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让语文课堂散发灵性的光芒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归结于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只有“用”方显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语用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为例,探讨灵活高效的语用教学方法,为促进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现代语文生活能力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然而,踏遍千山万水,“高耗低效”犹如萦绕在语文教者心头的一块阴云,挥之不去,教师付出精力不少,学生投入时间也不少,但却收不到良好效果。究其原因,一些语文教学尚停留在语形、语法、语义 的“教”上,而无法落实到“用”上,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自然无法提高,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色彩。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做出明确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当以此为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语用教学”,以“用”焕发课堂的生命,让课堂散发灵性的光芒。
  一、落实一个“读”字,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可见“读”不是单纯的认识文字,而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知能力。我国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从中分明能看出“读”对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切不可疏漏“读”的环节,不可轻视“读”的作用,应当有效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心投入地读,酣畅淋漓地读,在读中领悟词句的深意,感知修辞的曼妙,体味文本的内涵,培养语感,借“读”提高“用”的能力和效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教学,教师在“读”上下足了功夫,首先读题,师: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教师以此让学生去思考,去质疑,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抱母亲?生:“第一次”抱母亲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样的训练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接着,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揣摩句子的停顿,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做适当指导,师:读书其实就像平时说话,自然一点才更真切,更真挚;最后,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师:从文中“我”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读了母亲的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自然而然的化“学”为“用”,变“读”为“说”,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组织运用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多层次的“读”中进行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的乐趣,将语言感知和运用化作一种内在的需求,而语文课堂也高潮迭起,欢快的笑声和朗朗书生交织成一首和谐之曲。
  二、强调一个“辩”字,在辨析中增加积累
  语言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语言兴趣唤醒的一个过程。中华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词,每一个字在运用上都蕴藏着奥妙,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这种说法好不好,为什么?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可不可以换一个?教师应当慧眼识珠,引导学生驻足不曾发现的语言风景,深入辨析,增加积累,从而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例如: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古诗教学中,作者在诗中只字未提“书”,但题目却为《观书有感》,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意思来感知古诗蕴含的哲理,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范读课文时,故意将《观书有感》读成了《观塘有感》,老师话音刚落,讲台下已经质疑声四起,生:老师,不对,应当是《观书有感》。师:是吗?那你们能从古诗内容中找到“书”字吗?生:不能。师:那我们换一换又何妨呢?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生:我觉得不行,诗人应该是坐在塘边读书,由方塘联想到读书,不单单是写方塘。生:我认为诗人以源头活水比喻不断学习,实际上写得是读书,所以必须是“观书有感”。生:一个人要像方塘一样,要想保持清澈,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最终揭示的道理在“书”,而不在“塘”……师:是啊!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擅长将抽象的东西用形象的方法表现出来,既然是“观书有感”就一定有与书相关的道理,从大家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发现用词必须仔细推敲,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看似寻常时,实则奇崛处。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找准训练点,让学生进行用词的比较,在词语的比较中锤炼语言,丰富积累,增强体验,让语文课堂上绽放出思维与智慧的火花。
  三、尝试一个“仿”字,在仿创中提高能力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或者在遣词造句上,或者在布局谋篇上,或者在表情达意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示范性的内容和特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有效发掘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中“特色”的地方进行仿创训练,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扎实走好每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教师让学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师:初读文章,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的回答不拘一格,“自由快乐”“充满生机”“色彩缤纷”……师:为什么是这样的园子呢?学生开始在文中找依据,生:我在“铲地”这个情节中,体会到“我”在园子中的自由、开心和快乐。师: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又如何表达这份快乐呢?请以“( )愿意( )就( ), 想( )就( )”为句式写话。面对这样的仿写,孩子们高兴极了,纷纷挖空心思地写起来,生:茄子愿意长多紫就长多紫,想多黑就多黑,变成一个黑脸包公都不怕。生:西红柿愿意多红就多红,想变成天边的晚霞就变成晚霞……孩子们稚嫩而天真的语言肆意的流淌着,化作一个个音符,在课堂上回荡。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安排学生仿写,留下的不仅是语言的空白,还是“借景抒情”写法的训练,从而内化了学生对文本写作特点的理解,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强调突出语用教学,重分析的同时不能轻积累,重理解的同时不能轻运用,“用”是教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散发灵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03)
  [2]陈妙兴,林月娥.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00(Z2)
其他文献
<正>6.1H无疑是本届车展最火爆的展馆,因为这里汇聚全球顶级汽车品牌,法拉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数不胜数。特斯拉的参展成为本馆的一大亮点,中国的
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等多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GR具有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及与糖皮质激素(GC)结合的专一性,使其可在转录及翻译
新能源车在今年的快速增长,让相关汽车企业纷纷热情高涨地投入这场争夺战中来。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外资品牌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之前只考虑本土车型的目录之上。  9月11日,工信部放出新一批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名单,宝马i3成为第一款进入免购置税名单的进口车型。而在前四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当中,累计有707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免购置税目录,但均为国产车型,进口车型无一入选。随后的9月30日,北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触网”已成为众多企业的经营计划之一,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繁荣,相应地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税收问题,那么,面对电子商务衍生的税收问题应采取何种对策?笔者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中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不仅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要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促进;能力;发展  《数学课程
例一、女,25岁。因腹胀,腹痛反复发作9月余入院。体检;营养差,腹部膨隆;见肠型及逆蠕动波。右下腹偶可触及拳头大小囊性肿物。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平片;小肠管高度扩张,直
SUV热,已不再是新鲜话题,更不再是新兴市场,随着性价比的回归,其高利润率阶段将逐渐宣告结束。  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已落下帷幕。据统计,在全球首发的112辆车型中,有近40款是SUV车型,放眼望去整个车展现场满满的SUV,以至于有媒体形容“这简直就是一个SUV展”。  虽然本届车展亮点颇多,如风头正劲的新能源汽车、初露头角的互联网汽车、引人瞩目的无人驾驶……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诗和远方”只是生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了解浅层的理论知识,而需要全面地掌握一门语言,能够进行流畅的表达。于是在实施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得口语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大大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
如何迎合已占据主流的85后年轻消费者?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星自有一套。  “3年以前——大概是2013年的数据显示,85后的年轻消费者占据整个汽车消费市场的26%,而就在去年年底,这个数据已经上升了10%直至36%。由此可以看到,85后的年轻人在汽车消费市场所承担的作用正在飞速增长。”在2016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现场,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星表示,85后年轻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