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更有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即上课时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学习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它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发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政治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为支柱,他们就不能正确地掌握这些概念。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现行教材为兴趣教学法提供了依据。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法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代,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不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只有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国家本质时,我先给学生讲明奴隶制国家是怎样建立的,然后让学生思考:“奴隶制国家是否代表整个宿舍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学生的回答是:“奴隶制国家只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我再向学生说明奴隶制国家的主要职能,让学生思考:“奴隶制国家是哪个阶级统治哪个阶级的工具?”学生的回答是:“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我最后又发问:“那么,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正是各种事实的接合点,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点上,我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就是国家的本质。只有教师恰当地、准确地把握各种知识的接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时,我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们歼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在国际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了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三)是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这些说明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在讲授“热爱祖国”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历史上岳飞、邓世昌、李四光、钱学森等人的爱国故事。结果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多作贡献。另外,我还结合自身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原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同样也可以达到用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有些细节需注意。给水管系统最顶层设有延时自闭阀式大便器时,管系统最高处应设自动排气阀。在区内应适当增设给水控制阀门,并注意配设伸缩器,应注意存水弯与地漏的配合。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 给水设计 排水设计    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教科书和有关规范讲得相当详细,我根据多年的工程设计和现场维修经验,认为设计人员如果能注意如下一些小问题,工程设计将会更加完美。  1.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读图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方法,以及它们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要掌握画图、读图技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教学过程应是培养学生读图、画图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机融合,两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已有几十年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不失为一个具有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确实让学生感兴趣多了。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  “凡事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才的培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抉择。21世纪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喜欢以灵活多样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以注重实效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是以复合型为目标,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务实态度的统一;能力上,应是理论研究与实
会议
思想政治课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而缺乏学习兴趣;他们总认为只要读读背背就能应付,因而不注意、不研究具体的学习方法。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有意义,更有难度。惟有努力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方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