深入探讨马克思道德哲学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面对众多的质疑与批判,有必要从概念层面对“道德就是意识形态”进行概念分析与背景挖掘,从逻辑层面揭示“事实与价值”分离给马克思道德哲学带来的“隐秘危机”,从实质内容层面批判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理解。这三个维度不仅是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的病理探究,而且也有利于在应对当代道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发难的同时,丰富和拓展阐释马克思道德哲学的视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