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散文绘本阅读活动促进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即理解文字或符号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绘本是提升其阅读能力的主要工具之一,文章介绍了在培养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过程中,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与方法,在提升幼儿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散文绘本阅读;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5-0019-02
  引 言
  研究發现,带领幼儿参加阅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其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儿童散文绘本主要以简洁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及清新淡雅的图片对生活或事物进行了描述,在当前幼儿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阅读儿童散文绘本,能使其在深刻感悟文学魅力的同时,有效促进其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
  一、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
  文学语汇对于幼儿早期文学语言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主要包括词汇、语句及修辞三个方面,丰富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有助于幼儿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对此,为进一步促进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散文绘本,逐步引导幼儿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散文绘本,有助于增加幼儿的词汇量。理解并学会运用文字词汇是开展系统性文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经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早接触的词汇形式为名词与动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名词与动词使用较为熟练后,副词、形容词等修饰性词汇才会出现在幼儿的口中。
  为增加幼儿的修饰性词汇积累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阅读散文绘本,逐步让幼儿感受到文字的美,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方,散文绘本《快乐是什么》中就包含了静静地、高高的、香喷喷的等修饰性词汇,这些词汇的运用不仅能提升绘本文字的意境,还可以加深幼儿对绘本中艺术形象的理解,为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积累提供助力。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阅读散文绘本,有助于幼儿感知语句含义。当前,大部分幼儿学习语句的主要目的是与成年人顺利交流,但部分成年人受语言习惯、知识积累量等因素的限制,其在语句结构、词汇运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若幼儿在语句学习的过程中仅模仿成年人的用语习惯,可能会对其后续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造成阻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大部分散文绘本语言优美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幼儿阅读散文绘本,为幼儿的语句学习提供优秀的范本,切实提升幼儿的文学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阅读散文绘本,可以加深幼儿对修辞的理解。引导幼儿感知文学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当前学前教学中培养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绘本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促进其文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在绘本《我爸爸》中,作者将“爸爸”比作马、鱼、大猩猩、河马、房子、泰迪熊等形象,这些比喻的运用不仅使文章变得更加活泼、富有童趣,还能使幼儿体验到亲切感,便于幼儿在后续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相似的修辞手法表达自身的情感[1]
  二、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的方法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绘本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市面上的绘本进行统计发现,当前绘本的主题包括数学、社交、健康、科学等内容。在当前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
  (一)选取合适的阅读绘本
  受年龄、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面对部分语句信息较为丰富的散文绘本时,幼儿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就深入理解绘本中语句的内涵。因此,在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爱好、词汇积累量等信息,选择合适的绘本,保证后续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为0~1岁的宝宝提供绘本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其视力、触觉等方面的需求,此时,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明显是不合适的。1~2岁的宝宝“动手”欲望较为强烈,此时,能够启发他们探索世界的绘本更符合其需求,同样,散文绘本也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对于2~3岁的宝宝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绘本选择过程中,科普类或者带有故事情节的绘本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如《暖房子》《偷偷看里面》这类绘本往往会受到幼儿的喜爱。3~4岁是幼儿语言能力、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为幼儿提供一些有简短对话的绘本有助于幼儿心智的成长。4~5岁的幼儿格外活泼好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凭借事物的描述展开联想,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阅读《花婆婆》《田鼠阿佛》这类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5~6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一些具有连贯情节的绘本故事,在增加幼儿识字量的同时,为其后续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开展幼儿散文绘本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为其后续文学能力的增长提供助力。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可能使幼儿对文学阅读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阻碍其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在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促进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例如,绘本《爱心树》讲述了一个一棵苹果树与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绘本共有58页,如果教师要求幼儿在一次阅读活动中深入理解这本绘本的全部内容,不仅会导致幼儿产生视觉疲劳,还可能使幼儿因阅读活动开展得过于紧凑而产生厌烦心理,进而降低活动的开展效率。面对上述问题,为使幼儿能够深刻感受《爱心树》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应结合阅读活动的时间、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等情况,通过将绘本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组织幼儿分段阅读,或者通过从这58页中选择部分画面,带领幼儿仔细阅读,而剩余画面由幼儿自行阅读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3]。   在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为进一步降低活动的开展难度,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理解的重点,并通过将这一重点与幼儿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例如,绘本《快乐是什么》为更好地展现“快乐”这一主题,其内容不仅包含了小老鼠与老鼠妈妈的问答,还描绘了小老鼠的动作、神态。尽管这部分内容能够为小老鼠的快乐提供侧面证明,但教师如果要求幼儿在分析“快乐”的同时,从小老鼠的动作神态及其与妈妈之间的交流入手,这在增加分析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在阅读分析中消耗的时间,降低了后续活动开展的效率。
