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语言显韵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典雅的语言?“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够体会到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例如,我们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显得平直;如果加上适度点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就有了摇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但又是控制在一定的分寸之内的,没有过度渲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典雅。
  一
  典雅技巧一:力求诗意
  一纸好的评语是一支激活素,可以把沉睡中的学生激醒;可以让信心、雄心如樱花般开得灿烂,开得耀眼;可以使心如枯井般激不起半点波浪的人,心灵之泉喷涌,变成浩瀚的大海。一纸糟糕的评语是一种制冷剂、一剂麻痹药,可以让燃起的烈火,整个掉进冰窖,去品尝冰的刺骨,与那千年寒冰共唱:“冷了,冷了,冰冷了……”;可以使如长江流水般的心河,变成黑色死潭,就算把泰山投入,也可能不见一丝波纹。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格,以发挥议论诗意化的形象赏识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典雅技巧二:巧用名言
  朋友,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也许“淫雨霏霏”会使你“感极而悲”,“皓月千里”会使你“心旷神怡”,但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活的真谛。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章写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苦闷与彷徨,结尾处以范仲淹、杜甫、李白的名句来勉励读者,画龙点睛,富有哲理,余味无穷。
  典雅技巧三:哲理升华
  受挫一次,会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步;磨难一回,会对成功的内涵悟透一层;失败一次,也同样会对幸福的意义百倍珍惜。
  用精练而极富内涵的哲理化的语言,阐述了对幸福的看法和认识,给人以启迪。
  典雅技巧四:善用修辞
  眼前是无尽的深渊,你没有止步,心中是无畏,是对嶙峋怪石的藐视,是对黑暗的憎恶,是对生命升华的渴望。充满力量的心,化作快速的脚步;你跌落,你飞扬,你也挥洒着泪珠,那隆隆的声音是你的呐喊!面对你,有人提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赞美。
  在这里作者自由灵活地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格,将瀑布刻画成一个顽强的战士,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典雅技巧五:多用想象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无畏;……
  “2”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是无可挑剔的美。于是,我们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点点渲染;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
  “3”是一只耳朵,是聆听。聆听着无限忧伤,聆听忧伤的倾诉。于是我们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无奈;……
  作者新奇浪漫的想象让人击节叫好。看似普通的几个数字,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具有了灵性,充满了诗意。
  典雅技巧六:活用抒情
  生命树上的落叶缓缓飘落,不经意间,才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4圈年轮;宽的,是我的欢乐;窄的,是我的忧伤。每一圈年轮都告诉我——我又大了一岁。
  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是我成长季节中的困惑?还是对逝去光阴的留恋?作者以散文般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读来真实感人。
  典雅技巧七:巧借课文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冷香飞上语文》)
  课文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等进入作文是一件令人爽心悦目的事。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毛泽东的诗词、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柳永的《雨霖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杜甫的诗歌和朱自清《威尼斯》等课文中的人事景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显得亦庄亦谐。当然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引用,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这就好比古使用典故的雅词一样,将原文或原诗简缩成一个语或短语,使读者一看便知是用了哪篇课文中的人事物,从而又使文章典雅而显书卷气,雅致大度而不俗。
  二
  典雅技巧用于构思谋篇,其实也很容易操作。典雅技巧之实战演练:《寻》。
  运用相关技巧谋篇构局,结构整篇文章可分三个步骤:素材准备、构思提纲、写作成文。
  素材准备:
  1.当看到题目之后,尽力在大脑中搜罗与题目有关的文化素材。
  请思考:对于题目《寻》,你能想到哪些有关“寻”的诗句名言?你能想到哪些在自己作品中写过与“寻”有关的诗人?
  2.假如你想到了很多的有关“寻”的诗句或者作家,那么,再想想,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做一个序列吗?
  3.时间顺序出来后,你能根据各个不同的“寻”,得出一个相同的主旨吗?
  4.抽取其中的概括性强的句子作为“题记”或者作为第一部分的引言,这样可以构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例文2就是抽取了苏东坡《念奴娇》中的名句开头的)
  5.按照时间顺序,用诗人的“寻”句作为每一节的开头(至少三节),接着抒发你对该诗人“寻”的评价,抒发时,要考虑使用偶句、排比句及散句等,使用一些具有古朴之味而且仍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言词。(按时间顺序构建全文,文章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6.文章的结尾,用压缩性的排比来抒情总结(文章2即用此法)。一定要表达出你对“寻”的见解,对诗人(词人)“寻”的态度。
  构思提纲示例:《寻》
  屈原的“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求楚国的未来之路。
  李贺的“寻”: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寻找诗人自己的理想。
  李清照的“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个人生活的出路。
  辛弃疾的“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找寻志同道合的人。
  毛泽东的“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寻问国家的未来前途由谁来掌握。
  主旨: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追求境界则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所处时代和生活遭际,今天的我们该作什么样的追求,该寻找什么样的人生之路?
  方法并不复杂,训练容易到位。只要平时老师多加引导,学生作文语言就能达到高度洗练、高雅别致、古色古香、令人回味的典雅美。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无所不有。如果按传统教学,仅仅依赖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依赖于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只能是一台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我们不难在课堂上看到那些茫然、充满困惑的眼神,那些生涩僵硬的朗读,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尴尬。究其
摘 要: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只有教师个性化地教,才能引领学生个性化地学。而衡量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确立个性化阅读理念的关键就看其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是否符合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也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只有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定位,树立文本解读的学生主体观,才能突出学生个体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定好情感基调,定好教学思路,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 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教学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与管理的主体,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对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反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效,对整个语文教学工作产生制约与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注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关键词: 初中语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内容的一件事,由朗读技巧高超的人叙述会生动感人,妙趣横生;由未经过朗读训练、讲话呆板的人去说,就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索然无趣。可见口语表达能力的差异,使听者听起来有截然相反的感觉,该如何使讲话呆板的人提高口语能力呢?实践证明,朗读训练就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学生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很普遍。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从一年级开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把英语口语教学放在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多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用不同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们能够愿意开口说英语,达到“能
摘 要: 校园文化与语文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职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引导、激励、约束、陶冶等育人功能。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构成了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可通过挖掘,品味中职校园文化,可培养、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中职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意思是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皆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呢?  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把课堂语文教活、学活。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创设的同时,更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
北豆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原料药材主要靠采挖野生资源供给。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货源紧,人工栽培北豆根势在必行,
在股市的10年风雨经历中,殷保华先生通过长期潜心地研究中国的周易、世界著名投资大师江恩创立的神奇逆向螺旋理论,发现某些神奇的数据在股市中起着奇妙的作用。他利用深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