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比较研究述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作为古人交流的一种语言,经历时间变迁,朝代变更,流传至今,只能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于教材及古书之中。教材中选编的大量文言文都深刻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只有在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学生学,才能更好了解古文文化,学习古文知识,继承传统美德,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阶段是开始接触浅易文言文的阶段。而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选编优劣、质量高低就显得极其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文言文教学质量、学生获得的文言知识积累程度与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质量。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将在我国使用时间较长、最具权威性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系统及其与其它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概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并且发现,就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系统运用比较研究的成果尚待进一步的挖掘,有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系统的研究状况
   随着对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及编写系统整体探讨研究的深入,对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的焦点逐渐聚焦在对某一版本教材文言文的选编研究上,使得对改进文言文教材的选编系统更具针对性。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教材出版中最权威的教材,其中有关于文言文选编的研究的论文和论著很多,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丁友存的硕士论文《人教版
其他文献
笔者执教了一节珠海市公開课:情到深入自然浓——至情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第三课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有老师评价整堂课洋溢着美感,是语文课的最理想状态。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这次公开课教学设计的探索与研究,为群文阅读教学打开一个窗口。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文本分析   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她们都有惊人的姿色。罗敷是“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胡姬
写文要有神,上课要有魂。这魂便是老师、学生、文本的最佳交汇点。它不仅是老师深谋远虑的杰作,更是最大程度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和充分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而作出的科学取舍与定位。把握了这一点,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顾我在执教《哦,香雪》一文时,对此感触颇深。一篇上万字的小说,可切入的角度很多,但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能充分利用文本使学生学有所得的那一点到底在哪?当我把目光定
笔者最近几年参加了湖北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有幸阅读了荆楚学子的即兴之作。阅毕,或静思默想,被启迪引导着登上一个思想的高峰;或心潮澎湃,被热血燃烧着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或举首四望,被良知拷问着审视我们的生活与社会……这些成功之作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考生能结合社会人生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认知,以“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来启迪人,感染人。然而亦有大量的文章令人摇头叹息,甚为遗憾。究其原因,不可一一赘述,最具
文题中的所谓“修辞行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话语行为,而是指为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实际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话语活动政治目的的言语活动。研究这样一类言语活动的学科在西方称作“修辞学”。在中国古代没有一部类似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的专门著作,然而类似《修辞学》中谈到的修辞理论和修辞实践却是一点不比西方古代社会少。  汉代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谈到修辞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家个人命运中的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言的德育作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和感知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有人倡导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寓言意义的多种可能性。于强认为当下的寓言教学存在“学段目标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各个学段的
语文课堂上一直难以书声琅琅,学生的朗读能力难以有提升。我有幸多次受到于永正老师的当面指教,对朗读教学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尝试。我认为要使朗读指导到位,需要做好三步:在备课时研读教材要“准”,设计朗读指导策略要“巧”,课堂朗读调控要“活”。  一、备课研读要准  一位教师执教《桂花雨》,他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摇花乐”,通过抓重点词语、表演体会、想象拓展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学生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语文课本选用文言文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大有裨益。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多义字,没有注解。教材对古音解注的忽视,给师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不便。  《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的“行”字,有人认为该读“xíng”,意为一起“行军”;也有人认为,该读“háng”,表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十人为一“火”、二十五人为一“行”)。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符合情理,但也不能随便读哪个音
【教学目标】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感悟鲁迅先生作为民族魂思想的伟大与深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难点: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而传统的如“鸡零狗碎”式的提问,不便于学生把握阅读要领,不能对问题有提纲挈领的认识,学生思维缺乏连贯性、整体性。而“步步为营”式的提问,又可能牵引着学生向标准靠拢,学生被动学习,创造性思维受桎梏,积极性受限制,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主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方面设计问题。问题具综合性,少而精,但涵盖面广,能精练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