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语文学的源头活水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本文就语文实践的方法途径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实践;社会生活;地域文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83-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方法、途径很多,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议如下。
  一、走进社会生活,拓展学习空间
  语文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比如当前,广告、标语中不规范文字及错别字随处可见,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范文字,呵护民族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好主题。为此,我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语文实践活动。学习活动步骤如下:
  第一步,集思广益,拟定调查方案。
  第二步,分组调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将班上同学分为若干组,到大街上去捉一捉错别字。
  第三步,呈现调查结果。各组均对自己的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然后全班交流,并对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进行讨论,相互借鉴优点。
  第四步,汇总全班意见,形成总的报告,对规范文字,呵护民族文化提出意见。
  整个学习活动自始至终完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通过合作进行实施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研究探讨、分工合作、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研究性活动,获得了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亲身体验,这比教师在课堂上口头说教,比让学生在作业本上三遍五遍地订正错别字,效果要好得多。
  再如我校重视写字教育,学生写字连续十多年获苏州市整班写字比赛一等奖。每年寒假前,我都要带领学生走上大街,铺开场子,当场为过路百姓写春联。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了锻炼,广受老百姓欢迎,一举多得,何乐为不为呢?
  二、挖掘地方文化,丰富学习内容
  地方文化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本土教育资源。我们的家乡七都地处太湖南岸,拥有23公里太湖岸线,沿湖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是典型的“漤港”地区。为此,我们综合开发了以“漤港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系列实践活动,内容涵盖家乡的路桥、建筑、稻作、特产、风俗等。家乡漤港文化,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一本天然的大书。
  以“家乡的桥”语文实践活动为例。我围绕着桥,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
  1.开设专题课
  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解读家乡的桥,使他们了解家乡石桥的基本状况,生活与桥的关系,历史与桥的关系,文化与桥的关系,家乡建设与桥的关系。
  2.自由组合选定研究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组合,选定自己要研究的一座桥,一般是自己家附近的,并写好研究报告。(见表)
  “解读家乡的桥”研究记录表
  1.查阅资料:去图书馆、阅览室、上网查找家乡桥文化的有关资料。
  2.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老人,调查建桥史、有关桥的民间传说,以及目前人们的护桥状况。
  3.实地观察:桥的外观、桥的流量,古桥在今天的作用。
  4.资料积累:填写研究记录表,拍摄照片。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研究记录、撰写小论文
  《家乡的×××桥》
  第四阶段: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交流小论文。
  2.举办古桥摄影展。
  3.展示填写好的研究记录表
  这一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借助信息技术,填补认识空白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变得更直观,更鲜明,更注重对话交流,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生活的地方水资源极度匮乏,水是当地最珍贵的东西,以及作者对水的真实而又细腻的体验。作为生活在水乡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缺少这种体验。语文实践活动无疑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填补认识上的空白。
  课前,我布置一个作业:上网搜集反映缺水生活的图片或文字介绍。学生将搜集到的材料打印出来,布置在班级的小展角里。一张张鲜艳的照片,一段段生动的文字,让学生对缺水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此,在读到文中孩子们在雨中“洗澡”、“吃水”,读到母亲用一小勺水帮我们冲凉时舒服得“啊啊”大叫时,同学们对作者的描述才有了真切的体验。
  课文学完后,我进一步带着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开展“水,生命之源”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有手抄报的展览,有知识竞赛,有小品、有诗朗诵等。由于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学习《恐龙》一课时,学生对恐龙十分喜欢,但又十分缺乏了解。此时,语文实践活动无疑是最好的帮手。课前,我带领学生上网浏览“恐龙”专题网页。该网页设有“展览馆”、“知识信息窗”、“导游室”等七个栏目,每个栏目都配有图片、视频、文本资料,并根据创设的图文并茂、声色俱佳、视听相关的求知新境界,设计了智力陷阱题,如写自我介绍、写倡议书、当配音演员、做小导游等。另外还配置了“相关链接”、“资料库”,开设了“留言板”。学生深深地被那生动形象的画面所吸引,一个个沉浸其中。有了这样的实践,学习课文时,学生更有话可说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实践,仿佛是一扇闸门,开启了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知语文、学语文、用语文,体验语文学习的广博和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是教学的宝贵财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谨防简单化。关键词:历史课堂;生成问题;简单化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19-001一次调研,笔者在旁听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课堂上,一位学生指着教材上“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爆发起义之机,先是引诱清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现行的物理和化学教科书几乎找不到罗蒙诺索夫的名字,而他实际是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奠基人,是俄国近代科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罗蒙诺索夫逝世250周年之际,本文试对其成长经历、科学成就作一简要介绍,以引导学生学习他矢志科学、报效祖国、奋斗不息的崇高精神。关键词:罗蒙诺索夫;化学;物理化学;原子一分子学说;质量守恒定律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
摘要:初中恩品课堂中的践行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践行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25-002初中思品课堂中的践行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摘要: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优化提问内容,优化提问方式,优化提问节奏,优化提问氛围,优化提问效果五个方面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关键词:课堂提问;思想品德;教学;优化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33-001目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环节还普遍存在诸多问题。1.提
摘要:学校明确“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着力点,树立“让每个学生成功”“让每住家长满意”“让学校成为师生的乐园”的教育信念,为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工作的推进引路导航。关键词:农村小学;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47-001我们学校创建“小学科学教育办学特色”源于上世纪末基础教育办学特色建设的热潮。第一阶段主要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的因素。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51-001结合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我们
摘要:自信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者内心的强大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学习者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战无不胜的感觉,在学习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得到成功的滋味。而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发现、肯定,本文以小学美术后进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建立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的途径。文章主要从“在师生交往中认识自我,萌发自信。”“在小组合作中欣赏自我,树立自信。”“在作品展示中成就自我,
摘要:在科学课堂中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并不困难,可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也来探究科学呢?老师的引导、激励与适当的教学策略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后也能体验科学的乐趣。关键词:兴趣;科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73-001科学课中总有机会引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想要得到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由于课本上的知识比较少比较浅,常会选些
摘要:绿色,即鲜活、灵动,充满活力与灵性。绿色评价,就是要改变传统,以人为本,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全面、客观的学业评定,从而激发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灵性与活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绿色评价;免考;动态管理;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80-001绿色,即无公害无污染。学科质量的绿色评价,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害怕数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数学很抽象、很难懂,因此枯燥无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即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使教学成为“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基于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收获颇丰。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生活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