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haoba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学会“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点拨引导,让学生会说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点拨,让学生说准确。新知识往往由旧知识延伸和发展而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适当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准确地说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将非常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几题千以内加减法,并用竖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最后将两者进行比较。问学生:“新学习研究的小数加减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做一做”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机构中去。
  2.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点拨,让学生说到位。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积极地思考与交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体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并提问:“怎样剪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就可以了。
  3.在揭示规律或概括结论时点拨,让学生说连贯。在教学中,学生揭示数学规律或概括教学结论时,通常需要教师的点拨,把规律或结论说完整。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时,通过亲身体验及对算式的观察,学生已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只要分子相加减就可以了,但在语言表达时,却忽略了“同分母分数”,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同分母分数”几个字加进去说说,并引导学生认识这几个字的重要性,与以后的异分母分数相区别,逐步要求学生说得完整、连贯。学生在这一过程体会了数学结论科学、准确。
  二、有效提问,让学生有的说
  课堂提问力求面向全体。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都有答问的机会。如果教师课堂提问不恰当,觉得老师的问题太难,他们就不能举手回答,由此他们也就失去了一次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一次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所提的问题,对优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胃口。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多少”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动物乐园”,然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比的?”问题层层深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说,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提问指向性明确。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问题问完后,学生一脸茫然,不知从何思考、如何回答,或者是答非所问。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时,求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时,在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15÷2=7(组)……1(盆),判断出第15盆是兰花时,我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陆续回答:“老师,我用15÷4=3(组)……3(盆),也可以知道第15盆是兰花。”予以肯定。“还有吗?”“老师,我是这样算的:15÷6=2(组)……3(盆)”。“老师、我还有……”。此时,我不知该如何引导了。其实我的本意是,除了计算,我们还可以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办法来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那么,学生出现类似“答非所问”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他听课教师提出是提问存在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很容易理解成还可以怎么算,那么就会出现上述现象。如果这样问:同学们想一想,除了用这种计算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想什么方法来知道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呢?这样,所提的问题指向性十分明确,学生就不会再去想15÷4、15÷6,而是积极去想其他非计算的方法。所以,清楚、指向性明确的提问,是学生发言的基础。
  三、合理评价,让学生乐说
  1.激励评价。有许多学生不是不能说,而是因为胆小,怕说错。这些学生是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怀疑,以至于不敢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失去了一次又一次锻炼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以此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积极的评价,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说的乐趣。如“你说得真棒!”“你说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回答真精彩!”……对提高快的学生,要肯定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信心,让其他同学以他为榜样;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引导其大胆发言。
  2.延迟评价。对学生的发言不要急于给出对错的评判,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形成共识。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使“最精彩的话”从学生的口中说出。例如:讨论梯形的概念时,学生纷纷发言:“梯形是一个四边形” “有两条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有两条边平行,另外两条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等等。教师不应马上评判对错,而应该说:“看看谁能说得更简洁、更准确” “两条边平行,两条边不平行,这两句话能否用一句话来表达” ?学生又一次进入了活跃的思维状态,很快说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体会了“只有”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说”是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越“说”思维越活跃、越开阔。
其他文献
<正>6.1H无疑是本届车展最火爆的展馆,因为这里汇聚全球顶级汽车品牌,法拉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数不胜数。特斯拉的参展成为本馆的一大亮点,中国的
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等多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GR具有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及与糖皮质激素(GC)结合的专一性,使其可在转录及翻译
新能源车在今年的快速增长,让相关汽车企业纷纷热情高涨地投入这场争夺战中来。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外资品牌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之前只考虑本土车型的目录之上。  9月11日,工信部放出新一批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名单,宝马i3成为第一款进入免购置税名单的进口车型。而在前四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当中,累计有707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免购置税目录,但均为国产车型,进口车型无一入选。随后的9月30日,北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触网”已成为众多企业的经营计划之一,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繁荣,相应地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税收问题,那么,面对电子商务衍生的税收问题应采取何种对策?笔者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中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不仅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要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促进;能力;发展  《数学课程
例一、女,25岁。因腹胀,腹痛反复发作9月余入院。体检;营养差,腹部膨隆;见肠型及逆蠕动波。右下腹偶可触及拳头大小囊性肿物。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平片;小肠管高度扩张,直
SUV热,已不再是新鲜话题,更不再是新兴市场,随着性价比的回归,其高利润率阶段将逐渐宣告结束。  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已落下帷幕。据统计,在全球首发的112辆车型中,有近40款是SUV车型,放眼望去整个车展现场满满的SUV,以至于有媒体形容“这简直就是一个SUV展”。  虽然本届车展亮点颇多,如风头正劲的新能源汽车、初露头角的互联网汽车、引人瞩目的无人驾驶……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诗和远方”只是生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了解浅层的理论知识,而需要全面地掌握一门语言,能够进行流畅的表达。于是在实施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得口语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大大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
如何迎合已占据主流的85后年轻消费者?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星自有一套。  “3年以前——大概是2013年的数据显示,85后的年轻消费者占据整个汽车消费市场的26%,而就在去年年底,这个数据已经上升了10%直至36%。由此可以看到,85后的年轻人在汽车消费市场所承担的作用正在飞速增长。”在2016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现场,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星表示,85后年轻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归结于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只有“用”方显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语用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为例,探讨灵活高效的语用教学方法,为促进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现代语文生活能力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然而,踏遍千山万水,“高耗低效”犹如萦绕在语文教者心头的一块阴云,挥之不去,教师付出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