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足球,趣玩区域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球类运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运用各类大球和小球进行运动的项目。相关资料显示,球类运动是最适合幼儿进行的运动项目,其中包含的趣味性、功能性都特别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球类运动以球类教学、户外球类区域活动、室内球类区角游戏等结构形式进行。
   关键词:足球区域游戏;开放利用;球类项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科学领域的内容和要求中明确指出:“利用丰富且操作性强的材料,调动每个幼儿的多种感官,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运动探索。”球类运动主要是指各类大球和小球组成的球类运动项目的总和,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发、自主、自由地运动。幼儿处于身体迅速成长的阶段,良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开展足球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本身就具有对抗性和抗耐性,因此,在进行足球活动时,很多家长和教师会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但由教师的经验可知,足球区域游戏对于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足球区域游戏可以让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幼儿产生运动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幼儿教师通过对足球的长期研究,总结出足球运动中很多基础动作都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将幼儿进行分班足球训练,并找出适合幼儿的运动理论,为进行足球运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对幼儿来说,其好奇心强,大部分幼儿还是喜欢足球这项运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足球动作,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坚强意志,感受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开展足球区域游戏的原则
   幼儿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其成长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游戏也是开展幼儿活动的最佳方式。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引入足球区域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并且,球类运动的融入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日常活动,还能加强幼儿对足球运动的认识。
   1.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进行丰富的活动
   在进行足球区域游戏时,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性格特点,并且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创设特定的游戏情境,将足球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角色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2.以幼儿的健康为主,开展运动训练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心理和智商都未发育成熟,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组织强度适中的运动,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成长。足球是一项高强度的游戏,在互动时难免产生肢体碰触,因此,教师在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不仅如此,在设置游戏规则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适度训练,避免损害幼儿的健康。
   3.以合作为主,在互动中享受游戏的乐趣
   进行足球区域游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合作,教师要在开展活动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不同的运动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三、开展足球区域游戏的方法
   教师作为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足球进行全面的认识,并且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认真研究,仔细研读其中的理论知识,学习足球运动的活动技巧,不断总结适合幼儿活动的方式,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1.开展情境教学,体现开放性
   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要特别注重情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互动作用,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还能加强体能锻炼。教师可以在足球区域游戏中,开展一些吊桥和爬网的活动,在模仿解放军匍匐前进的过程中锻炼平衡和攀爬能力,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游戏中提高身体素质。
   2.关注教学环境,体现层次性
   教师在开展户外运动时,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体现运动的层次性,还要设置对幼儿来说比较刺激、有挑战性的运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集装箱、木梯等物品为幼儿搭建运动场所,还要设置一些梅花桩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幼儿可以在足球活动开展前利用这些项目进行运动前期的放松活动。
   3.创设动态环境,体现主体性
   教师在设置户外游戏活动时,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上进行足球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开展足球游戏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四、结语
   教师可以利用足球游戏来补充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还能解决传统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在足球活动中带领学生进行日常运动,引導学生感受足球的魅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探索新的球类运动,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足球真正进入幼儿的生活中,并且使他们喜爱足球这项运动,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庄秋燕.浅谈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开展方法[J].考试周刊,2019(55):196.
   [2]林慧斐.在“滚动”中成长:幼儿园足球游戏化课程探究[J].教师,2018(21):83-84.
   [3]陈依诺.幼儿园开展足球游戏的实践与指导策略[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7):273.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课堂小组合作教育,利用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做好教学方面的布置,加大学生小组合作的重视程度,全面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从当下低年级语文课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小学生课堂参与性和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参与度;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贯彻与实施的背景下,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组织了多样化的德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基于此,对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方法与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建议,以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实践;思考   一、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德育被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形成,需要落实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要实现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将学生脑海中内隐的思维过程外化为课堂训练的显性表达。唯有让学生“看到”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才能助其完成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和调试;也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考场上、生活中自如地运用学科素养来处理复杂的问题情景。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维能力;解题思路训练表;思维过程   衡量一个学生学科素养水平的
学科德育,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有机融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和过程。   “学科德育”并非简单的“学科” “德育”,而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学科教学本来应该具有的学科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成长的阳光雨露,以
摘 要:“学习单”进入课堂,是我们数学组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校内平行班多、班额大、同课教师多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模式。如何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对现有与教材同步的“学习单”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使“学习单”的设计结构更适合本班学生个性发展、学习特点和需要,一直都是“学习单”使用者研究的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把这种借助图形,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称为“画图策略”。它能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厘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较为薄弱,分析题意的能力不强。就如何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画图策略”阐述一些想法。   关键词:画图策略;低段数
摘 要: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写出有温度、有感情的记叙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其实就是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对此,结合教学经验,对记叙文写作技巧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素材   记叙文主要通过对人物、事件以及景物的描写将一定主题表现出来[1]。对初中生来说,若想将记叙文写好,不能只简单地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摘 要:以“动物的运动”一课为例,应用5E教学模式,先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引起学生参与兴趣,再以鸡翅的解剖观察实验进行探究和解释,将全班分成多个小组,在每一组都设有观察、实验、体验等多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再结合生活中相关问题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精制化。最后采用检测评价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情况和巩固概念。   关键词:5E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概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地位,它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技巧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学习文言文已经不再停留在单纯的学术知识层面,更是一种美学的体验。把文言文纳入小学课本,尤其是在三年级上册出现,这既是挑战,更是一种跨越。对于小学生而言,文言文作为“弱语境”下的语言学习,尤其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刚刚接触更是难点,这也无疑对一线的小学老师发出了挑战。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要把识字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基于这一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本文主要讲述了生本教学理念下的识字课型以及识字教学的方法:随文识字和游戏识字,并举具体课例加以说明。   一、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当全班同学的小老师   中国汉字的创造源远流长,造字方法众多,但多数汉字的发展变化要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生活中去。因此,现代生本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