  面对上述问题,为使幼儿在感受散文绘本中表现情感的同时,明确绘本中描绘的“快乐”,并且可以用“快乐是……”的句式造句,笔者在开展以《快乐是什么》绘本为基础的阅读活动时,有意使幼儿降低了对小老鼠动作、神态等部分的关注度,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小老鼠的快乐,即“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小老鼠为什么会感觉滑草很快乐?”此时,学生会回答:“因为滑草‘一次又一次’让他感受到了快乐。”“那么同学们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还有哪些‘一次又一次’可以让你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吗?”此时,幼儿踊跃回答,A说:“快乐就是去滑冰,一次又一次。”B说:“快乐就是与大家一起玩游戏,一次又一次。”C说:“快乐就是吃糖,一块又一块。”在上述过程中,幼儿的回答自然地从“一次又一次”延伸到了“一块又一块”,这在提升幼儿语句仿写能力的同时,为其文学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提供了辅助。
  (三)借助现代化的活动手段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相较于成年人在阅读散文绘本的过程中更多借助文字描述的情况,幼儿更多的是借助绘本中的图片理解绘本的内涵。这让幼儿在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兒对文字描述的重视,进而影响了幼儿文学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大部分教师会通过带领幼儿反复诵读绘本文字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语言美与意境美。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幼儿识字量较少这一因素的影响,幼儿的阅读活动可能存在断断续续的情况,这不仅打乱了幼儿阅读的节奏,还拉长了阅读活动开展的时间。并且,受幼儿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的影响,这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方式可能会对后续阅读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前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当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辅工具,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笔者在开展散文绘本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就曾借助编辑软件将音乐、文本阅读结合到一起,制作成音频文件,并借助多媒体在播放相应音频文件的同时,为幼儿展现绘本动画,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从而达到集中幼儿注意力,提升其模仿散文语汇兴趣的目的。
  结 语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其文字阅读能力远远不够,在面对大部分阅读材料时,无法做到真正的深层阅读。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借助散文绘本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文字理解能力,为其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 宇.幼儿园中班绘本游戏阅读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20.
  [2]罗无双,刘 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指导的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9):190.
  [3]姜红艳.利用同类绘本加强大班幼儿深度阅读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散文类绘本阅读教学研究”(GS〔2020〕GHB175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小英(1991— ),女,甘肃嘉峪关人,初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教”与“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两大环节。“教”是引导、基础,“改”是支架、保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作文“教”的“多样化”“启发化”教学策略已经得到普及,而“改”仍然以传统的“命令式”“被动式”为主,难以达到“以评促写”“以改优写”的目的,难以启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思想。本文从叶圣陶先生“不教而教”的思想出发,论述小学“问题式”作文的“启发式”评改策略。  关键词:作文评改;小学作文;问题式
期刊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將生活材料作为美术创作材料,以丰富幼儿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对生活材料的收集、思考和创作到动手制作,教师可以从材料的颜色和形状入手,引导幼儿大胆进行艺术创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技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如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艺术作品,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
期刊
摘 要:用词精练、言简意赅、韵味深长均是古诗词的特征,学习古诗词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但是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学生认为古诗词晦涩难懂,因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无法行之有效地融入相应课堂活动中。面对此种情况,教师有必要积极地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本文就
期刊
摘 要:在当代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西方音乐三大体系教学应用较为广泛,其中,达尔克罗兹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为主,通过一些体态律动来体现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而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民族民间舞蹈也能发挥类似作用,舞蹈与体态律动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音乐的节拍使舞蹈变得更加柔美。本文从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将民族民间舞蹈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相结合的角度展
期刊
摘 要:探索快乐体育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达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目的。体育教师应在遵循基本的体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从现代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在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已经实施十余年,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教育部将中学历史的教学目标浓缩为五项核心素养,即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五项核心素养。文章在前人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2017年10月第5次印刷)和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2版第1次印刷)出版的两版初中数学教材(分别简称人教版和湘教版)中“反比例函数”的编写理念、章节编排、内容呈现、例题与习题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了两个版本教材的异同点,研究得出:人教版教材更加重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湘教版教材則更加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结合,并且两个
期刊
摘 要:童话以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童话走进课堂教学,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童话育人,特色兴校”的道路,文章就这一特色项目的实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关键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情景教学能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法带来的枯燥感,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从学生特点、实际生活和社会背景出发,创设生动形象和有价值的情景。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情景教学进行了探析,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新课程改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兴课程。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强调课程评价以量化为主,既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又不能反映学生的个体发展。受此惯性思维的影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倾向于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努力、教师的引导、课堂的效果、家校的互动等关注不足,评价对象及标准相对单一,难以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多元评价格局,如此也限制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与进步。文章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