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史相关论文
明清之际,是一个政治上天崩地解、学术上总结反思的时代。从传统理学维护和改良者的角度,李二曲以体用来反思,也就是以理学和经济,亦即......
在各自独立的历史环境下,中西道德哲学各自走过了一条特有的发展道路;然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文化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具有世界......
谈及伦理,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一文曾将伦理学界定为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人们在表达这些世界观、方法论时所借以表现的文学艺术,......
受访学者简介:陈瑛,1939年12月生,河北省深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六届中国伦理学......
1956年至1965年,中国学术界曾开展过两次激烈的讨论,这两次讨论表面上集中于道德遗产的继承问题。但深层触及到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
环境伦理学把道德对象从人或人类扩展到自然物至少是有感觉的动物;把价值坐标从人际之间的功利关系转移到生态圈内部的功利关系;把......
在中国思想史上,荀子因性恶论而备受争议。其实,他总结前人的人性论思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性善恶观,其内容一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
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是人的权利,人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天然的正当性,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幸福问题是人所面对的所有问题......
“和谐”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有魅力的概念之一。然而学人在谈论和谐话题时也暴露出极度泛化甚至庸俗化的信号。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
<正> 第十章 道德和感觉 选自大卫·休谟《道德原则研究》。 问题: 1、如果人们没有体验到赞同或反对的感情,那他们是不会对行为作......
<正> 第十二章 最大幸福的原则 选自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功利主义》。 问题: 1.“功利原则”是什么?穆勒为什么感到有责任用......
康德把道德的基础从经验外在对象物转移到先验主体人的意志。以意志自律原则批判经验的他律原则,强调理性构成道德,人为自己立法,......
本文从自由、目的与关系、方法与结论三个方面对康德与萨特主体伦理思想的基点、建构、方法和特征等方面的同异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
在20世纪的西方伦理学家中,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行动的人道主义者,而且是......
<正> 新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章海山编著的《西方伦理思想史》(以下简称《西伦》),是一本难得的研究专著。作者在西方伦理学这......
康德道德哲学一直以来是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伴随着近年来美德伦理复兴引起的对于规范伦理的反思热潮,康德道德哲学研究的方向也发......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其完备的理论形态、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有力干预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史的发展轨道上占据......
<正> “伦理学”一词是以三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方式来使用的。它表示:(1) 一种一般模式或“生活方式”,(2) 一套品行规则或道德......
<正> 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名词解释》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12月出版。该书是广大读者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通俗工具书。......
<正>美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年轻的现代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最年轻强势的帝国,而且近乎施蒂纳意义上的那个"唯一者"。一个基......
<正> 党的十二大制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向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
<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成书于1913年,它是我国第一部戏曲史论著,以宋元戏曲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戏曲的起源......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
<正>邓安庆教授的《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之重审》(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版)一书,全面地清理和......
<正>在很大程度上,百年中国的伦理学研究同百年中国社会及其道德文化的递嬗流变是一致的。进而言之,近代以降的中国学术与中国社会......
伦理学史不仅仅是伦理学的学说史。它是人类自我道德确证的历史,是人类追寻现实世界中完满和谐关系的历史,是人权发展的历史,同时......
自上世纪 70年代始 ,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便逐渐凸显并最终主导了西方哲学论坛。然而在我国 ,这一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转向似乎刚刚......
将十八世纪产生于英国的道德情感理论放到西方伦理思想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中进行考察,探究了该理论产生的社会一文化原因和理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